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全鄉各級基層黨組織創先爭優總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全鄉各級基層黨組織創先爭優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全鄉各級基層黨組織創先爭優總結

          4月中央部署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來,全鄉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按照“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加強基層組織”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生態名鄉、農業富鄉、和諧安鄉”這一戰略目標,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履職盡責創先進、立足崗位爭優秀,服務發展、服務社會、服務群眾,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精心組織,全面發動,創先爭優活動氛圍濃厚

          為了深入開展好創先爭優活動,我鄉將創先爭優工作作為鄉黨委的重點工作來抓。

          (一)設立組織機構。成立了以鄉黨委書記為組長,黨委副書記和黨政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先爭優活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創先爭優活動的指導協調、督辦檢查、宣傳和日常工作。各村(居)支部書記、各個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為創先爭優活動第一責任人,具體負責創先爭優活動的全面工作,并對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檢查督促,及時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活動收到實效。

          (二)廣泛宣傳動員。鄉黨委、政府多次召開機關干部會議、各個支部會議,及時全面地傳達了縣上召開的創先爭優活動會議精神,使全鄉黨員干部明確創先爭優活動的要求、標準、方法步驟和主要措施,營造良好氛圍,使全鄉黨員干部自覺投入到活動中來。

          (三)制定活動方案。根據縣創先爭優指導小組下發的實施方案,鄉黨委及時研究制定和下發了《鄉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實施方案》。全鄉黨員干部根據活動實施方案,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都分別對如何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作了打算。

          二、緊扣中心,統籌結合,創先爭優活動深入推進

          (一)將創先爭優與推進全鄉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深入實施特色產業強鄉工程,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著力茶葉、水果(蜜梨、板栗、紅朱柿、楊梅、迎慶桃)、野放雞三大特色產業。以土地流轉為突破口,積極引進工商資本,壯大產業規模。促進其他產業均衡發展。加強農副產品的有機認證工作,引進無患子、藍莓種植等新型經濟作物,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建設農產品交易市場,有效解決農產品儲藏、銷售的難題。

          (二)將創先爭優與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相結合。把鞏固清潔家園成果、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休閑產業作為“十二五”三大重點課題,開展克難攻堅行動。在清潔家園建設上,進一步完善垃圾源分頭分類處理模式,建立健全長效保潔機制。落實建筑垃圾就地填埋,健全督查機制,開展清潔示范村、示范戶和無垃圾村等評選活動,強化全民生態意識,確保清潔家園不留死角。在美麗鄉村建設上,邀請省林科院編制了《鄉鄉村休閑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打造觀光園區、農產品培育基地與傳統鄉土風情相結合的特色生態旅游模式。成功舉辦了兩屆山梨文化節和山柿文化節,打響了農村休閑旅游、生態采摘游的品牌,以節興旅,以旅富民。

          (三)將創先爭優與化解社會矛盾相結合。要求各位黨員干部廣泛深入群眾,了解村情民情,排摸社會矛盾。同時,以實現“三個無”(無進京非正常訪、無進京赴省重復集體訪、無中央、省交辦信訪積案)為目標,開展大接訪、化積案活動。班子成員做到隨時接待群眾來訪,黨政主要領導原則上確定每周二坐班接訪。完善落實重點疑難信訪積案領導包案制度,對排摸出來的疑難信訪案件,逐一落實領導干部包干解決,包案件調查、包解決問題、包教育疏導、包案結事了、包穩控管理。做到干部主動約訪重點案件對象戶,經常進村入戶下訪,及時發現矛盾糾紛,最大限度地把問題解決在基層。

          (四)將創先爭優與夯實基層基礎相結合。落實“七個一”制度,幫助理清發展思路。每位班子成員每人聯系一個行政村,每年參加一次聯系村的黨組織生活會;開展一次民主懇談活動,舉行一次縣黨代會和縣“兩會”精神政策形勢課或黨課;撰寫一篇民情日記;落實一件實事項目;聯系幫扶一名以上困難群眾。與聯系村干部群眾就今后幾年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創建美麗鄉村等方面進行研討,幫助村內理清發展思路。全程督促指導,夯實基層組織基礎。每位班子成員都參加了聯系村級黨組織群眾滿意度測評會,并對測評及分類定級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對測評滿意度不高,分類定級等次低的村或不合格黨員進行幫助指導。

          (五)將創先爭優與優化服務提升效能相結合。落實“三聯一對接”,深化“服務企業、服務基層”專項行動。各個班子成員都切實增強服務意識,發揮職能優勢,落實“效能提速、服務跨越發展”各項措施,優化發展軟環境。深入開展“聯片聯村聯戶”活動,深化“一戶一策一干部”制度。同時,做好與省、市、縣結對部門的對接工作,把上級幫扶單位對鄉里的支持落實到位,進一步擴大“雙服務”效果。抓住教育、制度、監督三個重點,強化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建立健全中心組理論學習和領導干部述學、評學、督學等制度。依托干部論壇、網絡學習城、專業培訓等陣地,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學習教育。深入推廣“文建明工作法”,加強鄉領導班子建設,健全鄉黨委科學化運行機制。利用村情民意周報告制度,民主評議制度和“駐村百曉”考評制度,引導和督促黨員干部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崗位做起,比學習、比工作、比貢獻,爭創一流業績、爭當時代先鋒,不斷提升執行力。

          三、公開承諾,加強監督,創先爭優活動成效明顯

          鄉黨委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列出2-4個群眾最急需解決的事項進行公開承諾,承諾事項做到具體、量化、階段性目標明確。成立了以鄉紀委和組織辦為主體的承諾事項和重點工作督查組,定期進行督查,確保創先爭優活動不走過場,不流形式,承諾事項如期完成,取信于民。二年多來,在創先爭優活動的引領下,鄉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顯著成效,先后榮獲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級生態鄉、省級興林富民示范鄉等榮譽稱號。

          (一)以農戶增收為核心,實現農業產業多元發展。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優勢,以土地流轉為突破口,積極引進資本,壯大產業規模,大力發展“山彎經濟”,初步形成了“一彎一特色”的鏈條產業。引進了新農業休閑觀光園區在里良村落戶,完成土地流轉1000畝;引進國家級的珍稀植物培育示范園區,在無相岙落戶,種植紅豆杉成品苗500畝;大力推進種養殖并重的循環經濟,養殖大戶葛其祥在布坑承包山地500畝,形成“蚯蚓-野放雞-紅豆杉”的綠色循環種養殖模式。成立了鄉農業產業協會,成功舉辦了早茶節、柿文化節,茶葉、柿等農副產品的市場知名度進一步提升。

          (二)以綠色人居為支撐,推動生態環境優化發展。在“門前三包、統一收集、集中分撿、生態處理”運行機制的基礎上,以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為目標,創造性地提出了垃圾的源頭分類,區別投放。根據農村山地特點,倡導按照“低洼地填埋建筑垃圾-覆蓋土壤-土地再利用”的模式處理建筑垃圾,實現土地的循環、重復利用。健全清潔家園考核機制。鄉政府督查組對全鄉17個行政村每周定片進行一次小檢查,每月不定時進行一次突擊大檢查,重點檢查動態保潔、衛生死角清理、公廁打掃、河道清理等情況,并將考核結果用督查通報的形式下發到各個行政村,同時督查結果和村主要干部業績考核相掛鉤,與保潔員待遇、村衛生保潔費相掛鉤。有效增強村民參加“清潔家園”行動的積極性,深化“清潔家園”行動的持續長效性。

          (三)以城鄉統籌為理念,實現基礎設施較快發展。有序開展農房改造工程,崔一村第一期的20套排屋已基本結頂,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的村辦公大樓目前也已基本完工;崔一跨溪大橋順利建成通車。逐步完善污水處理系統,完成崔三、崔四村3000米排污管網建設,生活污水處理率將達到80%。完成5村的飲用水工程建設并落實了長效管理措施。切實做好水利工作,投資11萬元的迪石岙山塘水庫加固工作已完成;野豬淄水庫加固工作的前期測量設計已完成;龍坑水廠項目已投資15萬元,基本完成前期的政策處理工作。完成14個村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百鄉和汛”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的一致肯定。穩步推進其他涉農工作,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完成灌溉渠道3000米,機耕路2000米,堰壩4座。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切實抓好下山移民工作,落實下山移民75戶225人。完成崔一下山頭自然村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和18畝土地復墾項目。完成春季植樹造林1350畝,生態公益林總面積為31992畝,生態環境更加優美。

          (四)以幸福民生為目標,保持社會事業穩定發展。以利民為本,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加強人口與計生工作“雙基”工作程,嚴打“兩非”行為,嚴格控制違法生育,計劃生育率達90%。重視鄉衛生院建設,完成鄉衛生院前期征地工作,做好重大疫情防控,扎實推進新農合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覆蓋面達到100%,參保率達到了96﹪以上。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鄉村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全面推進,群眾辦事更加方便。以惠民為先,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通過座談、走訪的形式,對全鄉低保對象重新進行調整,做好低保對象的提標工作,全鄉共有低保200戶、五保26戶,共422人。農村低保從原來的每月110元的標準調高到每月138元。惠農政策力度繼續加大,累計發放種糧補貼49.3萬元,良種補貼11.3萬元,油菜補貼0.8萬元;繼續加大對合作社以及種養殖大戶的扶持力度,累計補貼1.6萬元;做好農資補貼、家電下鄉補貼、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基礎養老金發放等。

          (五)以安民樂民為根本,平安建設深入推進。堅持領導接訪制和鄉村隊三級負責制,采取早排查、早介入、早解決的工作機制,從源頭上找原因、重梳理、化矛盾。健全綜治工作中心各項制度,調整充實民調、治保人員,制定鄉、村兩級各類應急預案,積極應對突發性事件。強化社區矯正,落實幫教措施,減少預防犯罪。加強森林防火的巡查力度,尤其是加強對重點人群和重點地塊的管理,全年無森林火警火災發生。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和食品安全責任制,加強監管力度。持續開展農村消防、水庫、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特別是礦點的安全,做到安全防范抓,杜絕重大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我鄉各項工作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現是:一是有些部門創先爭優活動與當前工作結合得還不夠緊密,以活動促進工作的力度還不夠大,成效還不夠明顯;二是有的黨員干部產生了松懈、厭倦情緒,投入精力不夠多,服務群眾還不夠到位等。但是,我們相信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創先爭優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指導與幫助下,只要我們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領會創先爭優工作精神,不斷加大創先爭優工作力度,深入群眾、服務群眾,爭取把我鄉建設成為創先爭優先進鄉鎮,為建設“生態、活力、和諧”服務。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