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以和諧文化促和諧社會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以和諧文化促和諧社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以和諧文化促和諧社會

          說起和諧社會,人們總是充滿期待。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28字所勾勒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種美好的社會理想,也是一種和諧的文化狀態。

          一個社會的和諧,在本質上體現為一種和諧的文化精神。黨中央提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內容,以寬廣深邃的文化眼光,深刻詮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其中蘊涵著價值取向,包含著道德規范,體現著文化判斷。構建這樣一個社會,需要雄厚的物質基礎、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必然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撐、良好的文化條件。

          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途徑。和諧文化融思想觀念、理想信仰、社會風尚、行為規范、價值取向為一體,是對和諧社會的總體認識和評價。對每個人來說,和諧文化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對全社會而言,和諧文化具有明確的價值導向,內含著人們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念。積極促進和諧文化建設,才能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積極促進和諧文化建設,有利于樹立共同理想,增強全社會的凝聚力和創造力,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維系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社會的發展,使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生活方式日趨多樣化,如果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奮斗目標,沒有思想上、文化上的和諧,就難以聚集各方力量。培育和諧文化,以共同的理想和觀念,把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凝聚起來,在尊重差異中擴大社會認同,在包容多樣中形成思想共識,才能形成萬眾一心,共創和諧的強大力量。

          積極促進和諧文化建設,有利于培育和諧文化精神,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道德支撐。和諧文化的核心問題,是培育人的和諧文化精神。用和諧文化培育人、塑造人,才能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才能營造團結互助、和睦相處的社會風尚,為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積極促進和諧文化建設,有利于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當是充滿活力的社會,不僅有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良好氛圍,而且有激發人們創造活力的人文環境。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和諧的思想價值觀念,引導人們用和諧的思想認識事物,用和諧的態度對待問題,用和諧的方式處理矛盾,使崇尚和諧、維護和諧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追求,才能推動形成誠信友愛、融洽和睦的人際關系,使和諧的理念成為全社會的重要價值取向。

          文化的力量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力量。從“和為貴”的處世哲學,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從“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識,到“協和萬邦”的國家觀念,中國傳統的和諧文化曾深深影響中華民族的成長,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今天,在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需要立足時代,立足實踐,培育與之相應的社會主義和諧文化,使建設和諧文化與構建和諧社會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