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敢于直言的魏征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敢于直言的魏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敢于直言魏征

          在中國歷史上,唐初宰相魏征以敢于向皇帝直言進諫著稱。不管什么時候,只要唐太宗有不對的地方,魏征就會據(jù)理力爭,進行勸說,即使唐太宗因此而大發(fā)脾氣,他也毫不畏懼,照舊慷慨陳詞。

          唐太宗對魏征是既賞識又敬畏的。魏征病逝后,唐太宗悲傷地說:“一個人用銅作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作鏡子,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做得對與不對。現(xiàn)在魏征死了,我失去了最珍貴的一面鏡子。”

          為什么唐太宗會把魏征當作自己的鏡子呢?這是有原因的。

          魏征出身卑微,少年時孤苦貧困,曾經(jīng)出家做過道士。他喜歡讀書,用心鉆研古籍,學識非常豐富。隋朝末年,魏征參加了反對隋朝暴政的起義。后來,他投靠唐高祖李淵創(chuàng)建的唐王朝,為太子李建成做事。由于魏征才華出眾,因此很受太子的器重。

          后來,唐高祖的二兒子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兵變”,殺死哥哥李建成。年輕而敏銳的李世民知道魏征是個人才,便親自召見他。

          李世民一見魏征,就非常生氣地責問他:“你為什么要離間我們兄弟的感情?”在場的大臣們都感到魏征將有殺身之禍。

          可是,魏征卻從容自若,以非常自信的口氣回答說:“如果皇太子早聽我的話,肯定不會落到今天這樣的下場。”李世民聽后,被魏征這種不畏強權及正直的精神所感動,打從心里欽佩他的人格。因此,不但沒有處罰他,反而重用了他。

          不久,李世民即位,他就是唐太宗。唐太宗委任魏征為諫議大夫(專門向皇帝提意見的官職),以后又提拔他當宰相。建國之初,唐太宗勵精圖治,經(jīng)常召見魏征,與他討論治國施政的得失。魏征胸懷大志,膽識超群,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大膽進諫。在他任職的幾十年間,為了使大唐民富國強,先后向唐太宗進諫了二百多次。每一回,唐太宗都慎重地思考他所提的意見,盡量采納。

          有一次,唐太宗違犯他制定的18歲成年男子才須服兵役的規(guī)定,決定征召16歲以上,18歲以下,身材高大的男子從軍。命令發(fā)出以后,魏征極力反對,唐太宗十分生氣,派人把他叫來,大加訓斥。

          魏征毫不畏懼,他十分嚴肅地進諫說:“您現(xiàn)在把強壯的中男都抽去服兵役,那么,田由誰來種?工由誰來做?您常常講,我當國君,首先要講信用,可是國家的法律明明規(guī)定,男丁中的強壯者才需要服兵役,您為什么不遵守呢?您這樣做,在老百姓面前不是失去信用了嗎?”

          魏征的這一番話,把唐太宗一肚子的火氣澆滅了。他心悅誠服地對魏征說:“先生真是我和國家的一面鏡子啊!我原先以為你太固執(zhí),不通情理,現(xiàn)在聽了你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政令前后不一,百姓不知所措,國家是無法治理得好的。”于是,唐太宗立刻下令停止征召中男服役,還獎賞了魏征。

          敢于直言勸諫的魏征不僅為國家立下了不朽的功績,也成了以后歷朝官員效法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