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畜牧局發展政治理論學習半年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半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業務部門正確領導下,全局干部職工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縣委十屆五次全會、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及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為目標,用產業化思路謀劃畜牧業,進一步夯實防疫基礎,大力實施規模養殖戶建設,積極推進規模化、標準化模式養殖,有效地克服了市場低迷以及甲型h1n1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促進了全縣畜牧業持續穩健的發展。
一、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理論水平
今年上半年,我局按照縣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整體部署,認真開展了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按照學習計劃,我局掀起了學習科學發展觀的高潮。抓學習、興調研、促進工作,在學習調研階段,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各項工作,由局領導牽頭開展對肉牛集轉育肥規模養殖專題調研。并結合我縣的肉牛發展現狀,形成了專題的調研報告。同時加強個人理論,學習規定的書目,并做好讀書筆記,撰寫心得體會文章,共撰寫心得體會17篇。通過近半年的學習調研,查找突出問題,使得我局各項工作扎實有序推進,轉變工作作風,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開創我縣畜牧工作新局面。
二、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我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紀委十七屆三次全會精神和縣委十屆四次全會的工作部署,把科學發展觀的學習與黨風廉政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切實加強領導干部黨性修養,認真解決領導干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圍繞局里工作重點,不斷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結合本部門實際,成立了實施陽光政府四項制度領導小組,并制定《*縣畜牧獸醫局貫徹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實施方案》。通過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強化黨支部的建設以及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增強和提高了廣大職工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增強了黨員的先進性,樹立了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錘煉了一支守紀律、干實事、謀發展的黨員干部和專業技術隊伍,推動了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服務的各項工作,為振興*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
三、畜牧業生產穩步增長,效益下滑
(一)畜禽存欄穩中有升,畜禽出欄和畜產品產量穩步增長。截止6月30日,全縣大牲畜存欄182861頭,比上年同期增0.6%,占年計劃18.2萬頭的100.47%;生豬存欄389168頭,比上年同期增5.7%,占年計劃44.5萬頭的87.45%;山羊存欄15306只,比上年同期增2.27%,占年計劃1.52萬頭的100.7%;肉豬出欄132724頭,比上年同期增4.5%,占年計劃27萬頭的49.16%;肉牛出欄14420頭,比上年同期增3.22%,占年計劃2.8萬頭的51.5%;肉羊出欄2*1只,比上年同期增5.1%,占年計劃0.55萬頭的37.65%;家禽出欄820143只,比上年同期增1.3%,占年計劃200萬只的41.*%;肉類總產9091噸,比上年同期增3.3%,占年計劃2.0347萬噸的44.68%;禽蛋產量151噸,占年計劃500噸的30.2%;奶類產量26.12噸,占年計劃110噸的23.75%;實現畜牧業產值11549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5.3%,占年計劃3.4億元的33.97%。
(二)畜產品市場價格情況
1、生豬價格大幅下滑,效益面臨盈虧關口。今年以來,生豬價格波動頻繁,肥豬、仔豬和豬肉價格全面下跌,前兩者下跌幅度很大,后者下跌幅度相對較小。據6月30日調查,活豬價平均8元/公斤,同比下降106%;仔豬均價8元/公斤,同比下降187.5%;豬肉均價12.5元/公斤,同比下降100%。近期,玉米、豆粕等大宗飼料原料價格大幅上漲,造成了養殖利潤新的下跌。在二季度,規?;B殖場出欄一頭肥豬平均虧損100元左右,比去年同期要減少利潤200元。老百姓自繁自養養豬戶出欄1頭豬(不算青飼料和人工費)可基本持平,若管理稍有不慎就會發生虧損。
生豬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豬肉消費總體下降。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蔓延,導致我縣外銷生豬減少。二是生豬產量恢復性增長。在20*、20*年豬價過高上漲和國家政策大力激勵的形勢下,我縣生豬生產穩定增長,能繁母豬數量大幅增加,商品豬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三是豬價周期性波動。生豬價格基本上遵循“3年左右一個小波動、10年左右一個大波動”的周期。我縣生豬價格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小幅上漲,到20*年8-10月生豬價格創歷史最高,最高達17元/公斤,20*年11月價格開始回落。目前豬價仍處于下降之中。
2、家禽價格基本穩定。雞蛋出場均價在8.3元/公斤左右,同比基本持平。肉雞均價16元/公斤左右,本地土雞25元/公斤左右同比下降20%。
3、牛羊肉價格堅挺,養殖效益基本穩定。上半年,牛、羊肉平均銷價分別為33元/公斤和38元/公斤,同比分別上升10%和8.6%。目前肉牛均價12元/公斤,活羊均價為24元/公斤。
(三)畜牧業生產形勢預測及畜產品市場走勢分析
隨著中央和各級黨委、政府扶持畜牧業發展優惠政策的實施,農戶依然有發展畜禽養殖業的積極性,后期全縣畜牧業生產有望持續穩定地發展。
1、生豬市場周期性規律預示新一輪盈利周期在年末有望到來。2009年上半年,生豬市場不容樂觀,按20*年11月生豬市場開始下滑推測,下行期持續一年多后,預計在今年11、12月份生豬市場將逐步回暖,迎來新一輪上行周期。
2、家禽后市可能出現轉機。因國內市場消費群體大、政府拉動內需措施的激勵,后期市場可能出現轉機。
3、牛羊等畜產品市場繼續穩定。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對動物性食品的消費更加多元化和均衡化,牛肉、羊肉等畜產品在市民“菜藍子”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下半年牛、羊肉的價格預測將繼續穩定并略有上漲。
4、飼料原料價格回落使養殖成本降低。隨著秋糧收割上市,農資、玉米等飼料原料價格將呈下降態勢,為畜禽養殖節省成本、增加收入提供了良好條件。
四、畜牧獸醫工作開展情況
(一)認真落實生豬生產各項扶持政策
1、能繁母豬補貼:
20*年國家首次對能繁母豬實行補貼,每頭補貼50元。20*年提高了補貼標準,每頭補貼100元。20*年全縣補貼能繁母豬43174頭,應發放補貼資金431.74萬元,惠及全縣31711戶養殖戶。
2、能繁母豬保險:
2009年度全縣承保能繁母豬42687頭。2009年上半年能繁母豬死亡440頭,支付死亡賠償40.549萬元。對鼓勵能繁母豬飼養,保護能繁母豬生產能力,有效降低養殖能繁母豬的風險,促進生豬生產穩定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建設進展情況
*縣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項目,20*年度項目根據普發改農經[20*]751號文件,普發改農經[20*]10號文件及瀾發改字[20*]38號文件通知精神和瀾發改字[20*]47號批復文件,通過邀標,于20*年9月10日正式開始施工建設,20*年度項目建設總投資100萬元,其中*豬場50萬元,勐朗豬場50萬元,目前20*年度的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項目已通過縣級的初驗。20*年度項目根據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云發改農經(20*)318]文件批復和*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市農業局[普發改農經(20*)611]文件批復的精神,按照*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市農業局《關于下達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和生豬擴繁場建設項目20*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通知》[普發改農經(20*)547]的通知要求,于20*年12月28日開始施工。項目建設總投資50萬元,其中遠山豬場、益民豬場、魏巖林豬場、石兆忠豬場、*豬場各10萬元。該項目已進入工程驗收及工程掃尾階段,預計7月上旬可組織縣級驗收。
(三)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
根據《關于云南省20*年新增鄉鎮獸醫站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項目實施有關事項的通知》云疫控[20*]28號文件精神,下達我縣新建鄉鎮基礎設施建設12個鄉(鎮),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每鄉(鎮)投資11.48萬元,共計137.76萬元。按文件的要求,該項目建設時間緊,任務重,所以我們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按突出重點,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整體推進,分鄉鎮實施的原則。做到建筑結構統一為磚混結構,功能主要包括化驗室、辦公室、疫苗儲存室,符合規劃、建設、消防、環??拐鸬纫幎?。新建鄉鎮已開始實施11個鄉鎮,新建面積為1530.9平方米,其中有三個鄉已建設完工,其他鄉鎮土建工程部分基本完工,資金投入79.8萬元,完成總投資的57.9%,預計10月底以前可以竣工驗收。物資儀器設備已按項目規劃發放到各鄉鎮。
(四)抓動物防疫及疫病防控,確保肉食品安全。
1、動物防疫。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切實加強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要求,*縣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瀾政辦發[20*]273號)和《關于進一步加強二00九年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瀾政發[20*]156號),縣畜牧獸醫局下發了《*縣2009年春季動物防疫工作實施方案》(瀾牧字[20*]48號等文件,把口蹄疫、禽流感、豬瘟、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和雞新城疫等常規動物疫病計劃免疫、畜禽死亡率以及疫病監測任務等指標分解下達各鄉鎮。并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業務部門按照省、市、縣的要求,認真組織開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工作。共免疫牲畜口蹄疫621686頭(只);其中牛178090頭,免疫密度102%;豬428931頭,免疫密度100.1%;羊14665只,免疫密度101%;完成禽流感免疫2193341羽,免疫密度102%;完成免疫豬瘟439215頭,免疫密度102.5%;完成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免疫344000頭,免疫密度80.3%;完成雞新城疫免疫2172124羽;免疫密度102.4%;完成畜禽常規疫苗免疫豬肺疫39489頭;仔豬傷寒21399頭;牛出敗84236頭;牛氣腫疽52695頭;禽霍亂146222羽。
2、強化疫情監測。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疫情監測報告網絡,全面開展疫情監測。加大規模養殖場等重點部位和場所的監測力度,全面及時掌握疫情動態。完成口蹄疫免疫抗體監測349頭份,其中牛頭150、豬89頭、羊110只。免疫合格為199頭份,合格率為56.81%。雞新城疫免疫抗體監測248羽,免疫合格173羽,合格為率為69.7%。禽流感免疫抗體監測248羽,免疫合格138羽,合格率為55.64%。布魯氏桿菌監測300份,全部陰性。牛羊藍舌病監測61份,全部陰性。豬偽狂犬病監測80份,全部陰性。豬瘟病源學監測57頭份,全部陰性。奶牛結核監測16頭,全部陰性。
3、強化市場檢疫和屠宰檢疫,市場屠宰檢疫面要求達到100%,確保上市畜產品安全,讓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同時加強*、虎跳石兩個動物檢查站管理,堅持24小時值班進行查物驗證消毒。上半年來全縣開展屠宰檢疫牛肉2284頭,豬肉38931頭,羊肉410只,檢出病害肉49頭?;钚笄輽z疫:牛5860頭,豬42992頭,禽91000只;產地檢疫牛3230頭,豬36193頭,家禽31470只;出縣境檢疫牛5863頭,豬11896頭。屠宰場屠宰動物產地檢疫證的持證率達100%。江橋、*兩個檢查站1-6月止共檢查車輛893輛,其中檢查拉牛車輛66車630頭,(無證返回9車157頭);檢查豬784車42329頭,檢查雞43車4310只。有效地杜絕了動物疫病在我縣的傳播流行。動物執法方面:規范執法,文明執法,無一起動物防疫監督“三亂”行為發生,無一起行政訴訟案件發生。
4、加強h1n1流感疫情防控。根據*市農業局《關于成立*市防控人感染豬流感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市畜牧獸醫局《關于轉發省農業廳關于加強豬流感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和《轉發省農業廳關于做好防控a(h1n1)型流感疫情有關信息報送工作的通知》,*縣畜牧獸醫局及時招開相關會議,對防控人感染豬流感工作作了布置和安排:一是及時成立以畜牧局局長為組長,疫控中心主任、監督所所長為副組長,相關人員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二是做好應急物質的貯備和建立防控豬流感應急預備隊。三是及時招開防控工作會議,布置和安排工作,并制定出*縣防控a(h1n1)型流感疫情工作方案下發。三是及時將情況通報到各鄉鎮,做好值班安排,迅速開展疫情排查和監控工作。經排查*縣無疫情情況。
5、肉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肉食品是城鄉居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為進一步確保我縣肉食品安全,今年上半年我縣開展了以確保肉食品安全為目標的專項整治行動。根據普牧[20*]90號《關于轉發云南省農業廳關于印發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結合我縣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縣畜牧獸醫局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和《*縣畜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縣畜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人員和責任人,使專項整治工作落到實處,取得了實效。一是積極開展了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活動,建立了非法食品添加物和不合格添加劑快速追查溯源機制和長效管理機制。通過法律宣傳、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規范養殖場養殖行為,建立養殖檔案、加強畜產品產地、流通、屠宰環節監管等措施確保消費者食品安全。二是積極開展了以“瘦肉精”等違禁藥品專項整治行動。為進一步做好飼料質量安全執法年行動的各項工作,切實保障養殖產品安全,杜絕“瘦肉精”向反芻動物蔓延,我們周密部署,從源頭上抓監管,加大對養殖戶用藥、用料的安全檢查,對我縣的養殖大戶進行檢查,檢查違禁藥品使用情況。重點檢查養殖環節使用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禁用獸藥和蘇丹紅等化學物質行為,現場抽查藥品倉庫和飼料倉庫是否有違禁藥品和污染飼料,規范養殖戶用藥行為。檢查養殖大戶32戶(次),監督檢查中規模養殖戶豬瘟、口蹄疫、豬藍耳病疫苗注射率達100%。監督檢查中沒有發現使用違禁藥品。同時在檢查時加大宣傳,告知廣大養殖戶關于人食用含有“瘦肉精”食品的危害,杜絕使用“瘦肉精”,達到較好的宣傳效果。
(五)加強獸藥、飼料的監督管理,確保獸用藥品安全。
依照《云南省農業廳辦公室關于轉發農業部辦公廳蜂用獸藥治理行動方案有關文件的通知》(云農辦牧字[2009]85號)、農業部辦公廳農辦醫[20*]48號文件和云農明傳電字[2009]2號及《*市2009年獸藥市場專項整治方案》、*市畜牧獸醫局普牧[2009]5號文件通知的要求,制訂了《*縣2009年獸藥市場專項整治方案》。積極開展了獸用麻黃堿注射液調查,2009年1月對*縣城區和*重點獸藥經營市場和部分養殖場(戶)進行調查。調查縣城區、*鎮2個重點獸藥經營市場,14戶獸藥經營戶、5戶規模養豬戶、8戶養雞戶。在檢查中目前*市場上和使用環節沒有發現獸用麻黃堿注射液的經營銷售和使用,同時沒有發現非法生產和經營事件。2009年4月至6月,對*、*鄉、*鄉、*鄉、*鄉、*鄉、*鎮、*鄉等8個鄉鎮的獸藥、飼料市場進行了檢查,重點查處無證經營獸藥、飼料和假冒偽劣、違禁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檢查獸藥經營戶32戶,飼料經營戶56戶,抽檢獸藥22個品種,飼料15個品種,牲畜尿液30頭份,出動執法人員92人(次),車輛25輛(次),檢查過程中,查處經營過期飼料經營戶7戶,處理過期飼料520公斤,并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無證經營獸藥3戶,收繳獸藥489袋,并下發了當場處罰決定書;查處經營假劣獸藥4戶,收繳假劣獸藥238袋,并下發當場處罰決定書;沒有發現經營、使用“瘦肉精”事件,也沒有發現經營蜂用獸藥的經營戶。
(六)扎實推進畜牧業生產各項科技措施,以點帶面抓好示范
1、品種改良。上半完成豬品種改良1.91萬窩,其中豬人工受精1.42萬窩;完成牛凍精改良配種416頭,其中摩拉水牛凍精配種112頭,產犢牛271頭,其中產水牛犢68頭。
2、加大青貯、氨化飼料推廣力度。上半年加工青貯飼料9121噸,氨化飼料4687噸。
3、引進高產優質牧草,積極推廣農田地種植牧草。上半年完成種草1230畝。
4、開展科技培訓52期3020人次,主要開展了人工種草、青貯氨化飼料制作、疫病防治、牛豬人工授精技術培訓、畜禽養殖實用技術推廣、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等培訓,發放培訓資料1500余份。
五、抓改革,建立健全畜牧獸醫管理體制。
為建立科學、統一、規范、透明、高效的畜牧獸醫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強化基層動物防疫體系,提高畜牧獸醫管理機構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按照有關文件精神,于4月畜牧獸醫體制改革到位。撤銷縣畜牧獸醫中心,組建3個股所級事業單位,動物衛生監督所編制22名(含兩個檢查站)、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7名、畜牧工作站7名,人員已分設劃開。鄉鎮畜牧獸醫人員管理職能從原農業工作站中劃出,單獨設立鄉鎮畜牧獸醫工作站,人員、工資、公務費等歸縣畜牧獸醫局管理,編制85名。全局設3個股室和動物衛生監督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畜牧工作站及20個鄉鎮畜牧獸醫工作站,全員編制126人。
六、存在的問題
前兩季度我縣的畜牧獸醫工作也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我縣邊境線長,重大疫情防控困難大、任務重,重大動物疫情潛在威脅依然存在。
2、畜產品結構方面,豬雞肉產品比重較大,牛羊肉產品比重較低,草食動物發展滯后,雖然我縣大牲畜存欄量大,但是配套服務有待迅速完善。畜產品加工方面,龍頭加工企業少且實力和品牌效應不強,對畜牧業的帶動力不足。畜牧業生產與加工、經銷聯系不緊密,養殖企業往往只能控制生產環節,獲取生產環節的微薄利潤,而營銷環節則依賴于經銷商,出售的畜產品價格往往受經銷商的控制,經營環節與生產環節利潤不成比例。
七、下步的工作打算
我們將以增加畜禽產品的有效供給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科技進步為手段,努力實現畜牧業經濟體制和增長方式的戰略轉變,實現畜牧業的全面發展。
1、以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為重點,確保畜產品安全。進一步抓好秋季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做到全面免疫,提高免疫密度,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防止重大動物疫情的發生。加強重點地區、重點部位、重點場所的疫情監測和強制性免疫工作,嚴格執行疫情報告制度,及時掌握動物疫病流行動態,確保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密度達到100%。
2、穩定和強化動物防疫體系,加強對村級防疫員隊伍的組織領導,加大村級防疫員的培訓。
3、抓好畜牧產業發展,加大畜牧技術推廣力度。一是進一步加強科技示范戶的建設,推廣標準化生產模式,建立畜牧科技示范樣板,提高畜禽養殖的科技含量。二是進一步深入開展技術培訓,送科技下鄉,提高養殖戶的技術水平,提高經濟效益。三是加大種草養畜推廣力度,全面提升畜牧業生產水平。
4、認真貫徹落實好各項惠農政策和資金工作。認真落實好中央及省市各項惠農政策、資金的發放工作,精心組織、強化措施,確保能繁母豬補貼、母豬保險等惠農政策落到實處,促進我縣畜牧業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