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街道辦工作打算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街道辦工作打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街道辦工作打算

          2020年,街道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爭當行動派,力促大變樣”為總體目標,全面推行“一線工作法”,推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穩步發展,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2020年工作總結

          (一)黨的建設“多點開花”

          1.黨建“三化”工作成效卓著。截止到今年7月中旬,各管理處、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已全部高標準建成,其中王坑管理處、送橋管理處和虎山社區已經成為街道黨建“三化”工作示范點,在全市交叉檢查驗收中,我街道黨建“三化”工作排名全市第一。

          2.“黨建+”工作亮點紛呈。

          一是精心打造“黨建+頤養之家”。街道現有農村頤養之家8個,入“家”老人135名;城市頤養之家2個,入“家”老人84名。王坑管理處和望城管理處的頤養之家成為全市的示范點。鄭家、王坑、望城管理處頤養之家獲得全市“頤養之家”100強榮譽稱號。虎山社區頤養之家成為全市城市頤養之家示范點,10月市委書記、區委李虹書記蒞臨虎山社區頤養之家陪入“家”老人歡度“重陽節”,并點贊。虎山社區頤養之家喜迎萍鄉市民政局考察團、省委黨校課題調研組等前來觀摩學習、調研。

          二是“黨建+陽光村務”揚優成勢。王坑管理處“黨建+陽光村務”成為全市“陽光村務”的示范點及樣板。今年8月底,全市“陽光村務”現場推進會在街道召開,市委副書記帶領各鄉鎮(辦)鄉鎮長(主任)共65人到王坑管理處現場觀摩、集中交流討論。截止目前,王坑管理處共接待省內外參觀團7批次,分別是省委黨校、鷹潭市、貴州省遵義市、山東省成武縣、分宜縣湖澤鎮、仙女湖歐里鎮、界水鄉,推廣了“黨建+陽光村務”樣板。

          三是一線考核法“點亮”一線工作。我街道從“一線工作法”破題切入,制定“一線考核法”,輔之建立工作人員雙向選崗、設立干部之星、黃牌評選和先行獎勵等制度,有效破解部分基層干部磨洋工、打亂仗、大鍋飯等普遍性問題。通過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在一線考核干部,在一線落實工作,在一線解決問題,發揮了風向標作用,樹立了憑實績用干部的良好導向。

          (二)疫情防控常態推進

          在疫情防控中,街道首創“六個一”工作法,對部分單元實行全封閉隔離。“六個一”做法成效明顯,密切接觸者得到有效管控,沒有發生一例交叉感染,“六個一”被市委書記點贊并要求在全市推廣。為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建立“四個一”機制,確保轄區居民工作、防疫兩不誤。防“疫”工作得到了上級認可,也受到了群眾好評。

          (三)經濟發展穩步復蘇

          受疫情影響,截止9月份實現稅收入庫9324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320萬元;規上企業主營業業務收入5.98億元。共對接企業38家68人次,招商小分隊外出開展招商活動4次,考察企業8家,上報招商信息24條,新增進資項目3個,簽約項目3個,在談項目2個,1-10月總進資2.5億元。

          街道立足實情,以提升效益,盤活資產、實現保值增值為目的,對街道現有集體資產資源情況進行了全面摸底、登記、造冊,“兩資清理”工作在我區率先清零。通過本次清理,規范問題合同54份全部到位,追繳尾欠款25.52萬,收回資源面積149畝,年增收租金18.86萬,100%整改到位。《送橋管理處集體經濟“成長”記》被日報、學習強國平臺刊發。

          (四)項目建設卓有成效

          一是棚改工作取得成效。“五路一橋”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我街道對涉及4個村382戶20萬平方米的淳塘苑棚改項目綜合施策,發起強攻,6月28日在全市各街道率先實現棚改房屋征收清零。目前,淳塘苑安置房項目建設開工進展順利,作為市里第一批開工建設的棚改項目。二是安置分房和諧圓滿。街道拆遷鄭家管理處10個村小組1027戶村民房屋。經過4年的安置房建設,3個月的精心分房準備。5月31日,歷時9個小時的分房抽簽,3個安置小區1700套安置房圓滿順利完成分房,氣氛和諧,群眾顏笑!三是老上海風情街投入運營。老上海風情街位于公園內,占地面積50畝,總投資1.5億元,項目于2019年10月開工建設,今年9月完工并投入使用。老上海風情街打破了新鋼廠區附近無休閑娛樂區的歷史,方便、豐富了廠區居民生活。四是致力跨區域合作,助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根據區委、區政府部署,經開區要在鄭家管理處征地400畝建設一個物流中心,為支持全區經濟社會建設,街道高位推動,層層召開會議,組織精干力量全力推進征地工作,經過街道、管理處合力攻堅圓滿完成了400畝的征地工作。仙女湖區預在我轄區范圍內建設一個休閑“寬心小鎮”,涉及鄭家管理處400畝地的征收、拆遷等工作,為了支持仙女湖區建設,我街道、管理處干部盡銳出戰、凝心聚力,按節點完成了征地工作。

          (五)民生福祉不斷提升

          我街道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立足實情,為就業困難的貧困戶申請和設立了11個防疫臨時專崗,開發了9個公益性崗位。送橋管理處“曉康驛站”連續兩年獲評全市50強。截止到2020年10月,我街道共有貧困戶49戶118人,已全部脫貧,其中歷年脫貧44戶110人,2020年脫貧5戶8人。

          (六)民生工程有序推進

          1.老舊小區改造。投資2600萬的鋼絲廠社區老舊小區改造進展順利,預計明年年初完工,涉及1294戶,改造工程包括雨污水管道、停車設施、環衛設施、綠化、道路、外墻等。

          2.農貿市場改造。我街道客觀面對農貿市場多年留下來的安全隱患,實事求是地溝通支持,在頂住影響施工進度的壓力下,聘請專業維修加固公司,對農貿市場19根開裂牛腿加固,加班加點趕進度,并常態化現場監督施工進度及質量。小區農貿市場改造順利,作為今年第一批回遷使用的智慧農貿市場,其改造速度快、質量好,獲副市長徐文泊點贊。

          二、存在的困難、問題及原因

          一是整個片區老齡化嚴重,人口結構不合理,社會負擔重。

          二是轄區教育資源配套有缺陷,無優質的、新的義務教育學校,特別是小學資源嚴重缺失,大量適齡兒童上小學極為不便。

          三是安置小區難管理的問題,村民不交物業費,安置房也無維修基金,難以進駐物業,導致小區難以管理。

          四是村級集體經濟難以發展,沒地、沒山、無載體,光靠店面,可預見收入,無成長性及可持續性。

          五是地處城鄉結合部、半農半城鎮,維穩、矛盾調解壓力大,農民身份居民化,穩就業壓力大。

          三、2021年工作打算

          為了做好下一年的工作,要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堅決落實“六保”任務,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確保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一)持之以恒促進經濟發展。一要努力做好“三爭”工作。搶抓機遇,爭資金、爭項目、爭政策,進一步抓好項目挖掘、梳理工作,獲取信息、掌握形勢,爭取支持。大力幫扶屬地企業。全面落實好企業幫扶的各類政策,優化服務。以“百丈峰會-企業大家談”為抓手,強化企業精準幫扶,幫助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實際問題。二要全力抓好招商引資。加大對接服務好新鋼公司、經濟開發區、仙女湖管委會三大發展平臺力度,依托平臺優勢,做好招商工作,努力讓更多的非鋼企業落戶辦。創新招商方式,注重發揮威力吊裝、中冶環保等現有企業,以商招商,吸引更多“渝郎”返鄉創業,吸納更多就業。著力提升資產運營水平,盤活街道現有各類資產,充分發揮撬動作用,提升管理水平,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學習新經濟知識,形成新業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通力引進財稅收入,對轄區現有稅源進行‎摸底,對總部經濟稅源進行篩選,提升引稅質量。

          (二)持之以恒推進項目建設。繼續做好蒙華鐵路建設掃尾工作,做好支持新鋼公司三十條措施對接工作。在保障施工力度不減、速度不降的情況下,組織街道聘請的監理和部分村民代表,加強安置房施工質量監督,全力支持淳塘苑、德政苑、德華苑安居工程建設。

          (三)持之以恒加強城鄉管理。要穩步提升城鄉管理品質,做到科學化、精心化、可持續化。城中村、安置小區、商品房小區管理要因地制宜、分類治理。一是商業小區加強監督。14個商品房小區要力爭實現物業全覆蓋,加大對物業公司及業委會的監督和管理,讓其在陽光下運行。小區堅持可持續化管理,收支平衡,日清月結。二是安置小區加強管理。嚴格屬地管理,各管理處要管好“責任田”,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征地寶泰小區、華美小區等安置小區裝修問題,要嚴格執行“嚴禁十一條”規定,村民裝修嚴禁破壞現有房屋結構,嚴禁拆除承重墻體等。要盡快出臺小區物業管理辦法。三是城中村保證清潔。加強現有城中村管理,保證基本的環境衛生,以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為重點,對亂搭亂建等要堅決拆除。

          (四)持之以恒推進民生事業。進一步增進民生福祉。積極協調就近入學問題,力爭淳塘苑、寶泰小區等安置小區內村民能就近入學。“敲門嫂”志愿服務和“頤養之家”建設雙向發力,助推轄區助老服務走深走,讓轄區老人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強化意識服務,提升便民服務中心的服務質量,做到便民服務、微笑服務。對所有已經脫貧的貧困人口適時開展“回頭看”,防止脫貧人口再返貧,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改善居民日常環境。做好鋼絲廠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改善居住條件。各管理處(社區)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提升百姓獲得感和幸福感。

          (五)持之以恒維護和諧穩定。一要善于化解遺留問題。棚戶區改造及安置分房工作,要加強后續工作的跟進,化解矛盾、實事求是、科學合理,解決遺留問題。二要科學應對新問題。面對群眾的不理解,有定力、講政策、有魄力、敢擔當,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動權。三要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及環保工作。安全重于泰山,要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對轄區企業開展定期巡察和不定期抽查,以強有力措施查處、取締非法企業。對重大安全隱患實行掛牌督辦,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的現場監管和技術指導。加強環保工作的宣傳,教育引導群眾禁止焚燒垃圾、燃放鞭炮,對轄區內污染環境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