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男中音在聲樂教學中問題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整個聲樂領域中,男中音具有十分獨特的音域、音色特點,其通過沉著穩重、優美的音色在聲樂表演中發光發亮。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發揮出男中音的作用,就需要充分了解男中音的特點,把握當前聲樂教學中男中音聲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通過更加科學的方式開展男中音訓練策略,以此促進高校聲樂教學質量提升。
【關鍵詞】男中音;聲樂教學;聲部特點;教學策略
聲樂藝術是音樂藝術的重要表現方式,具有很強的綜合特性。聲樂藝術簡單來說就是將人體看作是一個樂器,通過嗓音將音樂作品演唱出來。根據音色的特點,人們會將人聲分成女低音、男中音、女高音、男高音等,其中男中音具有音色飽滿渾厚、線條豐富等特點,其共鳴腔體相較于男高音更加寬厚。在高校聲樂教學男中音訓練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高校聲樂教師針對學生實際,通過更加有效的方式組織學生開展男中音訓練,以此促進高校聲樂教學質量提升。
一、男中音的特點
男中音屬于男低音、男高音之間的一種聲部,在判定一個人是否屬于男中音聲部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因為男性的聲部分類是不能根據歌唱者能將音階唱到多高、多低來確定,單純地根據唱得高就是男高音、唱得低就是男低音進行劃分是很片面的。在早期聲樂發展中,對于男中音演唱并沒有太多研究,男中音音色相對比較深沉、渾厚,中聲區聲音有力強壯。隨著聲樂藝術的發展及聲樂教學改革的深入,傳統的男中音聲區變得更加自然,音域也更加具備伸縮性,雖然男中音聲部名稱、類型有時會有所差異,但是基本上可以分成抒情男中音、戲劇男中音、男中高音、男中低音、炫技男中音等類型。
二、高校聲樂教學中男中音訓練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高校聲樂教學男中音訓練實際情況看,面臨的主要問題在于:(1)音色。在男中音演唱中,音色是很關鍵的要素,音色是區別聲音差異、決定歌唱者聲部的重要因素。男中音的音色在低聲區具有聲音線條暗重、渾厚的特點;而在中聲區聲音則具有靈活、自然、洪亮的特征;在高聲區具有金屬質感,帶有洪亮、高亢的特征。需要注意的是這一特色并不是所有的男中音都具備,依舊有一些學生只具備其中一項或者是兩項的特點,這就需要高校聲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慎重考慮教學方案。(2)換聲區及音域。在男中音訓練中,換聲區是一個處理難度比較高的問題,也是每個聲種訓練的關鍵問題,其主要是將一個聲音轉向了一個聲區,甚至是更高的聲區。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在換聲區就會出現聲音破裂、嗓子不舒服的情況,聲音也會出現變質,影響到學生聲帶健康。
三、提升高校聲樂教學男中音訓練效果的策略
男中音是聲樂藝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以往的男中音聲樂教學中,過于看重學生演唱技巧培訓,或者是過于看重學生的學習心理,忽視了男中音針對性訓練,導致學生難以把握男中音歌唱特征,演唱水平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從而打擊到學生的訓練熱情。鑒于此,高校聲樂教師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提高男中音訓練效果。
(一)指引學生把握男中音藝術特征
男中音聲部本身具有十分獨特的聲音特點,從音域的角度看,男中音可以分成較低男中音、較高男中音兩種情況,其中較低男中音處于E至f1中間;較高男中音處于F至g1中間。從聲音表現特點看,男中音可以分成戲劇男中音、炫技男中音、抒情男中音等幾種情況;其中戲劇男中音的聲音比較明亮渾厚,在處于情緒比較激烈的旋律時,可以帶給聽眾很強的感染力;炫技男中音的聲音更加悠揚綿長;抒情男中音則具有良好的彈性,剛柔并濟。男中音的音色會給人一種莊重、嚴肅、剛勁的感受,而在不同的聲樂作品中,其人物情感豐富多樣,這三種男中音特點都具有比較突出的演唱風格,教師指引學生開展訓練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對不同聲樂作品進行分析欣賞,認真體悟各種聲音類型,針對性地模仿練習,從而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師在引導學生聆聽、欣賞優秀的男中音作品時,需要引導學生充分關注表演者在換聲技巧上的處理,關注演唱過渡點部分,體會表演者的換聲位置、歌唱狀態,并以此為基礎開展模仿訓練,促使學生能在實際表演中很好地掌握作品演唱技巧,同時也做到在換聲區自然地過渡,有感情地將作品演繹出來。男中音的音域范圍雖然劃分明確,但是其只能看作是教師在開展聲樂訓練的參考,在實踐訓練中,學生有時會出現共鳴腔體與聲帶不匹配的情況,所以高校聲樂教師還需要指引學生根據男中音藝術特征,結合作品及學生個體情況進行調整,高質量地完成男中音聲樂教學。
(二)注重技巧培養
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男中音歌唱技巧是一個值得深思的重要話題。在實踐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興趣愛好,采取多樣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技巧培訓,引導學生充分體會到男中音的魅力,讓學生能從內心真正地接受男中音。首先高校聲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在男中音訓練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嗓音條件、發聲規律、聲樂基礎,從易到難開展教學活動。其次教師要指引學生充分理解訓練要點,學生在男中音訓練中看不到摸不著,全靠教師的指引,所以教師需要充分把握好訓練點,一方面要對學生喉部機能進行全面訓練,喉部是人發聲的關鍵器官,直接影響到音色、音質、音響效果,有的學生在聲樂演唱中會出現無法自然打開歌唱通道、喉頭肌肉緊張等情況,這無疑會影響到歌唱效果,所以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喉部肌肉控制力、喉頭放松訓練。另一方面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做好氣息、腹部訓練活動。在實踐教學中,高校聲樂教師還可以針對中低聲區、換聲區、高聲區進行專門訓練,從而促進學生男中音訓練效果提升。中低聲區訓練情況會對后續的高聲區訓練帶來直接影響,一個優秀的聲樂表演者必然要掌握中低音的歌唱規律,強化自身的能力水平。在訓練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先做到起音準確,歌唱要輕快、富有彈性,具備柔和、自然的特點,起音環節不需要關注音量大小,可以指引學生微笑歌唱,這樣更容易放松面部神經及肌肉,能讓學生輕松自然地歌唱。對于換聲區訓練,教師可以通過固定母音進行訓練,a、e、i、o、u五個母音一一開展訓練,換聲區訓練是聲樂訓練的重要內容,教師應該指引學生充分掌握每個母音位置,并且要在訓練中關注橫膈膜、舌、吼、整體歌唱腔體等之間的良好配合。在高聲區訓練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保持腹部有力,保持膨脹、彈性,微收小腹部,并保持打哈欠吸氣狀態。
(三)關注情感表達
在男中音歌唱訓練中,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注意情感表達,這樣才能發出具有真實情感的聲音,從而引起聽眾的共鳴。學生在開展作品演唱前,教師要指引其對作品內容、作者所處時代、創作動機、作品情感等進行充分考慮,并認真分析作品創作技巧,找出作品旋律高潮部分,對作品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在歌唱學習前,學生還應該對整個作品進行把握,多學習相關音樂知識,如音樂史、作曲、和聲、鋼琴伴奏等,這對于學生男中音歌唱訓練有極大幫助。對高校學生來說,要想對作品情感有深入體會,還需要有多類型的情感體驗,這樣才能更好地演繹作品。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時,不僅要獲取必要的聲樂知識,還需要學習音樂專業知識之外的知識內容,如文學方面的知識,男中音聲部在表達雄渾有力、深沉的情感上具有良好優勢,因此高校聲樂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深刻情感、堅毅品質的人物形象,來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體會聲樂作品情感,從而為聽眾呈現具有情感的作品。在男中音訓練中,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充分把握作品的時代背景,感受作品情感,另一方面還需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發聲技巧,通過科學的方式來發聲,從而將作品更好地演繹出來,并融入學生自身的情感,帶給聽眾情感共鳴。不同的表演者在演繹作品時,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進行男中音表演時,需要在不改變作品內容的基礎上,引導聽眾更加輕松地在作品中獲得情感體驗。聲樂表演的根本在于打動聽眾,表演者需要通過良好的聲樂表演將自身的思想、情感及作品本身的情感表達出來。在進行男中音聲樂訓練時,如果是演唱藝術歌曲,則需要比其他類型的作品有更高要求,學生在演唱中既要深刻地闡述作品,又要提高對細節方面的重視,以此更加清晰、明確地將作品情感表達出來。
(四)演唱語言的把握
在高校聲樂教學中,處理男中音時還需要特別注重演唱語言的把握,尤其是一些外文的演唱語言,如德文,其發音相對于中文比較簡單,發音規律明顯,在閱讀過程中具有較強的節奏感,在聲樂演唱中對男中音的語言把握情況有很高要求,既要做到咬字清晰,又需要保證聲音的集中、柔和、完美。發聲與語言具有十分緊密的關聯,發聲是無法脫離于語言而存在的,兩者緊密關聯,又相互影響。在男中音朗讀、演唱過程中,如果單詞相互連接為一體,需要注意防范出現斷開讀的情況,如果歌詞屬于詩歌,還應該注意短句不能隨意斷開,保證語言句、音樂句的良好配合,從而帶給聽眾良好的音樂感受。在聲樂演唱、作品學習中,男中音的訓練還要注意抓好韻律訓練,關注語言句、樂句的完整性,一般情況下,文學中的分句與聲樂樂句會緊密結合起來。在教學中,由于部分學生會出現不能完全理解作品原文內涵的情況,所以在男中音教學中,要求學生應做到語言風格盡量接近作品原來的風格,從風格中領悟作品內涵。同時在聲樂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做好對學生的啟發、引導工作,要讓學生可以按照歌詞語境完成男中音訓練,關注科學換氣,全面把握作品語言韻律,保證樂句的完整性不會被破壞,使得聲樂演唱更加具有韻味。
(五)演唱與伴奏的良好結合
在開展聲樂教學、演唱過程中,還應該特別注重人聲與鋼琴聲部的良好結合,并且要充分把握好音樂風格特征。我國鋼琴家周廣仁指出,在實際中要想對音樂作品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就應該對整個歌曲的音樂風格有正確、深入的了解,如果理解錯了音樂風格,那么很有可能出現演唱失敗的情況。在實踐中,如果演奏者可以掌握良好的音樂元素,能將人聲與器樂伴奏結合起來,那么呈現出來的音樂既不是簡單的和聲伴奏,也不是在交響樂結構中加入聲樂元素,而是器樂、人聲的完美融合,呈現的是最好的音樂狀態。如在《冬之旅》中,伴奏可以讓人處于曲目情緒中,而聲樂演唱則可以將不同的景象展現出來,教師在《冬之旅》中進行男中音訓練時,應該對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進行合理分工,促進兩者的良好融合,更加系統地表現出音樂形象與音樂情緒。又如在《老藝人》中,需要將簡潔、單調的音型應用到鋼琴部分,通過八音琴的旋律形象、生動演繹出來,在引子結束人聲開始后,還需要通過鋼琴演奏八音琴聲響,實現鋼琴與人聲之間的良好呼應,關注力度與音色的變化,為觀眾塑造一個饑腸轆轆、窮困潦倒,在寒風中用凍僵的手指演奏八音琴的老藝人形象。
四、總結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推進,高校聲樂教學活動較之過去有了極大的改變,而從聲樂教學男中音訓練實際看,依舊存在比較保守的情況,影響到學生聲樂水平提升。所以高校聲樂教師需要進一步創新教育思維,要結合男中音訓練實際,采取更加科學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逐步提升男中音訓練效果,以此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作者:官柯安 單位:廣州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