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發改委推進項目建設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進一步推進省重點項目建設工作,提高省重點項目管理水平和投資效益,帶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合理增長,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加強對省重點項目工作的領導
加快省重點項目建設,是我省科學調控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發揮“排頭兵”作用的必然要求,是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迫切需要,是關系我省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協調發展的大事。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省重點項目工作的重大意義,不斷增強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領導和部門分工負責制,明確職責和分工,層層落實責任。為進一步推進省重點項目建設,省政府決定建立省重點項目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成員包括省經貿委、公安廳、監察廳、財政廳、國土資源廳、建設廳、交通廳、水利廳、外經貿廳、審計廳、環保局、安全監管局、法制辦,省法院等部門,及時協調解決省重點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省政府辦公廳要加強對省重點項目工作的督查。
二、加強用地管理,確保省重點項目建設用地
省國土資源廳、發展改革委要加強對省重點項目用地的管理,在年度用地計劃安排上優先保證省重點項目用地。根據全省重點項目安排和前期工作進度情況,每年9月底以前由省國土資源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研究確定下一年度省重點項目用地規模。原則上省重點項目的用地指標由省單列解決,不占用項目所在地用地指標。各級國土部門要依法辦理各項用地審批手續,及時提供項目用地。
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大解決省重點項目征地拆遷問題的工作力度。各級政府應從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出發,認真落實國家和省有關征地拆遷管理的規定,建立省重點項目征地拆遷領導協調機制,制定合理、科學的征地補償和拆遷安置方案,依法、依規解決征地補償和拆遷安置問題。省重點項目應實行征地補償款預存制度,在辦理用地報批材料時,將征地補償款足額預先存入征地補償款專戶。征地補償款和拆遷安置費應嚴格按照規定要求,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給被征地的單位和個人。有條件的地方要推行征地拆遷支付監理制度。對于應支付給農戶的征地補償款,應采取在銀行開具實名賬戶進行直接支付等方式,減少支付環節,增強支付透明度,保證補償款按時足額發放到農民個人手中。征地款不兌現、不落實的,不得強行使用被征土地。各級政府要制定具體辦法,確保征地補償款和拆遷費用及時足額支付到被拆遷戶手中,嚴禁截留、挪用征地補償款和拆遷費用。各級監察、國土、交通、審計等部門要加強對征地拆遷資金撥付情況的監督檢查,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和拆遷戶的合法利益。違反規定截流、挪用征地補償款和拆遷費用的,依法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責任。
三、創新融資方式,多渠道落實建設資金
要合理統籌安排省級財政各項建設資金。省級財政建設資金要優先保證省重點項目。積極爭取中央投資,繼續抓住中央發行國債的機遇,爭取國債資金用于省重點項目建設。對國家和省安排補助資金的市、縣投資項目,省有關部門要制定管理和監督措施,督促市、縣政府財政及企業自籌資金及時足額同步到位。
各級政府、各部門要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溝通與合作,積極開展省重點項目推介工作。繼續做好金融機構與企業之間的牽線搭橋工作,定期向有關金融機構通報省重點項目投資情況,為金融機構提供有關信息。創新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積極推行基礎設施特許經營權招標、BOT、TOT等融資方式,加快制定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業主招標辦法,多渠道籌集省重點項目建設資金。
四、提高規劃水平,推進項目前期工作
要加強省重點項目的前期規劃研究,提高各類專項建設規劃水平,確立中長期規劃對省重點項目布局的指導作用。做好各類專項規劃之間的協調,搞好省重點項目規劃與城市規劃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提高省重點項目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盡量減少省重點項目規劃執行過程中的調整和變更。省重點項目的各項前期工作必須達到規定深度,工程可行性研究、勘察、設計、環評報告必須由相應資質等級的中介機構編制,并按規定組織評估、審查。加強對中介機構質量信譽管理,確保各中介機構客觀公正地開展工作,通過提供擔保等方式落實中介機構的經濟責任。
要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對由省審批或核準的項目,有關部門要簡化辦事環節,加快工作進度。對需要國家審批或核準的項目,要按照要求盡早落實各項條件,并積極主動做好向國家有關部門的銜接匯報工作。省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加強對省重點項目前期工作的具體指導,深入基層幫助解決征地、拆遷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建立省重點項目業務辦理綠色通道和全過程服務制度。省級財政每年安排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費用,主要用于省重點項目規劃、前期研究、咨詢、評估、論證等工作。省發展改革委和省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重大項目前期工作費用的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五、加強建設管理,保證工程質量
要認真執行國家和省的各項投資管理制度,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資本金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進一步提高工程建設管理水平。充分發揮招投標對降低工程造價和保證工程質量的積極作用,通過實行嚴格的合同管理,并采取資金支付和施工履約對等支付擔保等措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保“三同時”制度,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安全性預評價制度和安全生產“三同時”制度,加強對省重點項目建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要加強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貫徹落實《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各項規定,明確省重點項目業主、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相關單位的責任。建立健全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和工程質量責任追究制度,保證各項質量管理措施落到實處。建設行業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省重點項目的質量監督管理,建立對省重點項目業主、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材料供應單位信譽的跟蹤、通報制度。
六、搞好協調配合,加強監督檢查
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協調,按照各自的職責,主動開展工作,加快解決省重點項目征地、拆遷、環保、道路交通、供水、供電、治安、消防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和困難,共同做好省重點項目的推進工作。有關單位要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準確把握和落實國家、省的各項政策規定,妥善處理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化解各種矛盾和糾紛,排除影響省重點項目建設的各種障礙。
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省重點項目的監督檢查,為推進省重點項目工作創造有利條件。監察部門要加強對省重點項目的監督,嚴肅查處向省重點項目亂攤派、亂收費,截留、挪用、克扣各種補償安置費用等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以及干預省重點項目建設的行為;財政部門要加強對省重點項目使用財政性資金情況的財務監督;審計部門要對重點建設項目實施全過程審計監督,重點對投資概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進行審計,加強對省重點項目建設資金使用和征地補償資金使用情況的審計;省重大項目稽察辦要加強對省重點項目的程序性稽察和專項稽察、檢查,為加快省重點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的條件。
七、建立評價制度,提高投資效益
省重點項目必須按照國家和省有關工程竣工驗收的規定,對工程建設的各個環節進行審查和評價,對不合格工程不予驗收。對投入運營的省重點項目要全面開展后評價工作,省發展改革委要研究、分析重大項目的經濟與社會效益,探索建立我省重點項目經濟社會效益后評價制度,及時總結經驗,為提高重大項目決策水平和投資效益服務。
從*年起,省政府每年對各地、各部門、各省重點項目單位及相關設計、咨詢、施工、監理、供應材料等單位的工作進行考評,對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通報表彰;對推進省重點項目工作成效顯著的市、縣,在省重點項目用地、資金安排等方面給予傾斜。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