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求真務實銳意進取開創財稅新局面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求真務實銳意進取開創財稅新局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求真務實銳意進取開創財稅新局面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全州財稅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省財稅工作會議和州委五屆三次全會精神,總結去年財稅工作,表彰在*年度財稅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分析我州當前的財稅形勢,研究部署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財稅工作。會后,州財政局、國稅局、地稅局還將分別召開工作會議作具體安排。下面,我講三方面的意見:

          一、*年財稅工作成績顯著,為全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年,在州委的正確領導下,州人民政府團結帶領全州各族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省八次黨代會、州委四屆九次全會和州第五次黨代會精神,認真執行中央關于加強宏觀經濟調控的各項政策和措施,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按照“外貿興州、旅游活州、工業富州、農業強州”的發展思路,以發展為第一要務,積極穩妥推進各項改革,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整合資源,發展特色經濟,努力克服經濟發展中的各種制約因素,全州經濟保持較快增長,整體經濟運行呈現增速加快、產業結構優化、質量改善、效益明顯提高的態勢,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的良好開局。據核算,全州實現生產總值70.35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6.6%,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2.5%,增幅比上年提高5.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05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7.6%,增長9.5%,拉動GDP增長3.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8.7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13.3%,增長25.8%,拉動GDP增長5.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29.6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2.1%,增長8.4%,拉動GDP增長3.8個百分點。預計全州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1.59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完成工業總產值36.96億元,比上年增長15.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7.7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1.02億元,比上年增長18.3%;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4億元,比上年增長1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15元,比上年增長8.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687元,比上年增加182元,增長12.1%;實現財政總收入9.12億元,比上年增長25.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36億元,比上年增長32.1%;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為4.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7%;實現旅游業總收入27.5億元,比上年增長3.0%。*年GDP呈兩位數增長,充分說明我州國民經濟已從強基礎階段步入較快發展的時期。

          *年全州各級財稅部門明確目標,狠抓落實,密切配合,扎實工作,開拓創新,嚴格依法治稅,加強稅收征管,積極組織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應收盡收,圓滿完成了州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財稅目標任務。

          (一)財政收入實現新突破

          全州財政總收入完成91256萬元,同比增長24.97%,增收18231萬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3621萬元,為年初預算的119.84%,同比增長32.12%,增收13036萬元;上劃中央“兩稅”收入完成28656萬元,同比增長15.18%,增加3921萬元;上劃中央和省級所得稅收入完成8979萬元,同比增長16.53%,增加1274萬元。

          (二)財政增收措施逐步完善

          一是稅源管理進一步強化。國地兩稅認真落實稅務登記管理辦法,大力清理漏征漏管戶,不斷強化納稅戶管理,著力推行稅收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強涉外稅收征管;二是稅收征管更加規范。各級稅務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稅法,著力抓好“金稅”工程,切實規范納稅行為,有效提高征管效率;三是非稅收入管理不斷深化。繼續推進“收支兩條線”管理改革,嚴格按照規定,將非稅收入納入預算管理,增強了政府統籌調控能力。

          (三)確保重點支出,財政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去年,各級財政部門牢固樹立“節支也是增收”的理念,堅持“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的原則,弘揚艱苦奮斗,勤儉持家的優良作風,嚴格執行年初預算,強化支出管理,優化支出結構,壓縮一般性支出,保障群眾利益和社會穩定等重點領域的資金需要。有力促進了全州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穩定發展。*年地方一般預算支出完成22112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45%,增支52909萬元,我州支出首次突破20億元大關。一是確保全州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工資按時發放和公務員工資改革政策兌現及機構正常運轉;二是加大了農業投入,積極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改善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條件,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農林水支出2326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28%,占支出的10.52%;三是確保社會穩定支出需要,維護社會穩定,禁防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為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公共安全支出1990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74%,占支出的9%;四是積極支持社會各項事業發展,重點實施了中小學危房改造和邊境學校、文化、科技、衛生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科教文衛支出6435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6.39%,占支出的29.1%。全州153444名學生享受國家“兩免一補”政策。潞西市和瑞麗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98553人,占全州農村人口的32.46%;五是建設性支出3157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5.75%,占支出的14.28%。

          (四)收支增長的主要因素和存在問題

          1、稅收收入:地方一般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為35,07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64%,增收7,158萬元。各主要稅種均有較大增長,增幅較大的有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5.48%、37.76%、25.35%、11.14%、129.63%。

          2、非稅收入:地方一般預算收入中非稅收入為18,55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6.38%,增收5,878萬元。其中:國有資產經營收益、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專項收入、其他收入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14.3%、15.6%、65.95%、39.51%、182.67%。非稅收入完成數占一般預算收入的34.6%,仍是我州財政收入增收的重要來源,為彌補各部門經費預算不足,緩解財政收支矛盾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3、增收的主要因素:一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對財稅部門的領導,堅定了財稅部門的信心,為財稅部門做了堅強的后盾;二是全州經濟運行態勢良好,各主要經濟指標均持續增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電力、糖業、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等迅速增長,為全州財政增收奠定了較好的物質基礎;三是全州各級各部門積極支持財稅工作,各級財稅部門抓住有利時機,加強收入征管,積極挖掘增收潛力,財政收入一直保持了兩位數增長。

          4、影響收入的不利因素:一是國家對高耗能、高污染生產企業稅收實行宏觀調控,取消了金屬硅的出口退稅政策,同時受電費調高生產成本增加、市場銷售價格走低等因素影響,硅廠產品滯銷積壓,運行出現困難,造成部分縣市增值稅減收;二是受緬甸國內政策和形勢影響,進口貨物減少致使稅收下滑。

          5、增支的主要因素:一是國家工資改革政策得到落實。中央和省補助全州工資改革轉移支付資金11,429萬元;二是中央和省加大緩解縣鄉財政困難力度,補助一般性轉移支付和“三獎兩補”12,466萬元;三是中央和省加大對民族地區轉移支付力度;四是中央和省加大對邊疆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投資力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專款補助59662萬元;五是增人增加支出(含企業剝離辦社會增人增支)。

          6、存在的主要問題:去年我州財政收入雖然增幅高(一般預算收入同比增長32.12%),但由于經濟基礎薄弱,財政收入總量小(財政總收入為91,256萬元,一般預算收入為53,621萬元),需要與供給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財政自給率低(自生財力占一般預算支出24.24%),保工資發放和機構運轉仍是靠上級補助(基本支出占一般預算支出70%以上),全州可支配財力仍然十分有限。

          總之,剛剛過去的*年,全州財稅系統始終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務大局,認真履行財稅工作職責,為加快全州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對全州財稅系統的工作,州委、州政府是充分肯定和滿意的。借此機會,我代表州委、州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州財稅戰線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親切的問候!向在*年度全州財稅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并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

          二、認清形勢,明確目標,圓滿完成2007年財稅工作任務

          2007年是深入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一年,當前,我州財稅工作面臨的形勢是機遇與挑戰并存。

          有利因素:一方面是在州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州各級各部門精神振奮,面貌一新,掀起了建設德宏、發展德宏經濟的新高潮,*年全州經濟實現了較快較好發展,一批重點建設項目正在積極推進,新稅源培植成效逐步顯現,為財政增長帶來了希望。另一方是近幾年來,我州得到上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僅*年向上級爭取專項轉移支付59662萬元,同比增加22721萬元,有力地支持了德宏的經濟發展。

          不利因素:一是經濟總量小,結構單一,財政增收空間有限;二是財政供養人員增長較快,剛性支出增多,吃飯與建設矛盾突出,財政預算平衡壓力大;三是財政周轉金、政府性債務資金、農業綜合開發有償資金等借貸款資金到期難于收回,財政潛伏風險加大。

          為此,我們要認真分析財稅形勢,既要看到經濟發展的美好前景,也要看到工作中的實際困難,要抓住機遇,克服困難,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的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創新發展思路,努力發展地方經濟,促進全州各項事業快速健康發展。

          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州委五屆三次全會精神,今年全州經濟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中央關于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著力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著力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的要求,以構建和諧德宏為目標,以解決民生問題為重點,進一步打牢基礎、調整結構、培育支柱、突出特色、統籌發展、促進和諧,努力保持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勢頭,加快“十一五”規劃的實施進程。

          圍繞上述總體思路,今年,全州財政總收入初步安排10.22億元,增長12%,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全州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安排6.16億元,增長15%。分部門任務:國稅(指增值稅、消費稅和企業所得稅)稅收收入在去年完成數的基礎上增長18%;地稅(不含金融保險營業稅)稅收收入在去年完成數的基礎上增長16%;財政部門要按上級下達任務數逐級分解落實,進一步加強非稅收入監督管理。全州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安排24.55億元,增長11%。

          完成上述收支任務,既有壓力,也有動力。我們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努力完成今年的財稅工作任務。

          (一)要強化稅收征管,切實抓好增收節支工作。我們應當看到,完成今年的財稅工作任務,有一些有利因素:一是糖和酒精的產量增加,銷售方面仍保持較高的價位,取消農特稅后糖的成本下降,增值稅抵扣減少。二是重點建設項目增大,如:電力、水利、交通、電信等項目快速發展。三是非稅收入有較大潛力,我們將成立非稅管理機構,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將非稅收入納入預算管理,這是今年財政收入增收的主要來源之一。但是,形勢不容過分樂觀,全州財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各級財稅部門要通力協作,強化稅收征管,按照“依法征稅,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堅決防止和制止越權減免稅”的原則,扎實有效的開展稅收征管工作,加快打造和諧稅收環境。要認真清理和規范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嚴格杜絕稅收征管中的隨意減免和優惠現象,積極開展行業性專項檢查和區域性稅收專項整治,加大稅收稽查力度,規范稅收秩序,確保全州各項稅收任務的完成。要堅持不懈的抓好增收節支工作,樹立有效節支也是增收的思想,嚴格預算管理,管好用好有限的財力,確保機構正常運轉,確保產業發展和重點工程建設的資金需求。

          (二)要重點支持新農村建設及扶貧開發。州本級籌措資金安排1560萬元支持新農村建設及扶貧開發。

          (三)要抓基地建設。緊緊抓住特色和規模兩個關鍵環節,通過產業基地建設,推進主要農產品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

          (四)要抓好龍頭企業建設。按照“基地聯動,龍頭帶動,投入拉動”的思路,對全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進一步落實信貸和稅費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加大扶持,提高科技含量,提高經濟效益,特別是國家和省級龍頭企業。企業要率先采用先進標準,實施品牌戰略,以標準創品牌,靠品牌拓市場,向品牌要效益,扶持一批重點龍頭企業的發展,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財政增收。

          (五)要調整結構,突出特色。財源建設要突出特色,把發揮優勢放在第一位,以優勢突破,靠優勢取勝。要著重抓好幾項主要產業。鞏固和提升“六大產業”,糧食生產面積要穩定在120畝以上,提高單產和品質,大力發展優質稻,使優質稻種植面積占水稻總面積70%以上,發展優質雜交包谷,優質小麥和馬鈴薯,重點打造“遮放貢米”;蔗糖產業要切實加大良種改種力度并提升推廣率,提高含糖分率,從而提高產糖率。要借助去年種植大幅度回升的好勢頭,今年種植再乘勢而上,把全州甘蔗種植面積要穩定在80萬畝,總產發展到500萬噸左右,食糖量達60萬噸;茶葉產業要在引進品種和加快老茶園改造上下功夫,落實新種茶地面積,重點扶持制茶企業和種茶大戶,提高單產,各縣市要充分發揮現有的龍頭企業,下功夫整合現有的小茶所,提高產品加工升值;林業產業更加突出以麻竹、檸檬、橡膠、咖啡、澳洲堅果、滇皂莢等為主,全州建商品林基地后,著重以西南樺、柚木等為主,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新建速生豐產薪炭林和林竹紙漿加工企業;壯大畜牧業要充分發揮德宏的資源優勢,把畜牧業培育成支柱產業,創德宏水牛奶和德宏水牛肉兩大品牌,充分發揮利用德宏水牛是全國著名的八大地方良種之一及云南被國家列為奶牛業發展的重點地區的契機,把發展水奶牛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全州要逐步建成幾個大的水牛養殖基地,加快德宏水牛產業化開發力度;發展生物資源開發創新,生物資源開發創新要考慮充分發揮各縣市的優勢和特色,合理規劃和布局,在既定的基礎上,擴大規模,依托龍頭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重點打造“德宏小粒咖啡”等品牌,加快讓現有的咖啡、檸檬、麻竹、澳洲堅果等產品形成產業,產生規模效益。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廣開渠道,整合資金,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培植財源,做大財政收入“蛋糕”。州本級安排981萬元扶持農業產業發展。

          (六)要繼續積極爭取上級的支持。積極主動地向上級各部門多請示、多匯報、爭取更好的政策傾鈄,爭取更多的項目實施和資金支持,加大對我州的投入,實行體外“造血”,補充自身“供血”不足。

          (七)要加快財政改革步伐,不斷提高財政管理水平。按照依法理財,科學理財和透明理財的要求,深化各項財政改革,推動財政管理科學化、現代化和法治化。進一步深化全州部門預算改革,細化預算編制、強化預算管理、提高預算編制質量和部門預算編制水平;深化國庫制度改革,推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切實做好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工作;繼續完善各縣市的“鄉財縣管”管理體制。

          (八)要完善財稅管理機制。建立日常監督檢查、專項監督檢查,實行重點監督檢查和事前、事中、事后相結合的監督機制。在進一步加強內部監督制約的基礎上,自覺接受人大、監察、審計部門和社會各界監督檢查,監督檢查是財稅部門的一項重大職責,各級各部門要理解、支持配合財稅部門開展的監督檢查工作。今年和今后將要對州直各部門的收支情況和有關基礎數據重點進行檢查核實,各部門要積極配合、共同做好此項工作。

          三、加強領導,齊心協力,開創財稅工作新局面

          財稅工作不僅是經濟工作的基礎,也是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重要保障。財稅工作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事業的方方面面,做好財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做好財稅工作不僅是財政、稅務部門的事,也是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方的共同責任。全州各級黨政機關,各部門要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加強協作,形成合力,積極支持配合財稅部門開展工作,努力開創財稅工作新局面。

          (一)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財稅工作的領導,把財源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

          解決我州財政困難的根本途徑在于發展縣域經濟,壯大財源。主要是立足工業強州,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依托資源優勢,壯大主導產業,實施項目牽動,擴大經濟總量,扶大扶強現有企業,建設一個增長強勁、結構合理、稅基豐厚、收入穩固的財源。

          1、樹立“無工不富”的思想,舉全州之力推動新型工業發展。工業發展滯后是我州經濟發展和財政增長乏力的最重要的原因,今后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要突出落實“工業富州”的發展思路,加快新型工業發展。要立足于我州的資源優勢,重點發展幾個大的工業項目,使之成為我州新的產業支柱和經濟增長點,帶動全州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2、利用水利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水電產業。過去,電力短缺一直是制約我州工業發展,特別是礦冶工業發展的瓶頸,而我州具有得天獨厚的建設大型電站的水力資源優勢。近年來,州委州政府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致力于電力工業的發展,并且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如遮帽電站、弄令電站、大盈江梯級電站、萬馬河電站、芒里電站等,都是投資上億的大中型水電站項目,這些電站的建成,將為我州工業發展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我們要圍繞電力建設,進一步做好協調服務工作,切實幫助業主解決好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使之加快建設步伐,爭取早日建成投產,盡快使電力工業成為我州增加財稅收入的新支柱。

          3、發揮礦產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金、硅冶煉業。我州硅礦資源十分豐富,但目前受到電力短缺的制約,冶煉規模還很小,要逐步擴大潞西、盈江等縣市的小型硅廠,使硅金冶煉業成為我州的經濟支柱,從而壯大財源。

          4、開發我州竹林資源,引進資金項目,爭取建設一個大型紙漿廠。根據我州的地理環境優勢,竹子在我州生長十分迅速,是其他地區無法相比的,由于國家關停內地污染嚴重的小型造紙廠以及嚴格控制森林砍伐,致使國內造紙原料緊缺,而竹紙漿恰恰是制造優質紙張的理想原料。為此,我州將積極籌建一個大型紙漿廠項目,這個項目一旦成功,將形成我州又一大的經濟支柱產業,對我州經濟發展、財政增長、農民增收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5、走產業化發展的路子,推進農業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我州是一個農業大州,具有發展農業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和土地資源優勢。農業的發展要以農民增收為出發點,以產業結構調整為著眼點,以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為歸宿點,做大做強優勢產業,要按照省政府制定的“圍繞增收調結構,突出特色闖市場,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方針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大力扶持龍頭企業,加大農業產業化發展力度。多年的發展經驗證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化發展是最有效、最快捷的路子。要按照全州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的要求,堅持“引外龍,扶強龍,興小龍,育新龍”的方針,以龍頭企業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根據我州實際狀況,要以宏天公司為龍頭,帶動全州咖啡產業的發展;以宏瑞公司檸檬為龍頭,發展檸檬產業;以潞西的祥祥乳業公司為龍頭,帶動我州畜牧業發展;以印楝加工廠為龍頭,發展生物農藥加工產業;另外在潞西、盈江、瑞麗縣市壩區以蔬菜、瓜果、花卉、糧食、藥用植物等的發展為主。在潞西、梁河等山區鄉鎮發展茶葉為主,也應尋找并扶持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爭取在5年內在我州形成幾個大規模、有市場、有實力,能很好地帶動農民增收的產業,促進全州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二是要樹品牌,出精品,闖市場,求發展。我州有很多獨特的、優質的農產品,近幾年來,又陸續引進了一些適合我州種植,市場上受歡迎的品種,如澳洲堅果、優質米、禮品西瓜、超甜脆玉米、熱帶水果等。但規模小,數量少,品牌意識差,市場開拓能力弱等,制約了生產的發展和農民增收。因此,在今后的農業發展中,要樹立品牌意識,以優質精品吸引外地商家,并培育農產品營銷企業,把我州的農產品推向國內國外市場,帶動農業生產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以盈江的澳洲堅果、潞西的“遮放貢米”品牌帶動優質食品、糧食生產,培育優質精品,通過扶持農產品營銷企業,鼓勵農民闖市場等,盡快建立農產品營銷渠道,大力發展訂單農業,以精品名牌和市場需求推動我州優勢農產品走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的發展道路。

          6、大力發展旅游業,著力培育旅游精品。旅游業被稱為“無煙工業”,已經成為促進經濟發展,增強財政收入的動力。我州具有優美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民族風情,純樸的風俗,有發展旅游業得天獨厚的條件,但目前存在的問題是精品旅游少、景點檔次低、開發不足。根據我州的自然條件,發展旅游業要突出地方風味特色,民族風格,優美自然風光,開發一批人無我有的獨特的旅游產品推向市場,如勐巴娜西珍奇園、莫里瀑布、孔雀湖生態瀏覽區、珠寶玉石、佛教文化、榕樹王、原始森林游覽等,同時挖掘民間工藝,如竹編、竹器、民族樂器、民族服飾等,開發旅游紀念品。使游客進得來、留得住、愿花錢,擴大德宏的對外影響,使旅游業真正成為我州經濟發展和財政增收的支柱產業。

          7、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加大城市建設力度。城市建設要轉變過去僅靠政府投入的觀念,按照“政府規劃、市場運作、企業化管理、綜合開發、滾動發展”的原則,盤活國有土地資源,以地生財,以財建城,以城聚財、滾動發展的良性循環,大手筆、大氣魄、開發式地搞好城市建設。以房地產開發吸引資金,推動道路建設,以經營權出售出讓,帶動城市服務設施的改善,以增加城市人口拉動第三產業發展。努力把各縣市城市營造成為一個環境優美、設施先進、服務周到,最適宜于人居住環境的生態旅游城市。

          (二)各級各部門,要從大局出發,繼續關心、支持財稅工作

          要實現州委、州政府提出的財稅工作目標,各級各部門要充分理解財政部門的難處,要改變過去每辦一件事、每開一次會,都要向政府要錢,不給錢就不辦事的不良習慣。要站在全局利益的高度,積極配合財稅部門搞好各項財稅工作。做好糧食直補、甘蔗補貼工作,農民補貼實施“一折通”辦法,使農補工作規范化、科學化。各級政法部門、監察、審計部門,要加大對經濟領域中的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堅決查處涉稅案件,維護國家法律、法規的嚴肅性、權威性及利益。為財稅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工作環境。使有限的財政資金發揮出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加強財稅干部的思想作風建設及業務培訓,全面提高財稅干部隊伍素質

          財稅事業的發展和改革的推進,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為此,一方面要緊緊圍繞建設一支政治過硬、作風優良、人民滿意的財稅干部隊伍,不斷強化五個意識。即:強化大局意識,認真學習和深入領會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根本上提高鑒別是非、辯證思維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保證理論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堅定、行動上的統一,堅決克服以部門利益為重的思想傾向,堅決服從和服務于州委、州政府的重大決策;強化學習意識,進一步加強宏觀經濟、財稅理論、法律法規和現代科技知識學習,努力做到學以立德、學以培智、學以修身、學以資政、學以壯志,始終堅持做政策上的明白人、工作上的內行人,不斷適應新形勢,滿足新需要;強化原則意識,嚴格辦事制度,規范辦事程序,秉公執法,依法辦事,不斷提高行政執法能力;強化團結意識,在工作中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和睦相處、和諧共進,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強化廉政意識,始終堅持“兩個務必”、踐行“三個代表”、牢記“八榮八恥”,并按照“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規定,進一步加強對財稅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勵”,掌好權、用好權、慎用權,提高財稅干部廉潔從政、依法理財的能力,造就一支廉政的財稅隊伍。另一方面要抓好財稅干部職工的業務培訓工作,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加強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根據《會計法》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的要求,在近兩年內,全州各級財政要普及會計電算化,使財會人員從繁瑣的手工帳中解脫出來,更為重要的是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從而提高行政管理的水平和質量。塑造一支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財稅隊伍。

          同志們:去年的財稅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今年的財稅工作任重而道遠。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務實的工作作風,團結拼搏,扎實工作,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全面開創我州財稅工作新局面,為促進全走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構建和諧德宏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