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基層人才隊伍計劃細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了貫徹落實《延安市“十一五”期間農村基層人才隊伍振興計劃》(延政發[*]39)號),確保完成2008年度各項目標任務,根據2008《陜西省“十一五”期間農村基層人才隊伍振興計劃》實施方案(陜政辦發[2008]31號)以及《2008年延安市“十一五”期間農村基層人才隊伍振興計劃實施方案》(延政辦發〔2008〕61號),結合我縣*年振興計劃實施工作情況,特制定本實施細則。
一、實施范圍
2008年我縣選定2—3鄉鎮列入振興計劃實施范圍。按照省市統一部署,我縣要搞好以下六項工作:⑴選派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醫和從事計生服務;⑵完成當年支農支教支醫服務;⑶清理代課人員;⑷開展學歷教育;⑸選拔高中優秀貧困生資助;⑹選拔、培養農村實用人才。
二、2008年目標任務
1、為鄉鎮衛生院招錄本科以上臨床醫學中、西醫專業畢業生各3名、檢驗專業畢業生2名、影像專業畢業生2名,共10人;為我縣計生系統招錄本科以上影像和節育技術專業畢業生5名;全縣共15人。
2、全縣共選派18名中級以上職稱的教師、醫生、農技人員到各鄉鎮開展支農、支教、支醫工作;
3、開展高中貧困生跟蹤資助工作,我縣確定50名家庭困難、學業優秀的高中生進行資助,每人每學期資助500元,市、縣各負擔250元;
4、逐步清理代課教師;
5、全縣在鄉鎮選拔2-5名35歲以下不具備國民教育大專學歷的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進行學歷教育;
6、在我縣選拔、培養具有代表和典型性農村實用人才5名。
三、實施方法及步驟
1、選派高校畢業生從醫從教從事農技服務工作。由人事部門牽頭組織,教育、衛生、農、林、水、牧、城建規劃等部門配合實施。3月份前縣教育、衛生、農、林、水、牧、城建規劃等部門按目標任務的要求,對本系統擬招聘人員的專業、崗位、數量進行調查摸底,由縣實施農村基層人才隊伍振興計劃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振興辦)匯總平衡全縣需求計劃經縣政府審核蓋章后上報市振興辦,待省、市確定招錄方案后,配合省、市組織招錄工作,錄用人員確定后,按省、市要求及時與錄用人員簽訂就業服務協議,按協議落實工作崗位,同時兌現相關優惠政策。
2、選派本縣中級以上人員開展支農、支教、支醫工作。人事部門牽頭,農、林、水、牧、城建規劃等部門分行業組織實施支農工作,教育部門牽頭組織實施支教工作,衛生部門牽頭組織實施支醫工作。今年縣上選派18人,其中教師5人,醫生2人,農業4人,林業2人,水利2人,畜牧2人,規劃1人。“三支”工作為期1年,以鄉鎮為基地,以中、高級職稱人員為骨干,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議、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基礎教育、醫療衛生服務和宣傳教育等五方面內容開展工作。本實施細則下發后,各主管部門應迅速落實“三支”人員后上報縣振興辦。年終由人事部門牽頭,各主管部門參與,共同組織對“三支”人員進行考核,合格者,發給“三支”工作考核合格證,做為晉升職稱的重要依據。
3、開展清理代課人員和不達標教師安排到下一級學校任教工作。由教育部門牽頭組織實施,人事部門配合。要在保證農村邊遠地區義務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穩定教師隊伍的前提下,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制定清理辦法,按照“誰聘用、誰清退、誰補償、誰做工作”的原則逐步清理代課人員。縣教育部門在學校放假期間要將高中未達到本科學歷的教師,調整到初中任教;將初中未達到大專學歷教師,調整到小學任教。通過這些措施為招錄的師范專業本科生騰出工作崗位。縣教育和人事部門對本行政區域空缺崗位的數量進行摸底,分別報市教育局和市人事局,市教育局和市人事局匯總后分別報省教育廳和省人事廳。
4、關于開展高中貧困生跟蹤資助工作。由教育部門牽頭組織實施,人事部門配合。我縣選擇50名家庭困難、學業優秀的高中生資助,每人每學期500元,市縣(區)各負擔250元,費用從市、縣(區)“振興資金”中列支。落實程序由貧困生個人申請,經所在學校和縣教育部門確認同意后報縣振興辦,縣振興辦審核同意后報市振興辦審核確定受助生。
5、關于開展學歷教育工作。由教育部門牽頭組織實施,人事部門配合。在全縣鄉鎮選拔2-5名35歲以下未取得國民教育大專學歷的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開展學歷教育工作。每年6月底前,各主管部門確定學歷教育人員報縣振興辦,由縣振興辦匯總初審后上報市振興辦。8月份省上確定實施學歷教育院校,組織考試后,確定合格人員并發放錄取通知書。9月份,經批準人員離崗赴指定院校全額帶薪參加為期兩年的學歷教育。學歷教育分脫產學習和業余學習兩種形式,由參加學習人員根據情況自主選擇。脫產學習人員學習期間保留本人職位,其工資來源、發放渠道不變。對參加學歷教育的人員,兩年里每人每年資助3000元,省、市、縣各負擔1000元,資金在各自“振興資金”中列支。
6、關于選拔培養農村實用人才工作。由人事、農業、科技等部門負責實施。縣人事、農業、科技等部門要緊緊圍繞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這條主線,依托農業引智成果示范推廣基地,實施“一村一品”項目,加快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力度。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人才培養辦法,依托省內外高等院校、延安職業技術學院、農函大、農廣校、財廣校等培訓機構和通過支農專業人員傳、幫、帶,全縣每個行政村每年重點培養2名農村實用人才。
四、保障措施
(一)確保選派畢業生工資按時足額發放。按照振興計劃選派到基層工作的高校畢業生,工資和福利待遇由縣政府根據國家標準,各相關單位必須按時足額予以發放。
(二)按時發放獎勵費。選派到基層從教和從事農技服務本科畢業生的獎勵費,由省、市各負擔50%;到鄉鎮衛生院和計劃生育服務站工作的醫學專業本科生獎勵費,省上負擔三分之二(每年3335元)、市級負擔三分之一。這些獎勵費,縣振興辦必須按時發放到選派畢業生手中。
(三)積極利用省、市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的振興資金,全方位、多渠道搞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
(四)確保招錄高校畢業生的編制和崗位。招錄的基層公務員,部分使用本單位行政編制,部分使用周轉編制或專項編制。切實落實振興計劃招聘的從醫、從教、從事計劃生育和農技服務的高校畢業生編制。各級事業單位新增人員,必須在市上下達的增人計劃內實行公開招聘。縣上為農村中小學、基層站所等招聘工作人員,全部納入振興計劃,并享受振興計劃相關政策,各單位自然減員后的空缺編制,優先用于振興計劃招聘的人員。
五、工作要求
1、精心組織,認真落實各項目標任務。縣上已經依據省市的實施方案和實施細則,制定出了我縣的實施細則。下一步要進行宣傳動員,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細化任務,明確責任,推動各項工作全面發展。年底前各相關部門要對照實施細則認真做好自查,縣振興辦要將全年實施工作進行總結,上報市振興辦,迎接省上檢查。
2、各司其職,穩步推進。各級各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能,認真做好細則的實施工作。組織人事部門要做好組織、計劃、協調工作以及大學生的招錄、選派和資金的使用管理;機構編制部門在編制總量內做好編制核實工作;財政部門要做好經費預算,執行和監督檢查工作,確保振興計劃各項資金的落實;教育部門要做好清理中小學代課人員,優化教師隊伍結構,開展高中優秀貧困生資助等工作;衛生部門要把工作重點放在開展支醫活動上;農業、林業、水利、畜牧、城建等部門指導各自系統的單位做好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選拔,切實把各項支農措施落到實處;科協、扶貧等部門要圍繞農村科技進步和農民脫貧致富,加大工作力度。縣振興辦,要在做好全面工作的同時,加強對部門工作的指導,認真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實施細則,為下一步全面推開基層人才隊伍振興計劃打牢基礎。
3、加強督促檢查,確保目標任務完成。縣振興辦要加強督促檢查,搞好考核驗收,定期通報情況。縣上每季度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對工作責任心不強、指導不力的,特別是工資不能按時足額發放,經費落實不到位人才閑置或浪費等問題要追究領導責任;各相關部門和鄉鎮要根據“三支”的工作內容,切實落實“三支”人員的工作崗位和任務,加強對“三支”人員到崗履行職責情況的考核,使“三支”人員能夠下得去,有事干,穩得住。同時縣級相關部門和各鄉鎮要提供食宿、工作方便,組織本地專業技術人員緊密配合“三支”人員,積極開展工作,確保“三支”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