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志愿服務創造文明環境 青春奉獻共建和諧社區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志愿服務創造文明環境 青春奉獻共建和諧社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志愿服務創造文明環境 青春奉獻共建和諧社區

          志愿服務創造文明環境青春奉獻共建和諧社區

          ××團市委,

          ××市以其發達的鋼鐵產業聞名全國,作為一個重工業城市,××市的社區中居住大多是一個單位的職工,一直以來就有和睦相處、互相幫助的和諧氛圍,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社區建設在和諧社會構建中的作用,××團市委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團中央、團省委指導下,按照“社區志愿服務和諧行動”的統一部署和要求,以“青春共建和諧社區行動”為主線,以義務、專職志愿隊伍建設為抓手,以全面參與社區環境建設為重點,以機制體系建設為保障,團結帶領全市廣大青年積極投身和諧社區建設,為我市和諧社會構建做出了重大貢獻。

          一、加強領導,深入調研,創造社區志愿服務工作新思路

          (一)統一認識

          共青團怎樣領導青年參與和諧社區建設,要通過什么渠道參與,為統一認識我們進行了一系列工作。一是通過工作會議、培訓班等形式,組織團干部領會精神,統一思想;二是邀請××青年志愿者及社區工作有關專家、學者就在社區中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理論研討,探索工作思路;三是加強了與各城區、街道黨政領導的經常性溝通,積極爭取各地各部門對“青春共建和諧社區行動”的支持。

          (二)調研論證

          為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我們組織專門力量,對社區團的工作狀況、社區青年志愿者構成和分布情況、社區未成年人、老年人、青年弱勢群體等急需幫助人群分布情況、社區居民服務需求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提出了“1234”即實施1項行動,打造2支隊伍,參與3個環境建設,建立4級組織的社區志愿服務新模式,保證“青春共建和諧社區行動”有序的推進。

          二、整合資源,創新模式,建設完整的社區志愿服務隊伍

          ××團市委充分發揮各行業、各系統青年的積極性,組建、擴大各類志愿服務隊,組織他們進入社區開展義務志愿服務,并創新模式,招募大學生專職志愿者常駐社區進行志愿服務,建立由義務志愿者、專職志愿者組成的多渠道志愿服務隊伍,進行全方位的志愿服務,創造定期服務和隨時服務相結合全天候的服務模式,努力構筑“青春共建和諧社區”的氛圍。

          (一)建設多領域的義務志愿者服務隊伍

          1.組建大學生志愿者服務隊。組織大學生志愿者利用課余時間和假期開展“四進社區”(文體、科教、法律、衛生)社會實踐活動,建立完善的大學生進街道、社區工作運行機制。鐵東區解放街道解放社區,志愿者組成便民服務隊,定期來到孤寡老人家里,照顧老人生活。目前,像這樣社區服務小隊已有60余個活躍在××的社區中。

          2.組建社區醫療衛生青年志愿服務隊。組織全市醫療衛生單位按照地域組建社區醫療衛生青年志愿服務隊,定期走進社區為居民開展義診及衛生保健知識講座、健康咨詢等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就醫難問題。目前,全市已成立社區醫療衛生青年志愿服務隊20余支,結成1000余個幫扶對子。

          3.組建青年警官、檢察官、法官、律師志愿服務隊。組織各級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司法等單位按照地域組建青年志愿服務隊,定期走進社區為社區工作人員、居民、青少年宣講法律知識,提供法律幫助。目前,全市已成立青年警官、檢察官、法官、律師志愿服務隊30支,開展各類法律教育、宣講、援助活動200余次。

          4.組建社區文藝演出志愿服務隊。組織市文化部門青年志愿者定期開展送文化進社區活動,依托當地學校、青少年活動家(站、點)、社區文化廣場、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等陣地,組建社區文藝演出志愿服務隊,組織開展消夏納涼文藝晚會、文體才藝展示、社區青少年趣味運動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豐富社區青少年、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招募大學生組建專職志愿者服務隊

          社區居民對志愿服務的要求日益提高,一些居民的服務需求不能在短期的服務中得到解決,需要長期對其跟蹤服務,而義務志愿者在服務時間、服務項目又有其局限性。為解決問題更好為和諧社區建設服務,團市委創造性開展工作,招募專職志愿者組建服務隊在社區進行長期志愿服務。團市委每年公開招募50名大學生,根據社區服務的需求,對志愿者開展專門培訓,使志愿者掌握教育、法律、心理等社區工作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培訓結束后,派駐到社區,從事為期2年的勞動保障和就業、青少年教育、棚戶區改造、社區管理等社區居民急需的志愿服務工作,團市委協調解決他們的各種生活費用,指導他們投入和諧社區建設事業,解決社區居民的服務需求與義務志愿服務局限的矛盾,從而在全市形成多渠道、長時間、全覆蓋的志愿服務體系。

          三、滿足社區居民需求,參與社區環境建設,開展全方位的社區志愿服務

          (一)積極參與社區和諧文化環境建設

          1、豐富社區精神文化生活。利用城市青年中心、健身廣場、文化站、居委會活動室等活動場所,低償或無償為社區居民提供各類文化娛樂服務,為青少年創造了健康、文明的文化學習環境。在鐵東區山南街道,青年志愿者們依托青年中心活動,舉辦圍棋大獎賽、體育比賽;利用假期組織夏令營、開展社區小主任等系列活動,豐富了社區居民的社區文化生活,促進了青少年在社區健康成長。立山區立山街道正福社區青年志愿者編排宣傳“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消夏晚會,輪流在各社區上演,給社區居民帶來精神的盛宴。

          2、引導社區居民確立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聘任工商、公安、文化部門的青年志愿者和“五老”隊伍等為社區文化監督員,在社區宣傳健康有益的文化娛樂,減少酗酒、賭博等在社區的發生,并對社區內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化娛樂場所,特別是網吧、游戲廳進行監督管理,凈化社區青少年成長環境。

          (二)積極參與社區和諧治安環境建設

          1、推進青少年違法犯罪社區預防計劃。利用節假日、紀念日等有利時機,組織青年志愿者對社區青少年開展普法宣傳和“遵紀守法,反對暴力”等主題教育活動;發揮專職青年志愿者常駐社區優勢,建立閑散青少年信息管理系統,對社區中刑釋解教和緩刑、假釋青少年進行結對跟蹤幫教,并建立社區失足青少年幫教、技能培訓、推薦就業等“一條龍”矯治體系,幫助失足青少年獲得新生。其中,刑滿釋放青年宋波,在志愿者的幫教下于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光榮加入中國共青團,在××媒體上被廣泛報道,在問題青少年群體和社會各界中引起強烈反響。,

          2、加強社區教育活動。加強社區居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文化、思想道德及法制宣教工作,積極引導他們參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開辟文化補習班、成立家長學校,進行文明市民教育、普法教育、文明健康教育等系列文明教育,提高社區居民特別是青少年文明程度。今年,針對××市棚戶區改造工作,××團市委組織青年志愿者分別在鐵西區南華街道陶官社區、永樂街道教育社區以及立山區曙光街道沿海社區設立了棚戶區家庭子女暑期補習班——“陽光教室”,共有100多名孩子參與其中。

          3、開展社區青少年自護教育活動。組織相關專業志愿者赴社區向宣講自我保護、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自我保健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通過開展少年平安行動、主題講座、情景模擬、危險演習等寓教于樂、有趣互動的活動,促使廣大青少年樹立科學、正確的自護觀,掌握合理、實用的避險逃生方法,培養健康、成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社區廣大青少年遠離、遠離危險、遠離不健康文化場所,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

          (三)積極參與社區和諧人際關系環境建設

          1、開展鄰里相識和互助活動。通過在社區中廣泛組織開展“小伙伴手拉手”、“鄰里聯系卡”、樓道電話簿、家庭聯誼會、社區廣場文藝演出等活動,促進社區各層面居民之間的熟悉和了解,使社區逐漸成為團結友愛、相互幫助的“熟人社區”;通過開展社區“小雷鋒行動”、“小手拉大手”、“雙陽同輝”、志愿者與未成年人結對、“鄰里連心互助鈴”等活動,實現社區內的未成年人、老年人,家庭等之間的互動與互助,實現社區內鄰里之間的互相幫助與困難救助。

          2、開展青年志愿者心貼心服務活動。從貼近居民需求和方便居民生活出發,積極開展青年志愿者集中服務和“一助一”結對服務等活動。集中服務定期舉辦,預先公布服務項目,發放服務卡片,促進志愿服務活動人性化,更貼近居民生活。同時,為克服集中服務的不足,設立社區專職志愿者、開通居民求助熱線電話、懸掛青年志愿者服務信箱,并組織青年志愿者與特困家庭、孤寡老人、問題青少年等開展“一助一”結對服務,志愿者做到每叫必到、生病必到、節假日必到。組織青年開展愛心幫困、愛心助學活動。團市委在青年團員、青聯委員、青年企業家會員中籌集捐款,為全市下崗職工子女、棚戶區兒童等困難青少年群體提供資助,近2年已發放助學金223萬余元,定期資助學生5120余人次。青年志愿者與700多名貧困學生結成“愛心互助對子”,為貧困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必要的幫助。初步形成你幫我助、排憂解難的良好風尚。

          四、健全組織,創新機制,推動社區志愿服務自主運行

          (一)健全組織,拓展陣地

          建立以市志愿者協會——區(市)縣志愿者協會——街道志愿者分會——社區志愿者(站)隊為基本脈絡,以企事業單位、學校的志愿者工作站為補充的4級社區志愿服務組織體系。以城市青年中心和社區志愿服務站為基地,依托社區服務中心、愛心超市、學校、敬老院等廣泛建立社區志愿服務陣地,實現社區志愿服務與需求的有效對接。

          (二)創建制度,規范發展

          依據××市實際情況,我們先后出臺了《××市志愿者組織管理辦法》、《××市注冊志愿者管理辦法》、《××市志愿者工作站管理辦法》、《××市志愿服務評選表彰辦法》、《××市大學生志愿服務社區計劃實施意見》等志愿服務的一系列制度,使志愿者從注冊、招募、管理、活動、組織、退出等都有章可循,有制可依,規范社區志愿服務管理工作,推動社區志愿服務自主有序發展。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加強城市社區志愿服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團市委將立足××實際,通過探索志愿服務的新方式、志愿者組織的新模式,在制度制定、資金配套、活動開展等多方面為社區志愿服務工作進一步創造條件,團結帶領××廣大青少年投身到社區志愿服務行動中,讓青春之歌在和諧××構建中奏響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