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進步發展工作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我區積極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以創建省級星火技術密集區為重點,科技進步在促進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抓科技培訓,全區干部群眾的科技意識和素質明顯提高。我區把著力提高干部群眾的科技素質作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務。每年圍繞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開展科技培訓250余場次,每年培訓干部群眾達2萬多人次,全區青壯年勞動力接受科技培訓覆蓋面達到100%。一是發揮各街鄉、各部門主力軍作用,每年組織相關科技培訓10場次以上,每次培訓干部群眾不少于100人;二是以區級農業科技培訓基地為陣地加強培訓,圍繞雜果、蔬菜、奶畜三大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先后培育建立了12個區級農業科技培訓基地,結合主導產業開展科技培訓每年75場次,培訓干部群眾7200人次;三是組織了以張軍、李曉東、趙軍賢等為骨干的科技講師團,圍繞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進行巡回培訓。年均巡回培訓13場次,培訓干部群眾3300人次;四是在區電視臺開辦了《科技致富金橋欄目》,每年開播不少于60期,播放科技致富電視專題片不少于20部;五是建立了科技特派員制度。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大學、市農技中心等科研院所聘請專家教授作為科技特派員,圍繞主導產業年均授課45場次,培訓2000人次,轉化科技成果5項,推廣先進實用技術16項;六是充分利用“科技110”解決產業發展中的技術難題。通過宣傳和培訓,學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促進發展成為全區干部群眾的共識。
抓科技示范創建,依靠科技典型帶動群眾致富。我區狠抓科技示范創建,通過科技典型示范作用,帶動周邊群眾致富。圍繞奶畜、雜果、蔬菜三大農業主導產業,年均創建各級科技示范園45個,培育農村科技示范戶800戶。科技示范村鎮建設穩步推進,目前,我區有國家級科技示范村1個(相橋街辦申東村),市級科技示范村2個(相橋街辦南孫村、代王街辦李河村)、市級科技示范鎮1個(櫟陽街道)。科技示范村鎮、科技示范戶、示范園主導產業優勢突出,經濟效益良好,吸引和帶動了周圍群眾學科技用科技,走上了致富路。
抓省級星火技術密集區建設,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我區狠抓省級星火科技密集區建設,為全區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動力。一是促進了工業產業集群快速發展。全區形成了乳制品加工、現代裝備制造、機械加工、能源物流等四大優勢產業集群。旅游商貿開發區、代新工業園、能源物流園三大特色園區初步形成規模。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8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預計完成202億元,同比增長20%;二是促進了奶畜產業的快速發展。全區已建成標準奶牛小區102個,大型奶牛場35個,奶牛存欄達到8.2萬頭,奶類年產量達到25萬噸,奶牛存欄和奶產量均居全省前列;三是帶動了特色種植業的快速發展。先后形成了秦薯、芹菜、番茄制種、火晶柿子、核桃等五個萬畝種植基地;四是促進了特色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形成了年出欄100萬只的肉雞、肉鴿基地和年出欄20萬只的藍狐養殖基地;五是研發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新技術。“金棚一號”、“西優五”、“西優十五號”、“西優如意”等番茄新品種先后通過省級審定,長江農牧機械廠的秸桿還田機、麥茬草割拾打捆機通過省農機部門鑒定。
全區累計申請國家專利數達到833項,授權370項。獲得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33項,其中,陜鼓集團研發的50mw煤氣聯合循環ccpp裝置軸流與離心串聯式煤氣壓縮機組獲得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市番茄研究所的“西優”番茄新品種繁育獲得年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我區還榮獲全國科普示范區稱號,并多次通過全國科技進步區縣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