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縣政協七屆二次全委會議上的講話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政協七屆二次全委會議上的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縣政協七屆二次全委會議上的講話

          縣政協七屆二次全委會議,經過全體委員和同志們的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了大會的各項議程,今天就要閉幕了。會議期間,委員們以飽滿的政治熱情,以高度的負責精神,對事關全縣改革發展穩定的大事、對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問題、對政協的工作,坦誠建言,獻計獻策,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有效地發揮了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作用。會議通過的各項決議,凝聚了全體委員集體的智慧,也體現出了全縣人民的利益和愿望。這是一次民主求實、團結鼓勁的大會,是一次凝聚智慧、共謀發展的大會,是一次體現政協工作蓬勃生機、展示政協委員參政議政風采的大會。在此,我代表中共縣委,對大會的勝利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全體政協委員和同志們致以親切的問候!

          剛剛過去的年,是我縣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全縣人民難以忘懷的一年,我們遇到的困難比預料的要大,但是我們取得的成績比預料的要好。全縣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戰勝了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和特大的暴雨、龍卷風等罕見的突發性自然災害,全縣經濟保持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黨的建設、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出現了多年來少有的好形勢。這些成績的取得,既是全縣上下凝心聚力、共同努力的結果,也凝聚著廣大政協委員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

          七屆縣政協在開局之年,圍繞縣委、縣政府確定的發展目標、思路和措施,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服務大局、履行職能,為加快發展、富民強縣做出了積極貢獻。面對非典疫情,縣政協及時組織委員對全縣非典防治工作進行調研,提出了“用心防非典、用力抓經濟”的建議,對做好全縣的非典防控和經濟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縣政協發揮朋友多、聯絡廣的優勢,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取得了顯著成績,縣政協辦獲得了全縣招商引資工作先進縣直單位一等獎。縣政協的負責同志經常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開展調查研究,收集社情民意,并及時反饋給縣委、縣政府,為縣委、縣政府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提供了可靠的參考。對縣政協在過去一年里的工作,縣委是肯定的,社會各方面也是公認的。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實施“三年打基礎”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意義重大。不久前召開的縣委九屆三次全體(擴大)會議,明確了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思路、重點和舉措。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縣政協一定要堅持加快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充分發揮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作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快發展再創新業績,再做新貢獻。為此,我講四點意見:

          第一,要緊扣中心,積極為加快發展獻計出力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經濟建設是中心。縣政協工作一定要緊扣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履行職能,建言獻策。要充分發揮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位置超脫、眼界寬闊的獨特優勢,選擇事關我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問題、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黨委和政府需要進一步落實的難點問題,尤其是要圍繞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思想、新舉措,以及縣委九屆三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的新目標、新任務,開展調研,提出真知灼見。要廣開言路,兼聽博納,集中社會各方面對加快發展的意見和建議,為縣委、縣政府決策提出高招良策。要積極穩妥地開展資政議政活動,從不同的角度,對黨的方針、政策的執行情況,對具有突出影響的重要事項,進行實事求是的討論和反映,促進有關部門做好工作。要充分發揮政協委員聯系面廣的優勢,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引智工作;要加強同港澳臺僑人士的聯誼工作,充分調動各種資源,服務于我縣的經濟建設。要做好委員提案工作,切實把民情、民意反映上來,把民智、民力匯集起來,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提供厚實的群眾基礎。

          第二,要圍繞主題,認真做好民主和團結工作

          民主和團結是政協工作的兩大主題。堅持團結民主,協調各種關系,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是人民政協的重要歷史責任。當前,改革正處于攻堅階段,發展處于關鍵時期,經濟成份、利益主體、社會組織以及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價值取向日趨多樣化,不同階層、不同群體、不同行業間存在著不平衡、不協調、不和諧的現象,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不斷顯現,促進團結、維護穩定顯得十分重要。人民政協是大團結、大聯合的象征,其獨特的組織構成和運行機制,決定了人民政協在促進團結、維護穩定方面,應該而且能夠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縣政協要把團結各界、凝聚人心擺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強同社會各階層的聯系、溝通,促進各界人士的大團結、大聯合,把各種力量凝聚起來,把各方面積極性調動起來,共同實現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奮斗目標。要深入群眾,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多做釋疑解惑、增進共識、團結鼓勁、凝聚人心工作,把黨和政府的政策主張、目標任務,變成社會各界的共識和自覺行動;多做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理順情緒、排憂解難工作,協助縣委、縣政府正確處理好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多做調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掌握思想動態、建言立論工作,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團結、和諧寬松、團結向上的社會環境,為改革發展穩定的順利推進減少阻力、增加動力、增強合力,努力在全縣上下形成凝心聚力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氛圍。

          第三,要突出主體,不斷加強自身建設

          加強政協自身建設,是做好政協工作的關鍵,也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首先,縣政協要把學習貫徹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首要的政治任務,堅持把學習與開展政協工作、提高政協委員的理論素質和思想修養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政協意識和創新意識,掌握政協工作的規律,探索做好政協工作的新方法,滿腔熱情地做好政協工作;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積極開展政協活動,不斷提高參政議政能力。

          二要突出政協委員的主體作用。人民政協的一切成就都離不開委員的智慧和創造。政協要加強與委員的聯系,經常組織委員開展活動,除例行的會議、調研視察外,還可適時組織一些報告會、座談會等,為委員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創造條件;通過舉辦情況通報會等,幫助委員了解情況、熟悉政策、擴大視野、把握全局。政協委員是地位、是榮譽、是權利,更是責任、是義務、是奉獻。各位委員要把社會榮譽和社會責任統一起來,解放思想,求真務實,在本職崗位建功立業的同時,要把政協作為施展才華、實現抱負、致力發展、奉獻社會、服務人民的廣闊舞臺,積極參加政協活動,切實履行應盡職責,為推進我縣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多做貢獻。委員之間要多聯系、多溝通、多交流,互相學習,加強了解,增進共識,團結合作,共謀發展大業。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三要加強縣政協機關建設。政協機關干部要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加強政治理論修養,樹立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良好形象。要按照“講質量、講效益、講規范、講協作”的要求,不斷提高組織協調能力和服務水平,熱情周到地為委員服務,為政協工作服務,使政協機關成為名符其實的委員之家,成為黨密切聯系各界人士的橋梁和紐帶。

          第四,要把握關鍵,切實加強和改進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

          堅持黨的領導,是做好政協工作的根本保證。政協一定要自覺地、始終不渝地堅持黨的領導,不論是建言獻策,還是批評監督,都要有利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遇到重要問題、組織重要活動和重要會議,要及時征求黨委意見;安排政協工作的內容和命題,要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履行政協的職能,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協黨組要發揮政治核心作用,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縣委的決定、決議,在政協工作中的貫徹落實,保證政協工作的順利推進。黨員委員要自覺發揮先進模范作用,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模范地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黨外同志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爭做勤奮學習、善于思考、勇于實踐、敢于創新、團結民主、合作共事、廉潔奉公的模范。

          人民政協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縣、鄉黨委將一以貫之地關心和支持政協工作,切實把政協工作擺上黨委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黨委的全局工作,通盤考慮,統籌安排。堅持雙向列席會議制度、情況通報制度和黨委一名負責同志聯系政協工作制度,經常聽取政協工作匯報,研究政協工作,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加強同政協的聯系,增進理解、信任和支持,主動開展協商,對重要改革措施、涉及群眾利益的重大問題和按規定需要協商的人事安排等,堅持做到“三前”,即協商于黨委決策之前、人大通過之前、政府實施之前。切實支持政協依法開展民主監督,注意發揮政協委員的作用,重視保障政協委員的民主權利,努力在全縣形成黨委重視、政府支持、政協主動、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做好政協工作的良好局面。

          各位委員、各位同志,今年我們加快發展的任務很重,但是發展面臨的機遇也很多。在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新的一年里,讓我們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為開創我縣政協工作的新局面,為實現全縣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