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堅持五個結合推進城市社區黨建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堅持五個結合推進城市社區黨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堅持五個結合推進城市社區黨建

          **區**街道按照“大黨建”的思路,積極探索城市社區黨組織的工作管理方式,不斷增強黨組織在社區工作中的思想導向、組織保障和服務群眾作用,有效推動和促進了城市社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堅持創新設置與優化要素相結合,提升社區黨建工作凝聚力。一是創新組織設置,激發黨建活力。按照“一社區一支部”的要求健全社區黨組織設置,重點加強新建小區的黨組織建立調整工作。目前,街道共建有5個社區黨支部,目前正著手建立天合、費市社區黨支部。同時通過支部小型化設置,對河東、河西2個黨員人數較多的社區黨支部積極采用黨小組的形式,加強對黨員的管理;并積極探索組建樓宇黨支部和樓道黨小組管理模式,整合社區資源。二是優化組織要素,充實新生力量。一方面做到定責定人培養,建立健全社區黨員發展責任制,對要求入黨的和確定為入黨對象的人員,實行跟蹤培養;另一方面堅持做到定期定點培訓,將社區入黨積極分子輸送到街道黨員服務中心培訓,提高政治理論素質,做到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確保數質并舉。去年城市社區累計發展黨員8名。

          堅持選優干部與培訓考核相結合,提升社區黨建工作戰斗力。一是嚴格標準,選優配強社區干部。去年7月社區黨組織換屆后,新一屆社區黨支部委員會成員平均年齡41歲,比上屆下降2歲;大中專以上文化程度3人,占60%。同時按照“配齊、配強、配優”的原則,去年從街道下派2名同志到社區掛職鍛煉,并公開選聘了9名大學生到社區工作。二是提高素質,教育培訓社區干部。累計組織7名社區書記參加市三區社區干部培訓,同時抓好社區一般干部的日常教育,采取集中培訓、分層培訓、個人自學等方式,有步驟地實施社區干部素質工程。近兩年街道共培訓社區干部110人次,并組織社區中青年干部在寧波大學培訓基地開展了為期5天的脫產集訓。三是激發活力,激勵考核社區干部。對各社區干部進行一系列結構性量化考核,實行干部和群眾評議、日常和年終相結合的四步量化考核辦法,即街道機關干部評議考核、社區干部互評考核、居民代表述職評議、居民隨機抽樣測評,對社區干部考核優秀的予以獎勵。

          堅持分類指導與因地制宜相結合,提升社區黨建工作向心力。一是對社區在編黨員實行“直接教育”。組織他們參加政策宣傳、民事調解、便民為民等各種志愿者服務隊,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如廣廈社區與寧波技工學校合作組建“藍鳥”科普志愿者隊伍,去年累計維修日常家電58余種,惠及800多戶家庭,舉辦28次科普講座。同時針對離退休黨員的特點,舉辦各種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體、科普活動,鼓勵他們參加社區建設與管理,發揮余熱。二是對在職黨員實行“雙向管理”。建立在職黨員“工作時間單位管,在家時間社區管”的雙向管理,深入實施在職黨員“一員一崗”和社區黨日活動制度,發揮在職黨員職業特長。目前,街道已有71名在職黨員在社區報到注冊,并定期參與社區黨員、義工志愿服務隊,已有35名在職黨員與社區42名困難黨員、群眾開展幫扶結對活動。三是對流動黨員實施“動態管理”。依托社區黨員服務站,建立流動黨員服務室,做好《流動黨員活動證》發放及接收驗證工作,建立健全經常性聯系、教育和管理制度,及時掌握黨員流動情況,將流動黨員編入社區支部參加臨時組織活動。去年,社區組織轄區7名流動黨員參加流動黨員“走進**”系列活動,以流動黨團員聯誼、流動黨員座談會、組織參觀新農村建設等多種形式,使他們進一步了解**發展狀況,增強投身第二家鄉建設的意識。

          堅持找準定位與搭建載體相結合,提升社區黨建工作影響力。一是圍繞服務社區發展,健全社區服務網絡。堅持社區黨支部牽頭抓總,社區居委會具體負責的工作機制,組建7個城市社區服務工作站和12支社區志愿者隊伍,開展義務巡邏、義務勞動、義務監督等各項工作,整合社區資源,建立起以街道黨員服務中心為龍頭,社區支委會、居委會為主體,社區內單位和居民積極參與的層次化、網絡化、規范化的社區服務網絡。二是圍繞服務黨員群眾,搭建社區服務平臺。一方面依托社區服務站為社區黨員群眾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通過組織就業技能培訓、就業洽談會等,提高社區居民的就業本領,為下崗職工提供就業信息,如廣廈社區依托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為失業待崗職工開展各種服務,幫助100多人實現再就業;同時還建立了機關、企事業單位幫扶聯系社區困難戶制度,組織街道機關黨員干部與40多戶困難家庭結對幫扶,去年累計幫扶11名社區困難黨員,幫扶資金達16800元。另一方面通過發動轄區單位贊助、黨員募捐等方式,建立社區愛心互助基金,增強社區自身幫扶實力。去年4月,發動遠洲大酒店捐資6萬元在廣廈社區成立遠洲愛心助困基金,目前該基金已與社區5位孤寡老人、3戶低保護家庭子女以及2位殘疾人結對,發放助困金12000余元。

          堅持健全制度與落實責任相結合,提升社區黨建工作推動力。一是完善社區黨建工作責任制度,明確街道黨工委書記為社區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社區黨組織書記為直接責任人,直接分管黨建工作,做到思想到位、職責到位、工作到位,發揮好表率作用。同時,建立街道黨員領導干部和有關部門與社區黨的基層組織之間的結對制度,形成由14個街道黨員領導干部、7個街道有關部門、7個社區單位齊抓共管的社區黨建工作格局。二是建立和完善黨員參加社區活動制度,重點深化流動黨員登記制度、在職黨員參與社區建設活動反饋制度、社區自管黨員服務承諾制度。同時探索推行支委、居委、業委、物業“四位一體”的管理模式,不斷推進決策主體廣泛化,決策內容科學化,決策程序民主化。三是建立健全示范引導機制。按照“一社區一品牌”的工作思路,積極培育社區黨建工作示范點。以開展創優達標活動為抓手,指導廣廈社區開展創建“五個好”黨建示范社區,以點帶面,推動街道社區黨建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