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鄉鎮社會創新匯報材料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鎮社會創新匯報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鄉鎮社會創新匯報材料

          鎮總人口7.8萬,轄28個行政村,4個居委,城鎮面積6.8平方千米,集鎮人口3.8萬余人,廠區、老街市、新集鎮兼具,干部、工人、居民、農民、漁民等從業人員交錯混雜,涉及集鎮拆遷、廠區擴展、群體關系等方面糾紛較多,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難度較大。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不懈創新社會管理,今年以來,我鎮按照市、縣政法委的統一部署,根據《鎮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確定了“維護好穩定、執行好政策、發展好經濟、提供好服務”的工作目標,將轉變鄉鎮職能和突出服務功能作為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突破口,大膽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轉變職能,全力打造陽光服務型政府,將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作為重點。為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我們通過整合優化鎮各內設機構、事業單位和鎮直部門的職能,建立了對上行使行政職能的“五個辦公室”,即黨政辦公室、社會服務辦公室、社會管理辦公室、產業發展辦公室、城鄉建設管理辦公室。為了進一步彰顯服務形象,同時設立了對下行使服務職能的“五個服務中心”,即宣傳文化教育中心、便民服務中心、綜治維穩大調解群眾工作中心、農業服務中心、城鄉建設管理中心。“五大辦公室”與“五個服務中心”是一一對應的隸屬關系,其中,黨政辦公室領導宣傳文化教育中心,社會服務辦公室領導便民服務中心,社會管理辦公室領導綜治維穩大調解群眾工作中心,產業發展辦公室領導農業產業服務中心,城鄉建設管理辦公室領導城鄉建設管理中心。鎮黨委班子成員兼任“五個辦公室”主任、副主任。同時,我們采用競爭上崗和全鎮干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公推產生五名中心主任具體負責各項工作。

          此舉的實施,把所有涉及群眾利益的各項行政管理從“幕后”搬到“前臺”,從辦公室移到一二樓大廳,在群眾“眼皮下”陽光操作,提高了黨委、政府的公信度。黨務、政務、村(居)務、財務定期公開,群眾關注的低保、家電下鄉補貼等惠民項目印制成傳單,逐戶逐人發放,通過有線廣播等形式進行公示,陽光運作,讓群眾“心里明”“眼里亮”。二是推進便民服務,整合鎮屬各中心站室服務職能,設立便民服務中心,群眾辦事來訪“一站式”、窗口化。村、社區設置群眾申辦事項聯絡點,由村(社區)干部擔任代辦員,極大地方便了群眾。三是探索鎮村共建,一體化發展模式,村(社區)財力、物力、人力配備上由鎮黨委、政府統管統籌,在考核管理、服務職能調整上因地制宜、分類實施,各方力量得到整合,確保鎮黨委、政府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

          (二)服務為先,著力構建文明和諧社區,提升社會風尚、營造濃厚文化氛圍。我們以“基層黨組織陣地建設”為契機,社區設立“便民服務中心”、“文化體育中心”、“黨員活動室”,有條件還創辦陽光之家和家政服務部。組織社區志愿服務隊,為孤寡老人、困難群眾、殘疾人提供居家服務。二是開展環境衛生治理,保證了居民小區內道路整潔硬化,路面平整,上下水道暢通,無坑洼積水。配備專職保潔員,定期清掃社區公共區域,生活垃圾集中投放,及時清運。治理亂停亂放、亂搭亂建、亂堆亂倒亂貼亂掛等不良現象,居民樓院美觀整潔,社區居民生活品質進一步提升。三是建設安全文明小區,社區設綜治辦,建立完善了社區警務室和調解室,開展月月創平安活動。我鎮于年初組建了一支自行車義務治安巡邏隊,開展治安巡邏防控和糾紛調解,運行后,社會秩序明顯好轉,五一、十一等傳統節日,全鎮治安狀況良好,無一例惡性刑事案件發生。

          (三)創新機制,大力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根據實際情況,我們按照方便管理,就近一體的原則把社區劃分為九格,將轄區企事業單位,居民小區,公共場所等全部納入網格化管理,鎮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各負責一格,34個富有農村工作經驗的鎮干部(駐村干部)分別管理指定網格及區域,實現管理全覆蓋。采取共建共創、社區聯動、分片包干綜治責任制等形式,提高居民群眾的生活安全感和幸福感。

          為了進一步加強實有人口管理,把集鎮基本公共服務拓展延伸至流動人口,保證流動人口在創業、生活以及社會保障等方面逐步與常住人口享受同等待遇。實行零距離服務,編織親情服務網,充分發揮警務室、村(社區)及計生部門的前哨作用,對流動人口居住集中的單位和場所、工地實行預約服務、現場辦公,提高工作效率。對重點特殊人群進行登記造冊,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信息有跟蹤,記錄及時更新,如我鎮8名練習者現已全部成功轉化。

          (四)強化管控調處手段,促進社會穩定和諧。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定期接訪、重點約訪、帶案下訪、實地走訪等制度,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引導黨員干部、有聲望、有威信的調解志愿者主動走進矛盾糾紛,積極穩妥地解決了一大批疑難信訪問題和涉法涉訴問題。對可能越級上訪的重點信訪人員采取主管部門負責,綜治中心協調,分管領導包案,(社區)村負責掌控行蹤等措施,積極化解,確保其不越級訪、不群體訪。我們通過強力打擊部分無理且以進京上訪要挾黨委政府的纏訪戶,維護了正常的信訪秩序。

          完善“大調解”組織體系,整合司法所、法庭和鎮直各部門力量,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今年以來,鎮信訪部門自辦件26件,處理上級交、轉辦信訪12件,其中纏訪3件,結案率達95%;鎮“大調解中心”主持調解矛盾糾紛26件,村(組)級調解矛盾糾紛63件,調解成功率93%;司法調解61件,調解率45.08%,撤訴39件,撤訴率24.07%,調撤案件100件,調撤率69.15%;社會治安明顯好轉,今年來接處警567件,其中立刑事案件61件,破35件,逮捕15人,起訴17人,取保候審2人,追逃4人。受理治安案件63件,查處42件,行政拘留處罰25人。

          以上僅僅是我們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雛形,我們將進一步探索創新工作的新途徑,加大工作力度,著眼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穩定,著力解決推進社會管理創新中的體制性、機制性、保障性問題,注重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努力形成與新形勢新任務相適應的體制機制,確保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各項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