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未成年人保護半年要點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建設、服務、創新、發展”的工作理念,切實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不斷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的穩定和諧做出貢獻。
工作任務:健全基層未委會組織,逐步完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機制。不斷深化對青少年的道德素質教育和法制教育,廣泛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和法制實踐活動,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大力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積極開展未成年保護工作的研究,不斷增強各項工作的科學性和前瞻性,努力構建以項目化為龍頭、以信息化為紐帶、以法制化為保障、以社會化為平臺的可持續發展的工作機制。
一、健全組織,完善制度,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
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是一項涉及到社會、學校、家庭的系統工程,要盡快建立起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各部門齊抓共管的長效工作機制,努力構建并完善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工作網絡,盡快建立起委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信息通報制度、青少年案件跟蹤調查制度等一系列工作機制,加強統一領導,健全人員配置,制定總體規劃,落實責任制度,做到綜合治理、齊抓共管,確保工作逐層落實。
二、加強教育引導,不斷深化對青少年的道德素質教育和法制教育。
1、加強學校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要加強學校法制教育,充分發揮學校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基礎性、主渠道作用。要將法制教育納入教學大綱,在做到“課時、師資、陣地、考核”四落實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學校法制教育不斷向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
2、大力推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要進一步加強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積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加強對家長、中小學團隊工作者、青少年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輔導和培訓,糾正青少年在認識、行動上出現的偏差。另外,抓好青春期教育,幫助青少年安全度過身心發展的“危險期”。
3、繼續做好法制校長工作。
進一步深化“獻愛心普法育新人、同攜手共建文明校”活動,不斷完善法制校長工作制度,加強法制校長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法制校長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認真履行法制校長的職責和義務。健全法制校長監督考評機制,加大對法制校長的考核力度,07年我們將組織開展法制校長公開課觀摩活動和評議法制校長活動,以進一步提高法制校長的授課水平。
4、創新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形式,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要堅持把日常法制宣傳和集中法制宣傳緊密結合起來,綜合運用報刊、廣播、網絡等多種傳媒,不斷豐富法制宣傳教育的載體,加大社會宣傳力度,擴大教育的覆蓋面,在全社會營造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法治環境。要通過組織青少年觀看未成年人法制教育電視專題系列片,邀請市里有關專家為法制校長和青年思想工作者進行未成年保護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有關知識講座,在學校、社區開展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例分析、報告會、巡回展示等形式,增強法制教育的直觀性,增強法制教育實際效果。
三、切實加大社區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力度,積極推進社區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開展
1、大力推進社區青少年法制教育陣地建設。
要進一步發揮社區法律學校的作用,并依托“青少年法律學校”等法制教育陣地,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和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把這些陣地作為面向未成年人開展宣傳、教育、引導工作的重要載體。
2、要切實將社區預防計劃落到實處。
要按照《*區青少年違法犯罪社區預防計劃》要求,充分認識實施預防計劃的重要意義,明確工作目標,進一步深化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組織建設、機制建設、陣地建設和隊伍建設。通過監督考核、“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區”創建等途徑以點帶面地推動“青少年違法犯罪社區預防計劃”在全區地實施,努力形成社會廣泛參與、各方面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3、積極推進社區文化建設,豐富未成年人業余精神文化生活。
要以“社區青年文化節”、“青年文明社區大家樂”等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球類運動、棋類競賽、文藝演出等社區群眾性文體活動,滿足青少年的休閑娛樂需求,豐富青少年的業余文化生活。要加強學校和社區的溝通和聯系,通過社區、學校聯系卡等方式,建立社區與學校的溝通反饋機制,加強對青少年的正面引導,不斷完善青少年參與社區活動的激勵機制,調動社區青少年參與社會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大力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
1、加強普法宣傳,營造全社會關心愛護青少年的良好氛圍。
結合“三下鄉”、“四五普法”、“禁毒日”等契機,開展形式多樣的青少年法制宣傳活動,深入村鎮、學校、社區宣傳“兩法一條例”等有關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規知識,提高廣大居民特別是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呼吁全社會關心、關注青少年問題。
2、深入開展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創建活動。
要繼續深化創建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活動,落實《青少年維權崗創建活動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創建活動的申報、監督、檢查、考核和激勵機制。要積極拓展創建領域,在檢察院、法院、司法等系統開展優秀青少年維權崗表彰活動,使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創建工作不斷向基層、向社會延伸,提高工作覆蓋面。
3、加強對學校及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
要切實將學校及周邊環境治理工作納入基層平安創建目標管理體系,加強對學校周邊環境的綜合整治,建立工作的長效機制,建立整治臺帳,切實解決校園及周邊突出的治安問題,為青少年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門要加大對校園周邊和全區文化市場的監督力度,加強對出售、出租、傳播淫穢、色情、兇殺、暴力、賭博、封建迷信等音像圖書游戲軟件和網吧等文化制品和場所的管理,堅決鏟除校園周邊的黃賭毒等丑惡現象,有效凈化校園環境。
4、開展禁毒教育、預防艾滋病教育和網絡安全教育,增強青少年自我防范能力。
繼續開展“為了明天——青少年遠離”主題教育活動。以加強對青少年新型預防宣傳教育為重點,積極推進青少年遠離參與式培訓,以團干部、法制校長、社區工作者為主體,培訓一批骨干師資隊伍,使青少年預防教育工作逐步走上科學化、日常化和規范化的軌道。利用今年《艾滋病防治條例》頒布實施的有力契機,深化“青春紅絲帶行動”,通過開展以學習貫徹《艾滋病防治條例》為主線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重點做好進城務工青年、社區閑散青少年等高危群體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青少年預防艾滋病的認識。
5、多辦實事,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幫助。加強對貧困家庭中小學生和流動人口子女的幫扶力度,一方面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另一方面通過希望工程*區工作站及社會各界的力量幫助貧困學生和外地農民工子女,切實解決他們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