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對外友好界委員談漢語推廣開好孔子學院交流之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語言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載體,成為各國人民之間增進了解和友誼的紐帶。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日益廣泛和深入,漢語的文化價值和實用價值也在提升,漢語學習也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和民眾的重視。
從2004年開始,我國在海外設立了以教授漢語和傳播中國民族文化為宗旨的孔子學院,受到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重視。目前,已經有60多個國家建立了230所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孔子學院成為世界各個國家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窗口。連日來,外對友好界全國政協委員就豐富孔子學院的內容、內涵,在世界范圍推廣漢語和中國文化積極建言獻策。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國泰航空公司旅游業與香港事務總經理楊孝華說,外交工作需向多元化、多層次發展。除了政府外交工作外,文化和宗教也是值得推廣的形式。我們應充分利用當前世界上“中國熱”的有利形勢,大力推廣中文教育,同時加強第二代、第三代中國海外僑民的中國文化教育。同濟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蔡建國委員認為孔子學院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主要表現在:突破了曾經對我國敵意很深的西方國家的全面封鎖,戰勝了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對我國的牽制;傳播了中國文化,促進了世界對我國的了解,起到了增信釋疑的作用;作為一種公眾外交,對官方外交起到補充作用。
蔡建國建議:國內文化、教育、涉外、涉僑等有關部門應提高對宣傳中華文化重要性的認識;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和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漢辦)應加強統籌、協調整合各種資源和力量,盤活漢語國際教學一盤棋;漢語國際推廣工作要與海外僑胞緊密聯系起來;涉外文化宣傳、教學官員和從業人員要進一步提高文化素養;要加強研究孔子學院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法國人對中文有特別的興趣,中文在外語教學中已排第五位,學習中文的中小學生數量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原中國駐法國大使趙進軍委員介紹了漢語在法國的推廣情況后說,其他國家的情況各不相同。建議孔子學院適應不同國家的需求,從語言教學開始,采取適當措施逐步推進。他還特別強調,“我們自己宣傳不及外國人為我們做宣傳的效果”。
中國駐美國大使周文重委員對孔子學院下一步的發展提出了建議,認為應該從三個方面做好鞏固工作:一是豐富孔子學院的內容、內涵,除了漢語教學,還要傳播中國文化。漢辦和有關部門應密切配合,編寫有針對性、適合當地情況的教材,教材可使用多種語言而不僅限于漢語。二是要重視領導權問題,通過聯合董事會、理事會等機構加以引導。三是選好孔子學院的合作對象。
中國駐德國大使馬燦榮委員表示,這幾年海外孔子學院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并呈擴大趨勢,有利于在世界范圍內推廣漢語。同時他也表達了對一些現象的擔憂,“在德國等一些國家,孔子學院的活動漸漸涉及文化交流內容。這個現象要引起重視,因為中外互設文化中心,外國政府特別是西方國家政府都要求嚴格對等,孔子學院的活動和文化中心的活動交織在一起,會引起對方國家的疑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