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對社區黨員實行雙重管理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對社區黨員實行雙重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對社區黨員實行雙重管理

          中共山東省濟寧市委堅持把“三個代表”要求落實到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中,立足實際,積極進行城市社區黨的建設的新探索,實行社區員“雙重管理”,這是新時期加強城市社區黨的建設,強化黨員教育監督管理,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的一種重要嘗試。

          社區黨員“雙重管理”的基本涵義是,凡在城市社區居住的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各類新型經濟社會組織中的共產黨員,除接受其組織關系所在單位黨組織的教育監督管理外,還應接受本人所居住社區黨組織的監督管理;社區黨組織協助單位黨組織履行對住社區黨員監督管理職責,重點加強對社區黨員“八小時以外”的監督管理,形成對社區黨員“雙重管理”機制,確保黨員時刻置于黨組織監督管理之下,認真履行黨員義務,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從2002年初開始,濟寧市社區黨員“雙重管理”工作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在全市全面推行,在社會上產生良好反響,取得一定成效。

          一、健全街道、社區、樓寓管理網絡

          一是在街道成立社區黨員管理協調工作聯席會議。聯席會議由街道、社區黨組織和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及社區黨員代表組成,主要負責組織、指導社區黨組織做好社區黨員的監督管理工作。二是在社區建立社區黨員管理聯絡辦公室。管理聯絡辦公室由社區黨組織和社區黨員單位黨組織負責人、社區黨員聯絡小組組長、黨員代表組成,主要負責協助單位和社區黨組織加強對社區黨員管理,動員組織黨員參與社區共駐共建活動。三是在樓寓(或居住片、宿舍區)建立社區黨員聯絡小組。所有社區黨員都編入相應的黨員聯絡小組,組長由社區黨組織與單位黨組織商定或由小組中的全體黨員推舉產生,主要負責組織黨員開展各項活動,加強社區黨員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管理。目前全市已建立黨員聯絡小組1320多個。三級組織管理網絡各自職責明確,活動開展得都比較有成效。

          二、建立管理工作機制

          一是建立“雙向聯系、雙向反饋、雙向服務”制度。“雙向聯系”,即單位黨組織向社區黨組織發送《住社區黨員身份介紹函》,督促所屬黨員按時向社區黨組織報到,并定期到社區了解黨員參與社區活動和綜合表現情況,支持社區黨組織工作。社區黨組織按照黨員的職業、服務意愿、休息時間等建立《社區黨員基本情況登記卡》,提出加強監督管理的意見和建議。“雙向反饋”,即社區黨組織以《社區黨員表現情況反饋函》等形式,每年至少向單位黨組織反饋一次黨員參與社區活動及表現情況,單位黨組織根據反饋情況,對于長期不參加社區活動、在社區表現差的黨員予以批評教育,問題嚴重的及時查處,并將查處結果向社區黨組織反饋。“雙向服務”,即單位黨組織支持參與社區建設,街道、社區黨組織及時幫助解決社區黨員的實際困難,支持單位黨組織的工作,寓管理于服務之中。二是完善考核管理制度。住社區黨員“雙重管理”工作納入單位黨組織和社區黨組織《黨務工作目標》的考核內容,納入先進基層黨組織評選條件。明確規定部門、單位評選先進基層黨組織、文明單位和優秀黨員、先進個人,以及民主評議黨員、選拔任用干部等,要征求社區黨組織的意見,須公示的,除在單位公示外,還要在其居住社區公示,接受社區群眾的監督。去年12月市委組織部聯合其他部門又專門下發通知強調,基層單位在呈報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干部提拔、吸收黨員的評選材料時,一并呈報社區黨組織的評選意見,需要公示的,還要呈報在社區公示的情況。此外還制定街道聯席會議章程和社區管理聯絡辦公室工作制度等。

          三、創新社區黨建活動載體

          社區黨員“雙重管理”是一種機制創新,要把這項工作做得深入扎實,調動廣大黨員的積極性,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斷創新活動載體,構建發揮作用平臺。全市各級黨組織寓管理、服務于各種有效活動載體之中,在街道、社區開展爭創“六好街道黨工委”、“五好社區黨支部”和創建“學習型社區黨組織”活動,內強素質,外樹形像。廣泛開展“黨員活動日”、“黨員聯戶帶群眾”、“黨員服務區”、“黨員戶掛牌”、“一名黨員一面旗、黨員責任進社區”等活動,黨員積極做到“六帶頭”,即帶頭宣傳黨的政策、帶頭倡導社會公德、帶頭幫扶困難群體、帶頭參與社區建設、帶頭協調鄰里關系、帶頭維護社會穩定。廣泛開展“社區共建民情懇談”活動,組織社區黨員深入轄區單位和居民家庭走訪了解群眾所思所盼,幫助解決熱點難點問題。按照黨員專業特長和意愿,建立治安巡邏、衛·生保潔、文化宣傳等黨員志愿者服務隊300多個,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義診、科技服務、法律咨詢和社區電影晚會、社區文化藝術節、社區廣場文藝演出、重溫入黨誓詞、社區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等,收到了好的效果。

          通過上述做法,對社區黨員的教育管理,特別是對黨員“八小時以外”的監督管理工作明顯加強,黨員主動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黨在社區的形象和威信得到新的提高。流動黨員、下崗職工黨員、離退休職工黨員等過上了正常的組織生活,久生了比較強烈的光榮感和責任感,參與社區建設的熱情比較高。同時進一步調動了街道社區和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和社會影響力有了新的提高,形成了社區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