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林局生態區創建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今天街道召開20*年度工作責任書簽訂暨創建全國生態區工作推進會,結合當前全國生態區創建這一重中之重的工作,進行戰前動員,鼓舞斗志;同時對街道全年的工作進行同一安排和部署,進一步明晰任務、明確責任。
創建全國生態區、環境優美鄉鎮工作
S月S日,區委、區政府召開了全國生態區建設推進會,明確了今年確保通過全國生態區技術核查的目標,而此次全區創建工作的一個前置條件是80%的街道必須創*環境優美鄉鎮,會上街道與區政府簽定了目標責任書。回來后,我仔細對照標準,結合實際,深感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需要進一步動員街道上下認清形勢,同一思想,營造氛圍,形成協力。
第一、進步熟悉,為生態區創建提供堅定的思想保證
(一)充分熟悉環境優美鄉鎮創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我們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走的更好。生態環保是科學發展的題中要義,黨的十七大把環保優先、生態文明放到了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近年來我街道在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環境建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事實證實,要進一步堅持以生態文明促科學發展,才能贏得未來競爭的更大上風。二是有利于我們在更高水平小康建設上走的更快。今年我們要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環境優美鄉鎮創建的各項內容,無不與之密切相關。生態環境出了題目,即使經濟發展再好也是枉然,只有正確處理保護環境與加快發展的關系,才能取得小康與生態建設的雙勝利。三是有利于我們在轉變發展方式上走的更實。生態環保是經濟發展的有力保障。隨著產業化、城市化的快速推進,街道資源環境的壓力日益加大,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要求十分迫切。我們創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決不是為創建而創建,而是要以最小的環境本錢,謀求最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充分熟悉環境優美鄉鎮創建的艱巨性和緊迫性。
國家環保總局制定的全國環境優美鄉鎮考核指標體系,提出了6項基本條件和23項考核指標。我們把*的實際工作情況同創建標準進行了認真的比對,感到標準從嚴、時間趨緊、難點突出。
1、標準從嚴。主要體現在:一是限定了基本條件。6項基本條件中只要有1項不符,不能進進考核驗收。二是強化了生態指標。23項建設指標涉及社會經濟發展、城鎮建成區環境和鄉鎮轄區生態環境3大類,其中生態環境保護指標17項,占指標總數73%以上。三是可考性和考核的可操縱性明顯增強。定性與定量考核相結合,23項建設指標中,約束性指標18項、參考性指標5項。
2、時間趨緊。配合區創建全國生態區考核驗收的時間節點,我們所有創建任務需要在8月底前全部完成;9月份迎接市、區的預查;10月份我們將迎接全國環境優美鄉鎮考核驗收。在剩下的短短幾個月時間里,我們還有很多復雜、繁重的工作要做,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3、難點突出。要達到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的標準,我們有四大難點:
(1)資金的瓶頸。實施各項工程預計需要投資2個億,如何短時間內籌集這筆資金,是街道創建工作中需要面對的困難。(2)群眾對環境的滿足率要>90%。這一項是考核的基本條件中的內容,在群眾滿足率這一環節上,需要我們拿出全面小康宣傳那樣的勁頭,深進一線,上門做通工作。(3)集鎮人均公共綠地面積要達到11㎡,目前我們還不足8㎡。(4)環境綜合整治。環境整治工作面廣量大,各社區環境臟、亂、差的狀況需要在最短時間內根本改觀。
第二、狠抓落實,為生態區創建提供扎實的措施保證
創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的目標已定,街道也制定了具體的創建環境優美鄉鎮工作方案,明確了指標任務、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當前需要街道上下緊扣目標,做好以下4個方面重點工作:
(一)加大投進,強化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硬件設施建設是關鍵。今年,街道要重點加快四項環保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加快污水處理工程。年內要完成建成區1萬噸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工程,擬在*、*集鎮各建一座5000噸日處理能力的污水處理廠,確保年內投進運行;針對目前集鎮區域雨水、生活污水混流的現狀,對地下管網進行分步改造,進行雨污分流,將生活污水引進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實現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70%以上。
二是加快區域供水工程。大力推進區域供水*段管網建設,6月底前完成1米管徑的主管貫通,對*片區8個村級水廠關停備用。投進約3000萬元,年內完成主管網到社區支管網、社區支管網到各自然村居民戶管網建設,讓百姓盡快吃上長江水。此外,要加強對備用水源地的保護力度,確保黃龍埝水庫及上合水庫等應急水源安全率100%。
三是加快垃圾處理網絡化。強化市容環衛和生活服務設施配套,年內新建垃圾房180座、果皮箱280個、公廁2座;加大環衛隊伍建設,每個社區必須安排5人以上環衛隊伍,同一著裝、同一工具、同一模式;要進一步落實“組保潔、村收集、鎮運轉、區處理”工作機制,使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
四是加快綠色生態建設。主要是加快山至山的生態廊道建設,*山至山段重點以采石企業和水泥生產企業為主,目前*水泥廠因是重點耗能企業,已自行停產。接下來,要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對*采石廠、采石廠、石英砂廠、采石塘口和水泥廠進行關停,并對已開采的山體實施百萬平米復綠工程。打造一批綠色主干線路,對*路、QQQ國道等轄區內主要干道兩側實施全線綠化;各社區主要干道兩側也要全部進行綠化,保證主要道路綠化普及率達95%以上。
(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全民參與共建的濃厚氛圍。
通過多形式、多輪次的宣傳陣勢,掀起環境優美鄉鎮的創建*。
一是擴大宣傳面。通過開展綠色環保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的活動,以往年全面小康宣傳的勁頭,不斷擴大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宣傳工作的覆蓋面,確保群眾對環境的滿足率達到90%。
二是豐富宣傳手段。街道宣傳部分和各社區要通過致群眾一封信、橫幅、櫥窗、環保展板等有效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等,讓廣大群眾更好地了解、支持、認同環境優美鄉鎮的創建工作。
三是強抓宣傳創建活動。各部分、各社區要積極組織多形式的環保宣傳活動。深進開展“綠色系列”創建,今年根據區下達的目標,街道要完成1個綠色人居環境社區、1所綠色學校、2個省級生態村、3個市級衛生村、3個綠化新村的任務,希看相關社區、學校盡快與有街道有關部分對接,按照要求制定創建方案,明確創建內容,落實創建舉措,加快推進創建工作。此外,要積極組織、引導公眾參與各項生態環保行動,發動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義務植樹、發展壯大黨員、青少年“環境保護志愿者隊伍”。
3、圍繞鎮村環境協調發展,大力開展農村綜合環境整治工程。
要按“五有五無”(有一批布局公道的環衛設施、有一支相對穩定的環衛保潔隊伍、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環衛治理長效機制、有一套考核賞罰的激勵約束機制、有專項經費作保障;無暴露垃圾、無露天糞缸、河塘內無漂浮物、主要道路兩側無亂搭建、無亂堆放)的標準,完善農村垃圾收運治理體系和衛生保潔體系建設;加大改水改廁力度,完成疏通整治河塘243面,清理河道42.26公里,改廁3000戶;推進禽畜糞便無害化處理和秸稈綜合利用,建設秸稈沼氣池1-2座,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切實減少農業面污染;清理村莊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貼亂畫,努力讓農村環境面貌得到明顯改善,農村環境質量有較大進步。
4、優化二產結構,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總量。
一是要嚴格項目準進制度。對于有污染、高能耗的企業果斷予以“一票否決”,大力引進環保項目,使街道的產業園朝著生態化、集約化、科技化方向發展。二是大力發展生態產業。果斷淘汰工藝落后、污染嚴重、不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加快推進節能減排工作。20*年,果斷關停3個化工企業、1個造制企業、1個電鍍企業、5個采石企業,涉及到的社區要給予積極支持,確保無條件到期關停;同時,還需對磚瓦企業、表面處理企業、有獨立燃燒設施的企業進行全面整頓;實施循環經濟試點企業1家,完成清潔生產企業審核1家;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總量要分別削減96噸和114噸,綜合利用固體廢棄物8萬噸。
第三、健全機制,為生態區創建提供有力的基礎保證
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涉及領域多,涵蓋范圍廣,工作任務重,必須建章立制,統籌安排:
1、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制。街道已經成立了創建環境優美鄉鎮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7個專業組,統籌創建工作的組織、調度、建設、督查工作。各社區要高度重視此項創建工作,建立相應的班子,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保證創建工作的有力指揮、有力領導。要對照印發的《全國環境優美鄉鎮考核標準》和《*創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工作方案》,查找薄弱,把握重點,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和辦法,推進硬件和軟件建設,做好臺帳資料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迎查預備工作。
2、建立健全考核監管機制。今年,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將把環境優美鄉鎮創建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列進對各社區、各部分的考核,并將加大考核賞罰力度。各社區、各部分要圍繞各自任務,逐項明確責任,逐項細化措施,真正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確保各項創建任務的按時保質完成。
3、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資機制。要加快建立“排污交費、治污收費”的利益導向機制,調動企業減少污染、治理污染的自覺性。在街道加大環保投進的同時,多渠道、多方位調動各方氣力投資支持街道生態建設。
4、建立健全協力共管機制。今天會議,街道將與各社區簽訂20*年創建全國生態區、環境優美鄉鎮責任狀,目的是把任務分解、落實下往。各社區、各部分既要明確分工、責任包干,又要加強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共創共建的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