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子產業調整振興工作規定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產業規模、產業結構、技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年銷售收入年均增長28%,年實現銷售收入約6.3萬億元,工業增加值約1.5萬億元,占GDP比重約5%,對當年GDP增長的貢獻超過0.8個百分點,出口額達5218億美元,占全國外貿出口總額的36.5%。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信息產品制造基地,在通信、高性能計算機、數字電視等領域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但是,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年下半年以來,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增速不斷下滑,銷售收入增速大幅下降,重點領域和骨干企業經營出現困難,利用外資額明顯減少,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同時,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深層次問題仍很突出。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加強技術創新,促進電子信息產業持續穩定發展,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貢獻。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主線,堅持改革開放,強化自主創新,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以優化環境鞏固規模優勢,以重大工程帶動技術突破,以新的應用推動產業發展。穩定出口,拓展內需,滿足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保持電子信息產業平穩較快增長;集聚資源,重點突破,提高關鍵技術和核心產業的自主發展能力;以用促業、融合發展,加快培育新的增長點;在發展中保穩定,在穩定中謀轉型,加快調整電子信息產業組織結構、產品結構和區域結構,實現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立足當前與謀劃長遠相結合。針對當前外部市場需求急劇下降、全球電子信息產業深度調整的形勢,采取積極措施,保持產業的穩定增長。同時,著眼長遠發展,集中優勢資源,在重點領域取得突破,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模式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堅持市場運作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快完善體制機制,改善投融資環境,培育骨干企業,扶持中小創新型企業,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同時,國家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增強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軟件等核心產業的自主發展能力。
堅持自主創新與國際合作相結合。加快自主創新步伐,以系統應用為牽引,加速技術自主開發。同時,繼續加大力度吸引國際電子信息制造業和服務業向我國轉移,提高利用外資水平,拓展企業海外發展空間,提高電子信息產業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三)規劃目標。
促增長、保穩定取得顯著成效。未來三年,電子信息產業銷售收入保持穩定增長,產業發展對GDP增長的貢獻不低于0.7個百分點,三年新增就業崗位超過150萬個,其中新增吸納大學生就業近100萬人。保持外貿出口穩定。新型電子信息產品和相關服務培育成為消費熱點,信息技術應用有效帶動傳統產業改造,信息化與工業化進一步融合。
調結構、謀轉型取得明顯進展。骨干企業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自主品牌市場影響力大幅提高。軟件和信息服務收入在電子信息產業中的比重從12%提高到15%。穩步推進電子信息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延長產業鏈,促進國內產業升級。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特色鮮明的產業聚集區。產業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核心技術有所突破,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數字廣播電視等領域的應用創新帶動形成一批新的增長點,產業發展模式轉型取得明顯進展。
三、產業調整和振興的主要任務
今后三年,電子信息產業要圍繞九個重點領域,完成確保骨干產業穩定增長、戰略性核心產業實現突破、通過新應用帶動新增長三大任務。
(一)確保計算機、電子元器件、視聽產品等骨干產業穩定增長。
完善產業體系,保持出口穩定,拓展城鄉市場,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發揮產業集聚優勢,實現計算機、電子元器件、視聽產品等骨干產業平穩發展。
增強計算機產業競爭力。加快提高產品研發和工業設計能力,積極發展筆記本電腦、高端服務器、大容量存儲設備、工業控制計算機等重點產品,構建以設計為核心、以制造為基礎,關鍵部件配套能力較強的計算機產業體系。大力開拓個人計算機消費市場,積極拓展行業應用市場,推廣基于自主設計CPU的低成本計算機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打印機、稅控收款機等產品。支持骨干企業“走出去”,進一步開拓全球特別是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市場。
加快電子元器件產品升級。充分發揮整機需求的導向作用,圍繞國內整機配套調整元器件產品結構,提高片式元器件、新型電力電子器件、高頻頻率器件、半導體照明、混合集成電路、新型鋰離子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和新型印刷電路板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能力,初步形成完整配套、相互支撐的電子元器件產業體系。加快發展無污染、環保型基礎元器件和關鍵材料,提高產品性能和可靠性,提高電子元器件和基礎材料的回收利用水平,降低物流和管理成本,進一步提高出口產品競爭力,保持國際市場份額。
推進視聽產業數字化轉型。支持彩電企業與芯片設計、顯示模組企業的縱向整合,促進整機企業的強強聯合,加大創新投入,提高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