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加強黨的制度建設深入推進反腐倡廉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黨的制度建設深入推進反腐倡廉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反腐倡廉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一定要把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這段話深刻揭示了制度建設與思想、組織、作風建設的內在聯系,強調了制度建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制度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志曾指出,在黨內要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在戰爭年代,我們黨所處的嚴酷環境對黨員干部是一種客觀約束,執政條件下這種約束相對減弱,必須更多地依靠黨的制度建設。鄧小平同志科學總結我們黨的執政經驗,指出“制度是決定因素”。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同志多次深刻闡述制度建設的重大意義,強調要與時俱進,發展民主,創新制度,不斷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加強黨的制度建設,事關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加強制度建設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建設政治文明,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堅持黨的領導,要靠制度來保證,要求我們不斷健全和完善黨和國家的各項制度;人民當家作主,也要靠制度來保證,要求我們把人民管理國家事務、社會事務、經濟和文化事務的權利制度化、法律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是需要建立健全完備的法律制度體系。我們要通過加強制度建設,推進政治文明建設的進程,提高政治文明建設的水平。

          加強制度建設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內在要求。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堅決克服官僚主義和脫離群眾等問題。要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從嚴治黨的方針、立黨為公和執政為民的要求制度化,用具體的規定和制度保證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加強制度建設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在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黨的建設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我們既要堅持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又要適應市場經濟規則,及時制定和完善黨員領導干部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使黨風廉政法規制度更加符合實際,行得通、做得到。

          加強制度建設是標本兼治、逐步加大反腐敗治本力度的根本途徑。當前,我國正處于體制轉軌、結構調整的社會變革時期,客觀上存在誘發腐敗的多方面因素,包括制度上存在漏洞。因此,加強反腐敗治本抓源頭工作,必須改革和完善體制機制制度,逐步建立起中國特色的教育、制度、監督三者并重、相互配套的懲治和防范體系,最大限度地遏制腐敗現象的產生。

          當前,加強黨風廉政法規制度建設面臨著很好的形勢。黨的十六大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十六大通過的黨章,增加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內容,強調要加強對黨的領導機關和黨員領導干部的監督。總書記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非常重視,他代表黨中央鄭重地表示要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接受全黨和全國人民的監督。各省區市和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的主要負責同志也都做出承諾,接受各方面的監督。這些都為加強黨風廉政法規制度建設提供了機遇,營造了良好氛圍。

          黨的十四大以來,我們黨把制度建設作為一項全局性、基礎性工作來抓,黨風廉政法規制度建設的進程明顯加快。據統計,十四大以來,全國省(部)級以上機關共制定黨風廉政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3400多個,其中黨中央、國務院以及中央紀委、監察部頒布實施的有120多個,為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法規制度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要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認真學習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立足新實踐,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不斷推進黨風廉政法規制度建設。要采取積極穩妥的態度,既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有所創新,有所突破;又從實際出發,急用為先,正確權衡,合理取舍,循序漸進,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要注意吸收人類文明的成果,借鑒外國成熟的經驗和好的做法,兼容并蓄,為我所用,不斷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

          在新形勢下,加強制度建設是深入開展反腐倡廉的根本保證。推進反腐敗三項工作,加強教育、發展民主、健全法制、強化監督、創新體制,都要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體現到工作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不斷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水平。

          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查辦違紀違法案件、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三項工作,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當前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必須嚴肅查處腐敗分子,堅決糾正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同時又要注意發現體制機制制度上的漏洞,有針對性地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比如,落實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如果與推行領導人員年薪制等措施結合起來,效果可能會更好。總之,要通過制度建設,鞏固反腐敗三項工作的成果,不斷提高反腐倡廉工作水平。

          要堅持制度建設與思想道德教育雙管齊下。解決黨員領導干部在黨性黨風黨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既要加強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線,又要加強制度建設,規范領導干部的從政行為。鄧小平同志指出,

          “制度問題不解決,思想作風問題也解決不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對廣大黨員干部不斷加強教育,但仍有極少數領導干部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解決領導干部廉政方面的問題,不僅要加強教育,還必須總結規律,把教育同健全制度緊密結合。這些年來,我們對領導干部實行的廉政談話、誡勉談話、警示談話和廉政承諾、廉政情況報告、重大事項報告等制度,之所以取得較好的成效,就是因為通過制度建設夯實了教育這個基礎,增強了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我們要堅持教育和管理、德治與法治雙管齊下。既要將符合“三個代表”要求的重要道德規范納入到反腐倡廉制度中來,依靠制度的強制力保障道德規范的實現,又要加強思想道德教育,使廣大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構筑起反腐倡廉的道德防線,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

          發展民主的關鍵是民主制度建設。制度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黨內民主的程度。這些年來,我們實行了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制度、黨內情況通報制度、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市縣黨政正職擬任人選和推薦人選全委會票決制度,以及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等重要制度。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按照十六大的要求,以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為基礎,以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和黨的委員會制度為重點,從改革體制機制人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黨員和黨組織意愿的黨內民主制度,用制度保障黨員充分行使黨章規定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等,并通過黨內民主的發展帶動人民民主的發展。

          制度建設本身就是健全法制的重要內容。我們黨是執政黨,黨的反腐倡廉主張和要求,既要通過制度建設制定為黨規黨法,有的還要上升到法律層面,轉化為具有強制力的國家法律法規,使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逐步納入法制化軌道。執政黨政治生活制度化的程度,直接影響到國家法治化的程度。黨的制度以及黨風廉政法規制度建設搞好了,就能有力地促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我們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形成用制度規范從政行為、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機制,最大限度地遏制腐敗現象的產生。

          監督靠制度作保證,制度靠監督去落實。這些年來,我們黨在通過制度建設強化監督方面,做了不少成功的探索。黨章關于黨員有要求罷免或撤換不稱職干部權利的規定,十六大報告關于健全質詢制度的規定,以及今年中央紀委第二次全會提出的加強領導班子內部監督、發揮黨代會代表和黨的委員會全體會議的監督作用、建立健全巡視制度、對派出紀檢監察機構實行統一管理等,都是加強監督的重要制度。要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對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在監督檢查過程中,可能會發現一些制度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就需要根據新的實際,完善已有的制度,逐步建立新的制度,為實施有效監督提供制度保證,確保領導干部切實做到廉潔公正、勤政愛民。黨內監督要與法律監督、行政監督、派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有機結合起來,確保各項制度的落實。

          制度建設要與體制創新有機統一起來。體制創新有助于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黨風廉政法規制度為體制創新提供了有力保障。推行行政審批、財政管理、干部人事、司法制度等改革措施,是反腐倡廉治本方面的重大體制創新。這些改革,涉及到利益調整等深層次問題,會遇到一些摩擦、困難甚至阻力。紀檢監察機關要恪盡職守,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相關規定,為改革、發展、穩定提供保證。改革愈是深入,愈要抓緊建章立制。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和推進體制創新,二者相互作用,要有機統一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健全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