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加強計量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漳州、常山、古雷開發區管委會,市直各單位:
計量是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重要技術基礎,是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技術手段,也是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技術保障。為充分發揮計量工作在推動科學發展、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等方面的基礎保障作用,促進“兩個先行區”建設,現就加強我市計量工作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工作目標
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計量工作的若干意見》(*政文〔20*〕411號)和全省計量工作會議精神,以計量綜合水平進入全省前列為總體目標,不斷夯實計量基礎,適應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需求,建立涵蓋全市各行業的計量檢測校準公共服務平臺,完善計量監督管理與技術支撐體系,大力提升計量技術保障能力。到2012年,全市關系國計民生的在用計量器具受檢率達到95%以上,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抽檢合格率達到90%以上,每年建設2項以上社會公用計量標準。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能源計量服務工程。配合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工作,計量技術機構研究開展節能監測、公證計量與數據核查,實現能源計量數據的科學采集、綜合分析、有效應用,為企業節能減排與政府節能工作考核提供準確依據。積極推廣能源計量先進經驗和技術,開展鍋爐節能測試、計量技術診斷等活動,指導重點耗能企業建立計量檢測體系,提高能源利用率。完善全市能源計量數據監測管理體系與運行機制,確保進出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達到100%,重點耗能企業主要次級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達到100%,能源計量器具受檢率達到100%。
(二)實施民生計量放心工程。深入開展“準確計量進市場”、“健康計量進醫院”、“光明計量進眼鏡店”、“服務計量進社區”活動,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向社會免費發放電子計價秤監督用標準砝碼,同時組織對集貿市場和醫療衛生單位的部分計量器具進行免費檢定,維護消費者與經營戶的合法權益。加強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計量器具和定量包裝商品的監督抽查,嚴肅查處短秤缺量、計量作弊行為。完善計量投訴舉報處理機制,及時化解計量糾紛,促進社會和諧。將誠信計量情況納入企業的征信范圍,在商業、服務業樹立一批誠信計量典型,引導誠信計量。
(三)實施科學計量建設工程。加強計量檢測能力建設,拓展計量校準市場,滿足量值傳遞(溯源)需求。搭建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計量技術機構與高等院校、高新技術企業進行科研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整合計量技術機構,設立區域性計量檢測中心,創建優秀計量實驗室,打造“漳州計量”品牌。規范我市計量器具制造、銷售、修理和使用行為,培訓計量人員,幫助企業提高計量管理水平,促進我市計量器具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整體提升,形成數字儀表、定量包裝秤等產業集群。
(四)實施安全計量保障工程。加強壓力表、血壓計、軸重儀、動態汽車衡、車輛測速儀和酒精測試計等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行政執法用計量器具的監督管理,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供計量技術保障。不斷提升監管水平,督促機動車安檢機構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檢驗,開展檢驗能力比對、巡查與定期監督檢查。
(五)實施人才計量培育工程。制定計量專業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和獎勵制度,將計量學術帶頭人列入我市緊缺急需人才引進指導目錄。進一步提高計量人員的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充分挖掘工業企業、行業中介組織的人力資源,建立漳州計量專家庫,壯大我市的計量人才隊伍。
(六)實施漳臺計量合作工程。加強計量技術機構、學(協)會與臺灣同行在計量檢測方法研究、科研項目成果推廣等方面的技術交流與學術研討,推動計量檢測校準證書雙邊互認,促進漳臺計量事業共同發展。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將計量工作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從政策、經費上給予扶持。市直有關部門要做好本行業計量管理工作,對計量器具免費檢定、計量檢測體系認證、計量人員培訓等進行資助。要建立健全政府計量工作責任制,促使計量工作成為政府節能減排等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強化責任落實,全面推進我市計量工作。質監部門要提高計量工作水平和質量,加大計量工作投入,重點保障我市急需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計量檢測中心和實驗室建設。
(二)加強協作配合。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強化“大計量”意識和“一盤棋”思想,齊抓共管,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計量工作合力。要建立計量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市質監局牽頭,定期召開漳州市計量工作聯席會議,市發展改革、經貿、科技、財政、建設、交通、衛生、環保、統計、物價、工商等部門為成員單位,及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有序推進我市計量工作。各縣(市、區)也要建立相應的制度,協調和落實本地區的計量工作。
(三)加強宣傳教育。宣傳、教育、文化出版等部門和新聞媒體要加大計量工作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全社會計量意識,營造政府重視、企業關注、群眾歡迎的良好氛圍。質監部門要大力宣傳計量法律法規,普及計量科學知識,促使計量工作更加深入基層、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