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文化局藝術規劃發展意見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文化局藝術規劃發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文化局藝術規劃發展意見

          2009年,全市文化工作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加強文化隊伍建設,圍繞建設文化強市這一中心,抓好繁榮文化事業和發展文化產業兩個方面,大力實施藝術精品、文化品牌、市場優化、遺產保護和產業示范五大工程,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擴大文化工作的影響力,努力開創全市文化工作新局面。

          (一)實施藝術精品工程,大力繁榮全市藝術創作與生產

          實施藝術精品工程,要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突出“三貼近”,出成果,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藝術精品工程主要是實現“三個精品”。一是創精品。加強現實題材創作工作,創作、排演以大學生村官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題材的戲劇作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積極配合有關單位,做好電影《村支書日記》的拍攝工作;市豫劇團移植排演兩部優秀劇目。二是推精品。設置專門獎項,每兩年舉辦一屆*市戲劇大賽,促進精品劇目產生;開展第六屆舞臺(小戲、小品)劇本征集評比活動;積極組織參加省第五屆專業舞蹈大賽等演展賽事活動,鍛煉我市文化藝術隊伍,挖掘、培養優秀藝術人才;對全市藝術創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創作人員素質;整理近十年來獲省、市獎項的優秀作品,出版《*市優秀作品集》。三是演精品。舉辦慶祝建國60周年暨*解放60周年文藝晚會;配合省文化廳做好“舞臺藝術送農民”活動,并建立長效機制。

          (二)實施文化品牌工程,努力健全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實施文化品牌工程,就是要抓基礎,抓陣地,抓品牌,抓活動,抓服務,推動社會文化工作再上新臺階。文化品牌工程主要抓好“四個品牌”。一是文化節慶品牌。精心組織好2009年殷商文化旅游節;舉辦紀念甲骨文發現110周年、慶祝中國文字博物館建成開放文化活動;繼續支持引導各縣(市、區)舉辦紅棗節、祭祖節、蠟梅節等節慶活動,擴大影響,辦成品牌。二是文化活動品牌。繼續做好“歡樂中原”廣場文化演出工作;配合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組織好殷商文化旅游節等各類節慶活動的重大文藝演出活動;積極參加省級以上演展賽事,爭取取得好成績。三是文化設施品牌。加快“商頌”雕塑的制作和選址進程,爭取早日建成;根據國家、省投資安排,全力抓好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積極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和村級服務點建設;推進*市文、圖、博新三館建設。四是文化服務品牌。組織、指導各類公益性文化單位開展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務活動;大力開展文化下鄉活動;認真執行全省文化館、圖書館和文化站工作規范,服務群眾文化生活;繼續開展向基層圖書館配送圖書工作,開展全市古籍保護和普查工作。

          (三)實施市場優化工程,推動文化市場繁榮有序發展

          實施市場優化工程,必須堅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榮”的原則,規范化管理文化市場,促進文化市場繁榮發展。市場優化工程要做到“三個優化”。一是抓管理,優化市場環境。加強網吧、娛樂、演出、音像、藝術品等文化市場的規范化管理。以禁止接納未成年人為重點,加大執法力度,規范網絡文化市場秩序;開展娛樂場所陽光工程和卡拉OK內容管理服務系統建設,改善行業形象;加強對廟會、物交會演出活動的監管和對違法演出的查處力度,促進演出市場健康發展;以保護知識產權為重點,開展音像市場整治工作。二是抓引導,優化行業結構。拓寬文化市場融資渠道,促進文化市場規模化發展。完善網吧總量和布局規劃,推進網吧連鎖化、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提高連鎖網吧的市場占有率,改造和提升我市網吧產業;積極培育農村演出市場,扶持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加強對藝術品市場的培育、規范和管理。三是抓培訓,優化隊伍形象。開展文化市場執法人員法制培訓和規范化行政執法知識培訓,加強隊伍建設,提升依法行政和規范化執法水平,實現精確定位、細化目標、科學分工、嚴格考核的精細化管理和依法行政、程序嚴格、文明服務、紀律嚴明的標準化執法;加強行業自律,開展文化市場經營業主法律培訓,進一步增強合法經營意識。

          (四)實施遺產保護工程,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

          實施遺產保護工作,要貫徹文物工作“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按照文物保護“五納入”的要求,切實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遺產保護工程要抓好“三個保護”。一是抓好古遺址和古建筑保護。全力推進殷墟國家大遺址公園建設,完成殷墟保護規劃修編和殷墟申遺成功紀念碑建設;推進大運河*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加強內黃縣三楊莊遺址等大遺址的保護和管理;繼續抓好府城隍廟拆遷擴建工程和高閣寺、袁氏小宅、縣城隍廟的維修工程;推進全市文物景區、景點建設。二是抓好可移動文物保護。積極推進中國文字博物館文物布展與文物征集工作,確保年底建成開館。推進全市博物館建設,重點做好*市博物館、*市博物館新館建設和完善,促進民營博物館發展。開展全市文物普查,做好文物鉆探、考古發掘工作。加大文物宣傳、文物科研工作力度,確保文物安全。三是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舉辦民間藝術精品展演;繼續做好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繼續開展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爭取各級財政支持,落實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經費和傳承人扶持經費。

          (五)實施產業示范工程,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產業發展

          實施產業示范工程,要以文化體制改革為動力,創新體制、機制,積極扶持、引導,推進全市文化產業發展。產業示范工程要抓好“三個示范”。一是體制示范。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人事聘用、收入分配、定崗定編等改革,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提高質量,改善服務;完成以東方紅影劇院為試點的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全面推進經營性國有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整合藝術表演團體,組建*演藝集團。二是行業示范。成立*市文化產業協會,加強行業管理、協調、綜合服務工作;進一步健全、完善以市區為主、輻射各縣(市)的文化服務網絡,在全市形成演出業、影視業、音像業、文化娛樂業、文化旅游業、網絡文化業、藝術培訓業和文物、藝術品業等門類比較齊全的文化產業群體,推進文化產業基地、園區建設;以市民間藝術博物館為龍頭,加大民間藝術產業扶持力度,推進*剪紙、內黃農民畫、曲溝抬閣等民間藝術產業化發展。三是融資示范。鼓勵社會資本興辦文化企業,進一步健全我市文化產業體系,扶持戲劇、歌舞等藝術隊伍的發展;依托市圖書館博物館綜合大樓,開展對外服務和產業開發;加大文化招商引資力度,加強與華強文化科技公司合作,開展4D動漫影片拍攝和4D影院建設工作;建設*文化產業網,加大文化產業項目展示、宣傳和推介力度。

          (六)落實科學發展觀,抓好黨的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

          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活動為載體,加強理論學習和作風整改,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搞好民主評議行風活動,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抓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駐村工作。認真組織開展文明城市、文明景區、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及未成年人“三理”教育工作,積極開展機關精神文明創建,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消防、防汛、安全生產、提案辦理、法制建設、人事教育、計劃財務、愛國衛生、信訪穩定、計劃生育等工作。

          二、做好2009年全市文化工作的幾點要求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是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推進“十一五”規劃順利實施的關鍵一年。全市文化工作者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統一到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理清思路,改革創新,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工作作風,抓好今年的各項文化工作。

          (一)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文化建設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今年,我市將按照省委統一部署,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全市文化工作者一定要積極參與、認真學習,切實轉變不適應新形勢發展的思想觀念,認真解決不利于文化工作發展的突出問題,堅決擯棄不符合文化工作發展的方法手段。具體講,就是要做到“六破六立”。一是破除文化建設上的自滿心理和定式思維,樹立敢想敢干、敢為天下先的決心;二是破除文化建設上的畏難心理,樹立正確的文化“政績觀”;三是破除對文化建設忽視、輕視、近視、偏視的觀念,樹立全局觀念,切實做到“兩手抓、兩加強”;四是破除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慣性思維,樹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科學的文化發展觀;五是破除重“國辦”、“公辦”,輕“民辦”的思想,樹立社會文化社會辦、全民投資辦文化的理念;六是破除對新科技革命的忽視,樹立引領高新技術促進文化發展的理念。總之,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用新觀念研究新情況,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用新舉措開創新局面。

          (二)理清思路,轉變職能,統籌城鄉文化建設工作

          全市文化工作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進一步理清思路,開拓創新。一要堅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并重。我們要以發展工業的理念來發展文化產業,以生產物質產品的理念來生產文化產品,以管理現代企業的理念來管理文化單位,以提供物業服務的理念來提供文化服務,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壯大文化產業規模,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二要統籌抓好城鄉文化建設。在城市重點抓好文化產業發展,在農村重點抓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認真貫徹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繁榮發展農村文化。三要轉變政府管理職能。要把工作著力點放在制定文化規劃、完善政策法規、管理文化市場、建立社會服務機制上來,實現由辦文化向管文化、由“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轉變,從而在全市形成社會文化社會辦、辦大文化、大辦文化的格局。

          (三)加強管理,真抓實干,確保各項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做好2009年的各項文化工作,全市各級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和各單位要進一步健全管理機制,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同心協力,真抓實干。一是健全約束機制。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事事有規可依,環環有章可循;要實行明確、細致的工作責任分工,實現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千斤重擔萬人挑,人人頭上有指標;要實行重點工作督辦制,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各項重點工作,要跟蹤督促檢查,確保落實到位;要大力推行立即辦、主動辦、上門辦、跟蹤辦、公開辦的“五辦”作風,進一步加強執行力建設。二是建立激勵機制。對各單位、各科室的工作定期檢查評比,打分排隊,獎優罰劣;設立全市文化工作貢獻獎,對做出重大貢獻、受到上級部門表彰的單位和個人,我們要在通報表彰的同時,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以利于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各級文化部門要高度重視宣傳工作,通過信息、報紙、電視、網絡等各種渠道,將我們的工作思路、做法、經驗、成績宣傳出去,擴大文化工作的影響力,為各級領導提供決策依據,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務。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