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2013上年總結及下年打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以來,我縣農業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農業部門的指導下,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央和省、市、縣農業工作會議的總體部署,克服了春旱及5.8特大洪澇災害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采取得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實,全縣農業農村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預計2013年全縣農業總產值19.6億元,同比增長7.6%;農村人均純收入7795.8元,同比增長15%。現將我縣2013年農業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農業生產穩步發展,主要農產品增產增收。
1、種植業:預計2013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25.5萬畝,同比增長3.64%,總產10.4萬噸,同比增長4.2%,其中,水稻面積19.9萬畝,同比增長1.71%,總產8.46萬噸,同比增長2.5%,玉米面積1.52萬畝,同比增長14.59%,總產4861噸,同比增長17.3%,大豆面積1.53萬畝,同比增長14.2%,總產4582噸,同比增長14.8%;花生面積11.16萬畝,同比增長3.54%,總產2.74萬噸,同比增長5%;水果面積4.72萬畝,同比增長6%,總產3.3萬噸,同比增長19.2%;蔬菜面積10.2萬畝,同比增長7.08%,總產16.1萬噸,同比增長9.6%。
2、畜牧業:預計2013年全縣生豬飼養量29.4萬頭,其中,出欄17.6萬頭,存欄量11.8萬頭,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7.5%和6.1%;家禽飼養量397.4萬只,其中,家禽出欄量287.9萬只,存欄量109.5萬只,同比分別增加7.78%和5.93%。
3、水產業:預計2013年全縣水產養殖總面積2.7萬畝,總產量為8281噸,比去年同期增長7.63%,其中優質魚產量占總產60%。
(二)農業產業化有了新進展。成功將我縣列為省新增5億斤糧食生產縣,完成了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申報工作,現代集團已形成5000畝的優質水稻基地。糧油高產創建成效顯著,制定了《2013年縣糧油高產創建活動工作方案》,早、晚造水稻萬畝高產示范片平均畝產為620.7公斤和580公斤,花生萬畝高產示范片平均畝產265公斤,通過了省、市糧油高產創建專家的驗收。爭取強農惠農資金2013.5萬元,其中,種糧補貼1490.4萬元,良種補貼390.1萬元,能繁母豬補貼133萬元。全縣農產品認證達23個,其中,有機食品17個,無公害食品4個,綠色食品2個。新增縣生態開發有限公司的鐵皮石斛、縣寶綠色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的五指毛桃、利民香菇專業合作社的香菇、縣泰享醬園食品廠的甜竹筍等4個有機食品。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58個,新組建10個。
(三)農業招商項目有了新發展。寶能華南大宗農產品交易中心已完成規劃設計方案,并列入2013年省重點預備項目,已落實征地協議1700多畝,農業科技園項目正在規劃中。旭日葡萄酒加工廠主體工程已完工,歐式酒莊即將建成。富然農科油茶觀賞園、油茶科技園、高產示范基地正在建設,已完成工程量70%。天雄茶葉有限公司已形成年茶葉加工能力50噸,茶青吞吐量250噸。市金果生態園農業休閑旅游配套項目餐飲部正式營業,住宿部正在規劃建設。富來亞投資農業觀光項目、國萃名貴花卉園項目正在選址和規劃。
(四)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有了新進展。今年以來,我縣大力開展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了度片5600畝的縣級基本農田保護區項項目,各600畝的糧食基礎能力建設項目,新蓮1000畝省人大議案項目,600畝農田整治等項目建設。2013年度7100畝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和2300畝的糧食基礎能力建設項目已順利完成招投標,總投資1070萬元,正在進場施工,明年3月底前可完工。成功申報了2012年度7000畝的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1萬畝縣級基本農田保護區項目和大橋1萬畝市級基本農田保護區項目也已完成實地測量。
(五)扶貧開發“雙到”工作有了新成效。今年以來,我縣進一步加強扶貧“雙到”工作舉措,共籌集扶貧資金約2229萬元,發展集體經濟項目10個。一是在貧困村建立了油茶、優質稻、有機蔬菜、毛竹、大棚香菇、果茶園、辣椒、姜、草珊瑚、靈芝等10個農業產業基地。二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前洞村鄭屋二村莊、瑤族村西坑村莊、青逕村茶頭村莊、江南村江頭村莊等四個村莊實施整村搬遷建設,共涉及農戶78戶,協助貧困戶解決建設用地、籌集資金難等實際問題,對貧困戶建房采取獎勵資金、水泥、紅磚等措施,目前,已完成貧困戶農房改建190戶,其余的正在建設中。完成村道硬底化建設7.1公里,解決飲水安全200戶,改善農田灌溉面積2962畝,村莊整治6宗。三是加強貧困村科技文化建設,積極開展“送戲下鄉”、“送書下鄉”、“送電影下鄉”等活動,建設文化衛生設施12宗。開展技能和轉移培訓3259人次,轉移就業1176人,納入低保676人,參加新農村合作醫療1428戶、5973人。預計今年底,貧困村平均集體經濟收入4.5萬元,貧困戶人均純收入4065元,13個省級貧困村、1346戶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六)農村財務管理有了新提高。制定出臺了《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資產管理實施方案》,對全縣1105個經濟合作社進行清產核資,預計12月底可全面完成發放經濟社證明書。爭取縣財政資金支持,為11個鎮(街道)經管站配備了新電腦和財務軟件等辦公設備,進一步加強我縣農村財務管理。成功將我縣列為省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示范縣,爭取了第一批財政獎補資金720萬元,目前,、等鎮的項目村正在申報和組織實施。結合村委換屆,對全縣109個村委會近3年來的財務收支情況及債權債務進行審計核查。同時,認真做好減輕農民負擔監控和土地糾紛調解工作,成功調解了15宗土地糾紛。
(七)農業科技推廣有了新進步。完成了《2013年國家級農用地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縣基層農技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縣水稻高產技術集成與示范》、《2013年省級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等項目的申報工作。完成了全國第九屆農交會、中國綠色食品2013廣州博覽會、2013()國際旅游文化節國際名優特農產品展銷準備工作。完善了基層農技站、畜牧獸醫水產站等體系建設,購買了電腦、辦公設施、摩托車、打印機等一批辦公設備。舉辦水稻、花生、果樹、茶葉等各種農業專業培訓班,聘請省市有關農業專家來我縣辦班,幫助解決農業生產技術難題。引進推廣了五優308、深優97125、深優9786、天優9802、T215優602、吉優華占、Y兩優7號、廣兩優821、汕油65、汕油52號、仲愷花4號、汕油48等一批新品種。測土配方施肥、“三控”施肥、水肥一體化、花生全膜覆蓋、土壤有機質提升、秸稈回田等新技術得到進一步推廣應用。新建沼氣池建設100口,安裝太陽能熱水器500多臺。
(八)農業安全監管工作得到新加強。一是利用集市、科技下鄉等活動加強農業法律法規宣傳與咨詢,宣傳農資辨假識假的方法。二是聯合工商、公安、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打擊了一批假冒偽劣農資和違法經營行為。三是繼續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豬藍耳病、口蹄疫、豬瘟及雞新城疫等畜禽免疫注射工作。今年家禽禽流感免疫397萬只,免疫率98.7%;豬瘟免疫29.4萬頭,免疫率99.7%;口蹄疫免疫29.4萬頭,免疫率99.7%;豬藍耳病28.58萬頭、免疫率93.5%;牛口蹄疫免疫6160頭、免疫率93.1%,羊口蹄疫1.48萬頭,免疫率98.7%;狂犬病免疫6800只;新城疫免疫148.0萬只,免疫率99%。四是認真抓好植物病蟲害防治,舉辦了病蟲害統防統治現場會,及時印發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通知等。五是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對生豬、蔬菜等主要農產品進行抽樣檢測,共抽檢2000多個蔬菜樣品,合格率達到96.2%以上,全年產地檢疫生豬11萬頭,屠宰檢疫生豬5.8萬頭,禽苗110萬只。同時,大力抓好農機宣傳培訓、辦照巡查工作,嚴厲查處違規上路行為,確保了我縣農業生產安全。
(九)漁政漁業資源管理得到新強化。爭取省漁政總隊20多萬元,新配備一艘漁政執法船,爭取柴油補貼資金17.1萬元。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省珠江禁漁期制度實施方案》等法律法規及文件要求,今年3月-5月,在我縣錦江流域成功開展禁漁工作,發放禁漁通告20份,宣傳資料500余份,取得明顯成效。大力開展非法捕撈專項整治行動,出動執法船100余次,執法人員400人次,檢查漁船76艘次。進一步規范水生時野生動物經營行為,對經營海鮮、河鮮等涉及野生動物場所進行了檢查,增強了經營者依法經營和保護水生動物意識。11月25日以“保護母親河,科學增殖,改善水生生態環境”為主題的冬季增殖放流活動,投放鳙魚、鰱魚、鯉魚等各類魚苗30萬尾,保障了漁業的健康發展。
(十)黨建、綜治、計生和檔案等工作上了新臺階。一是認真開展縣委中心組及局班子中心組理論學習,組織干部職工學習了全會精神、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組部換屆紀律以及中央、省、市、縣的各項重大方針、政策等。二是加強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管理,及時做好群眾的來信來訪,對農民反映的種子、農藥、土地承包等問題,迅速組織人員解決群眾反映問題,把問題化解在明芽狀態。三是認真開展計劃生育工作,積極組織我局育齡夫婦查環查孕,嚴格檔案管理和報表統計,協助掛點村落實好計生工作。四是認真做好文件資料的歸檔工作,較好地完成了2010年文件立卷歸檔工作。
二、存在問題
一年來,我縣的農業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縣委縣政府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生產成本越來越大,農民增收難度進一步加大;二是農業主導產業不夠突出,農業龍頭企業規模較小,帶動力不強;三是農業如何與旅游業緊密結合效果不明顯,農副產品深加工較薄弱;四是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仍較落后;五是土地流轉不夠快,不利于農業現代化發展。
三、工作打算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全會以及中央、省、市、縣農業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夯實農業基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做大特色農業,做強品牌農業,做優生態旅游觀光農業。大力培育特色農產品深加工,打造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打響最佳生態農業縣,把我縣的農業農村工作推向一個新的臺階。
(二)兩大目標。即:全縣農業總產值增長8%以上,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
(三)抓好十項工作
一是繼續抓好糧油創高產創建,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要進一步加強糧油生產的組織領導,大力開展糧食和花生高產創建示范活動,千方百計確保糧油生產目標的實現。同時,進一步做大做強水果、蔬菜、茶葉、山茶油、生豬等特色產業,積極推進“一鄉一品”、“一村一品”進程。
二是繼續抓好農業招商引資工作。力爭將我縣創建成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進一步加強農業項目跟蹤落實,大力開展農業招商引資,力爭引進一批大項目、大企業進入園區。重點協助寶能集團,促使其盡快征地,使華南大宗農產品中心、農業生態園等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協助現代農業集團,使其形成1.5萬畝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把我縣糧食產業和蔬菜產業做大做強。協助(國萃)花卉有限公司在我縣新辦五千畝的花卉基地,使我縣成為華南新興的花卉產業基地。協助天雄茶葉有限公司進一步擴大加工,打造茶葉品牌。協助新加波富來亞投資有限公司在我縣做好旅游休閑光觀農業項目,使我縣的旅游光觀農業產業上新臺階。
三是繼續抓好扶貧開發“雙到”工作。緊抓扶貧開發“雙到”工作機遇,創新扶貧開發思路,積極爭取中央、省、市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同時,加強綜合協調,落實幫扶措施,提升幫扶水平,加快貧困地區貧困脫貧致富步伐。
四是繼續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實施好2013年度7100畝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和2300畝的糧食基礎能力項目建設,積極做好現代標準農田、農田整治、省人大議案等項目申報,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五是繼續抓好農業品牌創建工作。要發動和在資金政策上扶持鼓勵我縣的農產品生產企業和加工企業積極開展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的認證工作,打響我縣農產品的品牌,提高質量和附加值,提高效益和增加農民的收入。
六是繼續抓好農業安全工作。通過經常性地開展農業執法,農業政策法規的宣傳,著力抓好種植業、養殖業、農機、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嚴厲打擊違法銷售假劣農資產品的行為,對違規或違法的行為從重從塊從嚴處罰,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七是繼續抓好農業服務工作。認真抓好農業科技信息的管理等服務工作,大力抓好農業科技的培訓以及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工作,繼續實施好沼氣、太陽能、測土配方施肥以及農業機械化等推廣應用項目。
八是繼續抓好漁政工作。重點抓好漁業資源增殖放生活動,強化漁船管理,大力開展漁業執法,嚴厲打擊非法捕撈等違法行為,切實保護漁業生態環境和漁船安全有序。
九是繼續抓好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監管,重點做好省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示范縣項目的實施,進一步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訓指導,完善土地流轉合同程序,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自愿有償流轉機制。
十是繼續抓好強農惠農政策。繼續落實好黨在農村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進一步完善補貼辦法,加強資金監管,讓廣大農民真正享受到政策帶來的實惠,進一步調動農民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