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盟委員議政府職能轉變都叫管理局誰叫服務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你們數數,現在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門都叫什么什么管理局,叫服務局的很少,這從一個側面表明他們的服務意識還不夠。”在日前民盟組的小組討論中,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王健委員,對政府部門服務意識不強的現狀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應該改改。”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副所長蔣華良委員接著王健委員的話說,“現在都在講轉變政府職能,應該就從轉變政府部門服務意識開始。”
“我是搞科技工作的。過去我最怕到政府部門簽字、蓋章,讓我覺得好像對他們有所求,必須套近乎才能完成。其實這只是他們的分內事。現在雖然有所改變,但仍不盡如人意。”多次的親身經歷,讓王健委員感覺政府部門的服務意識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我看這些問題的存在,還是政府部門的官本位思想占主導所致,所以現在進一步轉變思想很重要。”民盟中央常委梁曉聲委員以一個作家的敏銳洞察力,對政府部門職能轉變提出了獨特的見解。
梁曉聲說,為人民服務方面積極有效的政府,應努力成為一個有情懷的政府。這種情懷的細節應體現在對社會底層的深切關注方面。錦上添花的事情少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多做。政府部門強調的是服務,而不是管理。
討論中,委員們認為,除了觀念轉變力度不夠外,監督不力和問責不夠也是造成政府部門服務不到位的關鍵。
“說到監督,現在許多地方都給政府部門負責人設了意見箱,網站上也有給領導提建議的郵箱,但群眾提出的意見不公開,大家也不知道提出了什么建議,對如何處理更是知之甚少。”王健委員認為,這種不公開、不透明的監督形同虛設。
“目前學習型政府、節約型政府的提法很多,我認為無論叫什么型的政府,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個合理有效的監督體系。”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副院長孫豐月委員認為,監督的有效性在于政務公開的透明度,讓監督者知情。“沒有有效監督的政府,很難說是有效率的政府。”孫豐月委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