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生局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加快城市社區衛生發展,滿足群眾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需求,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十二項民生工程促進和諧安徽建設的意見》(皖政辦〔*〕3號)精神,制訂本實施辦法。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大精神為指導,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國發〔*〕10號)和《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實施意見》(皖政〔*〕57號)要求,大力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努力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二、發展目標
到2011年,全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總數達2000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00個左右,社區衛生服務站1700個左右,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覆蓋人口達100%;完成4500名全科醫師培訓,4500名社區護士崗位培訓,4000名社區公共衛生醫師及管理人員崗位培訓,20名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功能健全,公益性得到充分體現,社區居民能在社區免費享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成本價享受基本醫療服務,基本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的目標。
三、實施計劃
*-*年全省已經完成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1571個,其中中心307個,站1264個;完成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規范化建設819個;其中中心155個,站664個;完成1800名全科醫師、1800名社區護士、1600名社區公共衛生醫師及管理人員的崗位培訓,安排了10名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2009-2011年主要任務是:
(一)基礎設施建設。根據需要完成429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平均每年完成143個服務站的建設任務。
(二)基礎設備建設。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3年完成1181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規范化建設任務,其中中心145個、站1036個,平均每年完成48個中心、345個站基礎設備配置工作。
(三)人才隊伍建設。3年共完成2700個全科醫師和社區護士崗位培訓,并完成2400名社區公共衛生醫師及管理人員崗位培訓和10名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平均每年完成900名全科醫師、900名社區護士、800名社區公共衛生醫師及管理人員的崗位培訓。
(四)政府購買社區公共衛生服務。按城市人口人均不低于13元的標準籌集社區公共衛生經費,用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
四、經費籌集與管理
(一)經費籌集
中央財政按社區衛生服務人口每年人均3元的標準予以補助,省財政按照社區衛生服務人口每年人均5元予以補助,市、縣(區)財政原則上按照社區衛生服務人口每年人均不低于5元予以安排。
中央國債支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按國家有關部門要求辦理。
(二)經費使用原則
中央財政安排的社區衛生服務專項補助,按照財政部等三部委《關于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補助政策的意見》(財社〔*〕61號)文件執行,主要用于補助社區公共衛生服務,根據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結果撥付。
省級財政投入主要用于補助公共衛生服務、社區衛生人員培訓、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規范化建設補助,以及考核獎勵等。根據各市、縣(區)年度工作計劃,結合上年度工作考核結果確定補助數額。
市、縣(區)財政投入主要用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規范化建設、購買社區公共衛生服務,以及以獎代補等。
(三)經費管理
各市、縣(區)根據全省社區衛生服務發展規劃和當地實際,編制2009-2011年分年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房屋維修、設備配置、人員培訓實施計劃,并報省衛生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審核批準。每年年初,省財政廳會同省衛生廳根據年度實施計劃和一定標準安排補助經費,通過追加預算指標下達到各市、縣(區)財政部門。中央補助資金按照中央實施方案執行。
社區衛生服務經費實行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和挪用。市、縣(區)財政部門要實行專項管理、專項核算。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加強財務管理,嚴格財務手續,建立健全相應的工作日志及可以證明其工作真實性的相關材料。要堅持厲行節約、杜絕浪費,充分發揮資金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努力實現規劃目標。
五、保障措施
(一)政府負責,目標管理。社區衛生服務是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重要舉措,是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橋梁和紐帶,各級政府應予高度重視,要妥善解決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用房,并通過加大投入等多種措施確保社區衛生服務的公益性。各級政府對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負總責,并要將此項工作納入政府工作考核內容,實行年度考核,目標管理。
(二)依據規劃,充分利用存量資源。按照省政府關于實施民生工程的要求,制訂或修訂市、縣(區)社區衛生發展規劃。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充分利用存量資源、多渠道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原則;新建機構主要由城市街道衛生院、一級醫院、小型的二級醫院、企事業單位的醫療機構轉型和城市大型醫院延伸到社區舉辦,積極吸引社會資源參與。
(三)采取措施,解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業務用房問題。市、縣(區)應將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業務用房建設列入基本建設規劃,建設資金由市、縣(區)政府籌措解決。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租賃的業務用房,政府通過購買、分期以租代購等多種形式,逐步實行政府無償提供;對暫時無法由政府提供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業務用房,其房屋租金政府要予以補償。
(四)緊密協作,完善醫保政策和措施。經評審合格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均須定為城鎮職工和居民醫保定點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符合規定的醫療服務要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參保人員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醫,個人負擔的比例、起付標準等,應低于等級醫院。積極穩妥地推進社區首診制,引導參保城鎮職工和居民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醫。
(五)完善社區衛生運行機制。根據中編辦等部門印發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和編制標準指導意見》(中央編辦發〔*〕96號),將政府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列入公益性事業單位編制管理,實行“定編定崗、公開招聘、合同聘用、崗位管理、績效考核”的人事管理制度,實行以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為主要內容的收入分配辦法,3年內財政對政府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補助逐步過渡為政府購買社區衛生服務。
(六)規范管理,強化監督。依據衛生部制訂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設標準,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規范化管理,健全科學的社區衛生服務管理制度、監督制度、評價體系,定期考核。充分發揮社區居民的監督作用,把社區居民的滿意度作為監管、考核重要指標,強化民主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