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加強依法行政管理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09年,我縣依法行政工作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完善體制機制和加強隊伍建設為基礎,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為著力點,以加強行政復議工作為重點,為我縣保增長、促穩定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重點要抓好以下五項工作:
一、增強法治意識,提高人員素質,加快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一)樹立執法為民的法治理念。各鄉鎮(街道)、縣政府各部門都要牢固樹立關注民生、執法為民的理念,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群眾意識和服務意識,善于從改革、發展與穩定的大局來謀劃依法行政工作,切實增強行政執法的人性化和公正執法的自覺性,實現好、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二)深入貫徹落實《綱要》和《決定》。各鄉鎮(街道)、縣政府各部門要根據各自的職責,明確工作任務,突出工作重點,抓好《綱要》、《決定》中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要以《綱要》頒布實施5周年和“12.4”法制宣傳日以及《決定》、《行政許可法》、《行政復議法》等實施紀念日為契機,充分利用網站、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開展集中宣傳,努力營造依法行政工作的良好社會基礎。
(三)加大學習培訓的力度。要根據《決定》的要求,建立健全領導干部法律知識考試(考核)制度,完善培訓工作體系,明確培訓內容和考試標準;要整合初任公務員培訓、行政執法人員培訓等活動,豐富培訓內容,突出對行政執法基礎理論、專業法等知識的培訓,努力提高培訓效果,切實增強法治意識。
二、注重管理創新,提高服務水平,促進政府職能轉變
(一)完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建立健全重大行政決策前的合法性論證制度、聽證制度、行政決策公開制度,進一步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定相結合的行政決策機制;充分發揮縣政府法律咨詢機構在全縣經濟發展、城市規劃管理、公共服務、民主法治等重大決策中的咨詢論證作用;強化行政決策監督和責任追究,建立政府決策跟蹤反饋和評估制度,把決策事項的執行情況納入政府績效評估考核體系,依法落實決策責任,推進依法、科學、民主決策。
(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擴權強縣改革工作會議精神,確保下放權限的事項能實施到位、運行平穩。以《行政許可法》頒布實施5周年為契機,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審批環節,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充分利用網絡服務平臺,擴大行政服務中心的公共服務功能;加快行政許可配套制度建設,積極開展部門內設機構行政許可職能歸并工作,簡化和規范審批程序,努力建立行政許可“一頭對外”機制;完善電子監察系統功能,加強對行政審批的監督和管理,促進和完善執法與審批管理的協調配合機制。
(三)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要進一步整合政府信息資源,規范主動公開信息、依申請公開信息和不予公開信息的界定標準和程序;深化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編制工作,完善政務信息資源分級目錄體系;不斷完善政府門戶網站,增強網上查詢、咨詢、投訴和網上審批服務功能,努力實現信息共享,提高辦事效率,方便人民群眾。
(四)深化規范行政裁量權工作。對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有裁量幅度的處罰條款,要清理依據、完善標準、規范程序,具體裁量基準要以文件形式通過網站、報刊等途徑向社會公布,接受群眾監督。認真執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深化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工作的意見》(龍政辦發〔2009〕36號),要在增強行政執法文書的說理性上下工夫,嚴格實行法制審核和行政先例制度,促使行政執法人員審慎行使行政裁量權,減少行政裁量的隨意性。有條件的部門要探索開展行政許可自由裁量權的規范工作。
(五)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工作。要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制定規范性文件,把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規范市場運行秩序、推進城市化進程、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等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和熱點問題作為重點,制定切合實際的規范性文件。堅持規范性文件的前置法律審核制度,嚴格執行規范性文件每兩年清理一次的制度,清理后要向社會公布繼續有效、廢止和失效的規范性文件目錄。
三、加強行政復議,提高政府公信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一)高度重視行政復議工作。要進一步暢通行政復議渠道。加大對《行政復議法》和《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的宣傳力度,引導群眾通過行政復議渠道尋求權利救濟。不斷改進案件審理方式,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案件辦理的新路子,提高案件辦理質量,推行行政復議聽證審理方式,建立健全行政復議和解調解工作機制、行政復議決定備案制度和行政復議案件要情專報制度。要注重信訪、復議、訴訟工作的相互銜接,逐步建立起通過信訪發現行政爭議、通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解決行政爭議的良好格局。要進一步健全行政復議工作機構,重視行政復議人員能力素質的培養,認真研究和解決行政復議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二)認真做好行政應訴工作。要認真落實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制度,對本機關當年發生的第一起案件,行政首長應當出庭應訴;行政機關要自覺履行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和裁定,對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議應當在60日內作出處理并反饋;建立健全行政應訴案件情況報告制度。
(三)加強信訪工作。要進一步規范信訪程序,維護信訪秩序,落實信訪責任,依法、及時、有效地解決好人民群眾的信訪問題,依法化解矛盾糾紛,切實解決人民群眾通過信訪舉報反映的問題,維護社會穩定。要加強行政復議與信訪的相互銜接、分工協作,對屬于行政復議范圍的信訪事項,要積極引導其通過行政復議渠道依法及時予以解決。
四、強化監督檢查,提高綜合效應,促進依法廉潔行政
(一)深入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各行政執法部門要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立、改、廢情況,及時修改完善相關制度并重新公布。探索建立公眾參與行政執法評議考核的渠道,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評議考核制。嚴格落實《衢州市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辦法(試行)》,進一步健全和落實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機制,建立行政執法責任追究的聯動機制,加強與紀檢監察部門的協作,強化行政執法錯案責任追究力度。
(二)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司法監督。自覺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監督和法律監督,向其報告工作,接受質詢,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議案,依法向人大常委會報備規范性文件。自覺接受政協及派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政協委員提案和建議,虛心聽取其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法院依照《行政訴訟法》對行政機關實行的監督。嚴格履行法院生效的裁定、判決,定期研究司法實踐中反映出的共性問題,改進行政執法工作。
(三)加強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加大對政府投資項目的監管力度,做到行政權力運行到哪里,監督就落實到哪里;財政資金運用到哪里,審計就跟進到哪里。監察部門要加強對行政執法部門的行政監察和對行政執法錯案相關責任人的查處;審計部門要加強對行政執法機關的財務審計和相關負責人任期內和離任時的專項審計。各鄉鎮(街道)、縣政府各部門要積極支持和配合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機關的工作,自覺執行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機關的監督決定。
(四)加大層級監督力度。進一步完善行政層級監督機制,實行行政首長問責制,完善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執法監督和業務指導。要加強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工作,各鄉鎮(街道)、縣政府各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后要按規定報縣政府備案。要繼續開展行政執法監督檢查,開展對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情況的監督檢查。
(五)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要依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行政行為實施監督的權利,積極拓寬監督渠道,完善監督機制,暢通民意反映渠道,進一步加強“縣長信箱”、“局長信箱”、“機關效能110”等平臺建設,虛心接受群眾監督,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實施監督創造條件。要高度重視新聞輿論監督,對新聞媒體反映的問題要認真調查、核實,并依法及時作出處理。
五、注重調查研究,提高謀事能力,充分發揮政府法制機構的應有作用
(一)加強法制隊伍建設。要進一步加強法制機構隊伍建設,培養一批“想謀事、會謀事、謀成事”的法制干部,切實發揮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參謀、助手和法律顧問作用。縣、鄉兩級財政要積極支持依法行政工作,將依法行政工作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確保各項工作正常開展。要加強對基層政府依法行政情況的調查研究,探索鄉(鎮)政府設立法制機構的做法,深入推進基層政府依法行政工作。
(二)著力做好法律服務工作。要充分發揮法律咨詢機構的作用,進一步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規范工作內容,創新工作方式,拓展服務領域,積極參與政府各類涉法事務的協調、處理,依法妥善解決各類矛盾糾紛,為政府行政決策、規范行政行為等提供法律服務。要圍繞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時組織開展調查研究,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措施和建議。
(三)完善依法行政報告制度。各鄉鎮(街道)每年要向本級人大和縣政府報告本地區推進依法行政的進展情況、主要成效、突出問題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縣政府各部門每年要向縣政府報告推進依法行政的情況。
(四)強化信息調研工作。要高度重視信息工作,充分利用信息簡報、專報等形式,收集、報送推進依法行政工作中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為領導決策提供服務。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社會中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組織開展依法行政理論研討會、法治建設征文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