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鄉鎮團組織改革工作方案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鎮團組織改革工作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鄉鎮團組織改革工作方案

          一、主要目的

          1.充實鄉鎮團委工作力量。

          2.拓寬鄉鎮團委聯系青年渠道。

          3.豐富鄉鎮團委工作資源。

          二、工作任務和目標

          1.工作任務

          1采取編制內外、專兼職相結合的方式配強鄉鎮團的委員會。

          2建立鄉鎮團委工作運行機制。

          3設計鄉鎮團委工作內容。

          2.工作目標

          年底,全國80%以上的鄉鎮團委完成組織格局創新工作。年月底前,其余鄉鎮完成工作任務。

          三、調整、充實鄉鎮團的委員會

          1.鄉鎮團委成員的選配原則

          鄉鎮團委書記:從鄉鎮公職人員中選拔,力爭推行由黨政班子年輕成員兼任。

          副書記、委員:根據青年從業分布特點、鄉鎮產業發展情況以及推進全團重點工作的需要,重點從信用社干部、民警、農技推廣人員、教師以及致富帶頭人、農村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民營企業負責人中的青年人及大學生村官中選拔,體現代表性,并能調動一定的社會資源幫助開展團的工作。

          2.選配程序

          選配工作一般應遵循以下程序。

          1制定工作計劃。結合團中央的總體部署,明確推進時間表;根據鄉鎮產業發展和青年從業分布情況,明確鄉鎮團委班子結構要求、團干部職數設置。

          2成立工作機構。堅持黨管干部原則,組成由縣級黨委組織部、縣級團委、鄉鎮黨委共同組成的工作機構。

          3宣傳發動。充分利用報刊、網絡、電視、手機短信、黑板報等媒介公告,宣傳格局創新工作,營造社會氛圍,使團員青年充分知曉。宣傳發動時間應不少于15天。

          4確定候選人。候選人人選可以通過組織推薦、團員青年聯名推薦、個人自薦等渠道產生。對各方面推薦的候選人人選,要先進行資格審查,然后根據多數團員青年的意見在符合條件的人選中確定正式候選人,并報同級黨組織同意。

          5產生擬任人選。鄉鎮團的委員會由團員大會或團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鄉鎮團委書記、副書記由委員會全體會議或團員大會選舉產生。正式選舉之前,要通過候選人演講等形式體現競爭性,同時使團員或團員代表充分了解候選人的基本情況、能力素質。處于屆中的鄉鎮團委,書記、副書記可由同級黨組織與上級團組織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后予以指派。

          6報批。選舉產生的鄉鎮團委委員、副書記、書記人選須報同級黨組織和上級團組織批準,由同級黨組織公布。

          四、合理設計鄉鎮團委工作內容

          圍繞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四項基本職能進行設計。組織青年方面做必要的基礎性工作的同時,可突出重點,著力抓好12項特色工作。

          1.組織青年

          主要是掌握團員和青年情況,建立健全鄉鎮團的基層組織。

          1摸清本鄉鎮28周歲以下青年情況及團組織關系,建立檔案。

          2摸清本鄉鎮40周歲以下青年從業分布情況,對青年能人建檔立案。

          3負責推進鄉鎮內各村、基層企事業單位和各類團體、組織的建團工作,擴大對青年的組織覆蓋。

          4做好團員發展、團籍管理、團費收繳等工作。

          2.引導青年

          主要是引導鄉鎮青年積極向上,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

          1開展政策宣講活動。

          2開展團員青年學習培訓活動。

          3開展聯系、走訪青年工作。

          4開展鄉村青年文化活動和保護母親河、青年志愿者、扶貧濟困等公益志愿服務。

          5選樹鄉鎮優秀青年典型。

          3.服務青年

          主要是圍繞鄉鎮青年增收成才設計開展工作。

          1服務青年就業。組織就業技能培訓;提供就業崗位信息。

          2服務青年創業。組織創業技能培訓;提供創業項目和信息服務;幫助青年落實創業小額貸款;開展創業指導服務。

          3服務青年發展現代農業。組織農村青年農業科技培訓;引導農村青年示范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創建農村青年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基地。

          4服務青年成才。組建青年協會、社團;選樹、舉薦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及各行各業優秀青年人才。

          4.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

          1開展關愛特殊青少年群體工作。

          2開展青少年事務建言獻策工作。

          五、建立鄉鎮團委工作運行機制

          應從以下方面研究、建立具體的運行機制。

          1.黨政對鄉鎮團委的領導支持機制

          1領導機制。鄉鎮黨政交付鄉鎮團委工作任務制度;定期聽取團的工作匯報、研究團的工作的制度;將團建納入黨建規劃的制度;對鄉鎮團委工作進行考核的制度等。

          2支持機制。鄉鎮黨政對鄉鎮團委開展工作所需經費、資源的支持制度等。

          3促進鄉鎮團委干部成長發展的制度。為編制外團干部提供發展平臺,如定期選送學習、交流,優先推薦入黨,擔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推薦作為編制外團干部所在單位的后備干部等。

          2.鄉鎮團委工作運轉機制

          1團委委員分工負責制度。根據團委委員的自身特長和優勢,分別承擔相應工作職責。

          2團委委員會議和述職制度。每月召開12次鄉鎮團委共同參與的工作會議;每年進行12次工作述職,一般在年中或年末進行。

          3團委委員輪值工作制度。一般由團委副書記定期輪流組織開展相關活動,團委書記負責統籌協調。

          4鄉鎮團委對團委委員工作考核制度。鄉鎮團委定期對團委委員的工作業績進行量化考核。

          5團委委員退出流動機制。原則上團委委員任期與鄉鎮團委屆期同步,任期結束后其職務自動卸免。任期內出現因工作調整或經考核不勝任本職工作,不宜再擔任鄉鎮團委職務的應及時調整。

          3.鄉鎮團委聯系青年、整合資源的機制

          1鄉鎮團委委員分片或分行業、分領域聯系青年的制度。根據團委委員的居住生活地區或所從事行業,劃定聯系青年的范圍,利用走訪、網絡等方式與轄區內青年建立密切聯系。

          2鄉鎮團委整合資源的制度。鄉鎮團委委員利用自身的社會關系整合社會資源,或利用自身或所屬單位的資源,支持鄉鎮團委開展工作。

          六、推進步驟

          年全面推進,年為鞏固階段并推動其余鄉鎮完成格局創新工作。分以下四個階段推進。

          1.準備階段

          開展調查摸底,掌握鄉鎮人口、產業等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及青年從業分布情況;分析鄉鎮團委工作現狀及存在突出難題;制定格局創新工作方案;進行業務培訓。

          2.實施階段

          調整鄉鎮團委領導班子,增配鄉鎮團委副書記、委員;建立鄉鎮團委運行機制;設計鄉鎮團委工作內容。

          3.培訓階段

          以地市級團委為主,對選配后的鄉鎮團委委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有全團的重點工作、基礎團務以及基層團的工作方式方法。

          4.總結階段

          對格局創新前后鄉鎮團委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對格局創新工作進行全面總結。以團省(區、市)委為單位形成工作報告。

          七、推進措施

          1.強化靠前指導。省、市兩級團委采取組織專門人員到縣駐地指導工作、召開工作推進會議、舉辦業務培訓等方式加強工作督導。省級團委領導班子成員每人聯系12個地市;地市級團委領導班子成員每人聯系12個縣(區、市)聯系35個鄉鎮。團中央適時派出工作組深入基層調研督導工作,建立重點聯系點。

          2.建立工作情況報送和通報制度。各地及時報送工作進展;利用中國共青團網、中國農村共青團網、農村戰線QQ群和飛信群,及時部署工作、溝通工作情況,推廣各地好經驗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