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農業局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方案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業局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有關文件精神,大力發展農村公益事業,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范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順利開展,根據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小組、財政部、農業部《關于做好年擴大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農改〔〕1號)及省府辦公廳《轉發省農業廳關于省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府辦〔〕4號)、《省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實施意見》(農〔〕214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以農民自愿出資出勞為基礎,以政府獎補資金為引導,積極探索建立政府補助、部門扶持、社會捐贈、村組自籌和農民籌資籌勞相結合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投入新機制,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和農村社會進步。

          (二)基本原則。

          1、民主決策,籌補結合。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必須尊重民意,以村民民主決策、自愿出資出勞為前提,政府給予獎勵補助,使政府投入和農民出資出勞相結合,全面促進農村公益事業建設。

          2、量力而行,注重實效。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必須在村民自愿的基礎上,充分考慮農民、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和地方財政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穩步推進。在堅持不增加農民負擔,不產生新的債務,不搞半拉子工程的前提下,優先建設好農民積極性高、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強烈、受益最直接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項目,注重項目實效,不得搞盲目攀比和形象工程。

          3、以點帶面,穩步推進。各鄉鎮要結合實際,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見和建議,制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項目建設規劃,分年度逐步實施。鄉鎮可以采取先試點后鋪開的辦法,應優先支持工作基礎好、村兩委班子得力、群眾積極性高的村開展試點工作,以點帶面,穩步推進。

          4、規范管理,陽光操作。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確?;I資籌勞項目規劃、方案制定、村民議事過程、政府獎補項目的申請、籌資籌勞和獎補資金及勞務使用管理等實行陽光操作,公開、公平、公正,接受群眾監督。

          二、獎補范圍和對象

          (一)獎補范圍。只限于以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為基礎,目前支農資金沒有覆蓋的村水渠(包括灌排水渠干渠以下的分干渠、支渠、斗渠、毛渠清淤配套、堰塘、橋涵、機井、小型提灌或排澇站建設等)、村內道路(行政村到自然村或居民點)、人畜飲水(包括人畜集中供水設施、飲水主管道等購建)、環衛設施(包括村內垃圾存放點、公共廁所、果皮箱以及村內道路照明設施的修建等)、造林綠化(包括村內道路綠化、公共綠地及村莊周圍綠化等)、公共文化設施(包括村內文化衛生體育活動場所及設施等)以及村民認為迫切需要且直接受益的其他公益事業建設。

          跨村以及村以上范圍的公益事業建設項目投入,應主要由各級人民政府分級負責,按現有的投入渠道解決。農民宅前屋后的修路、建廁、打井、植樹等投資投勞,應由農民自己負責。

          (二)獎補對象。在本村內,按照籌資籌勞政策和程序進行一事一議并通過考核驗收的公益事業建設項目,為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對象。財政獎補資金應全部用于村民議事范圍內的公益事業建設,任何個人或單位不得改變用途。

          三、財政獎補標準

          經批準列入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的項目,在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規定的標準限額內,按照不低于村民籌資籌勞(折款)總額的50%予以獎補。

          四、獎補資金申報程序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由縣財政、農業部門聯合負責組織申報工作,按照先批后建、先籌后補、自下而上、分級負責的原則進行。

          (一)項目建設

          1、項目規劃。在村級上報一事一議項目的基礎上,鎮(街道辦)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結合農村公益事業現狀和推進新農村建設具體要求,按照“統籌規劃、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類推進”的原則,科學制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規劃,建立一事一議項目庫。

          2、項目申報。村民委員會根據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程序,確定財政獎補項目并提出補助申請,上報以下資料:《一事一議籌資財政獎補資金申請表》;《縣村內興辦集體公益事業籌資籌勞報告書》(含村民代表會議一事一議表決簽字記錄);一事一議項目規劃設計報告,項目籌資籌勞和項目組織實施方案;項目報告和工程預算方案;村民自籌資金銀行存款對賬單等。上述資料村民委員會上報鎮(街道辦)人民政府。原則上報送時間為每年二次,上下半年各一次,逾期未報的列入下一年度申報。

          3、項目審核。鎮(街道辦)人民政府根據鄉鎮一事一議項目規劃要求和村內公益事業建設需要,對村級上報的公益事業建設項目進行初審,經初審同意后報縣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辦公室和農業局審核。

          4、項目審批。鎮(街道辦)上報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項目,經縣農業局會同相關部門進行審核匯總后,報縣人民政府審定批復。違反村民議事程序和有關規定的,縣級人民政府不予審批。

          5、項目實施。經批準的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由村民委員會負責實施。村民委員會應成立3-5人的村民監督小組或理財小組,具體負責對一事一議項目實施進行全程監督。對專業技術性較強、安全性要求高的項目,由縣農業局組織有關部門配合村民委員會或村民監督小組或理財小組,對項目的設計、施工及安全進行管理監督。所有項目必須實行合同管理,由村民委員會與施工單位(或個人)簽訂正式合同。項目完工后,必須編制竣工決算,投資較大的項目,原則上由村民委員會委托農村集體經濟審計機構對實施項目進行審計,并提交項目竣工決算報告。

          6、項目驗收。由縣農業局組織相關部門對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進行考核驗收,對專業性技術較強、安全性要求高的項目,還要組織相關部門專業技術人員對項目進行檢測;一般項目由鎮(街道辦)人民政府組織考核驗收。驗收過程中必須有村民委員會干部、村民代表和受益群眾全程參與。驗收結束應由驗收單位或部門出具驗收報告,并要有村民監督小組或理財小組全體代表簽字同意。

          (二)獎補資金申請。

          獎補資金申請程序如下:

          1、村民委員會提出獎補資金申請,填報《一事一議籌資財政獎補資金申請表》,并附報《縣村內興辦集體公益事業籌資籌勞報告書》、一事一議籌資籌勞項目預算書、會議記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專用繳款票據存根、村民所籌資金專戶存儲的證明等。

          2、鎮(街道辦)財政所、經管站對各村申報項目的合規性、可行性、有效性進行審查,主要查驗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是否規范,是否嚴格執行報經批準的籌資籌勞方案,所籌資金是否真實。

          3、縣財政和農業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鎮(街道辦)上報的材料進行審核批準,并將審核批準的項目匯總上報省財政廳和農業廳審批備案。

          (三)獎補資金撥付

          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項目,村民完成籌資籌勞并將所籌資金交存本鄉鎮(街道)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專戶后,財政獎補資金由縣財政部門統一管理,直接撥付到承擔項目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專戶上。使用獎補資金,村民委員會需填制《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申領表》。獎補資金分兩次撥付,財政部門預撥50%的獎補資金。其余部分獎補資金在項目竣工驗收合格后辦理清算,并預留10%的質量保證金。

          獎補資金是對村級一事一議公益事業建設項目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作業費和設備購置費等支出的補助,與村民籌資、籌勞折資、村集體經濟組織投入和社會捐助等共同專項用于議事范圍內的項目建設,切實做到預算安排到項目、支出核算到項目,不得返還給出資人,不得用于一事一議項目以外的事項。

          (四)檔案管理。鄉鎮要建立健全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檔案,將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會議記錄、村民簽字、籌資籌勞方案、項目報告、公示結果、項目獎補申請、竣工驗收報告等相關原始材料匯總歸檔,做到一項一檔,規范管理。

          五、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6月30日前)。召開動員會議,傳達貫徹《轉發省農業廳關于省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府辦〔〕4號)精神,統一思想,明確目標任務,對財政獎補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二)項目申報階段(7月25日前)。7月8日前各村委會在廣泛爭求、聽取村民代表、村組干部和黨員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本村實際,確定村級一事一議建設申報項目;7月15日前村委會向鎮(街道辦)報送項目申報材料,由鎮(街道辦)進行初審并匯總;7月22日前鎮(街道辦)向縣財政局、農業局申請審核批準財政獎補項目。

          (三)項目報批階段(8月31日前)??h財政局、農業局按職責分工審批項目村一事一議建設項目,并將項目匯總后上報省財政廳、農業廳審批備案。

          (四)項目實施階段(11月底前)??h財政局、農業局將項目審定結果通知到鎮(街道辦)。各鎮(街道辦)根據縣財政局、農業局審定的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全面組織實施建設。

          (五)檢查驗收階段(12月底前)。項目竣工后,由項目實施村向鎮(街道辦)提出驗收申請,鎮(街道辦)對項目的籌資情況、工程質量情況、帳務處理情況進行驗收,并將驗收結果上報縣財政局、農業局。

          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配套措施

          (一)建立健全一事一議民主議事機制。按照(府辦〔〕4號)《轉發省農業廳關于省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規定,遵循村民自愿、村民受益、量力而行、上限控制、民主決策、程序規范、使用公開的原則,規范議事程序,明確議事范圍,確定限額標準,細化管理措施,正確引導農民自愿出資出勞。議事過程和結果接受群眾全程監督,不得超過規定范圍向農民籌資籌勞,不得以行政命令方式下達籌資籌勞任務,不得平調籌集的資金和勞務,不得強行以資代勞,防止將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變成加重農民負擔的口子。

          (二)建立健全監督制度。建立一事一議公開制度。一事一議項目建設規劃、實施內容、籌資籌勞數量、獎補資金等應及時向村民公布或公示,接受群眾的監督。建立村民委員會監督機制。充分發揮村民理財小組和村民監督小組、村民代表以及村內老黨員、老模范、老干部、老同志的監督員作用,實行村民議事全過程監督,確保村民一事一議項目有效實效。

          (三)建立村級公益設施管護制度。按照“誰投資、誰受益,誰所有、誰養護”的原則,明確一事一議公益設施的所有權,落實養護責任主體。建立一事一議村內公益設施管護機制,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形成的資產,歸項目議事主體所有,由村級組織負責管理和養護??梢猿闪⑾鄳霓r民專業合作組織,承擔項目的日常管理養護責任。鼓勵社會各界投資農村公益事業,對現有的農村小型公益設施,可通過承包、租賃等形式實行市場化運作,提高公益設施的使用效率和養護水平。

          七、切實加強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加強組織領導??h政府成立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領導小組,由政府副縣長黃付養任組長,縣農業局局長劉世標、縣財政局局長葉偉光任副組長,縣水利局、縣交通局、縣林業局、縣建設局、縣國土局、縣文廣新局、縣衛生局、縣民政局、縣扶貧辦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縣農業局),劉世標兼任辦公室主任,并從縣農業局抽調專門工作人員4名為成員。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由農業局牽頭,相關部門進行配合,切實擔負起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組織規劃、指導協調、宣傳引導、管理監督等工作,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和資金、項目管理辦法,確保政策落實。鎮(街道辦)人民政府要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高村級管理水平,進一步落實村務公開、財務公開等制度,加強對一事一議項目的管理和監督,組織好具體實施、指導和監督工作。村級組織要完善一事一議項目建設規劃,積極開展民主議事,鼓勵和引導農民積極籌資籌勞,實施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

          (二)明確工作職責??h農業局要認真履行職責,切實做好牽頭協調工作,精心組織實施,加強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縣減負辦要加強對村民議事程序和農民負擔的監督,對村民一事一議過程進行全程監督;財政部門負責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的監管和發放;水利、交通、林業等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做好一事一議項目的規劃、設計、施工和技術指導等工作,確保一事一議項目建設符合規劃要求,保障工程質量;審計、監察部門要加強對項目的審計和監督,確保項目的資金安全和質量安全。

          (三)做好溝通協調。縣農業局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牽頭建立協調溝通制度,健全工作機制,相關部門要積極支持配合做好工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的順利實施。各鄉鎮在試點過程中要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完善政策,加強信息反饋和溝通,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進行。

          (四)加強督促檢查。縣農業局要切實加強對試點工作的督促檢查和指導,定期組織對一事一議獎補項目及資金使用的合規性、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檢查,及時掌握財政獎補項目的實施進展和獎補資金的兌現情況,督促工作開展,解決存在問題。相關部門要積極支持、指導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項目的規劃、設計和實施。監察、審計和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強對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跟蹤檢查和審計監督,對群眾舉報和違反政策規定的,要及時查處,切實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