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優質小麥良種補貼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今年優質小麥良種推廣補貼項目任務,充分發揮良種推廣補貼項目在增產、提質、節本、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進我市小麥生產再奪豐收,根據《河南省農業廳河南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做好今年我省優質小麥良種補貼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精神和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緊緊抓住河南省打造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的重要機遇,堅持以優質化、專用化、多樣化市場需求為導向,圍繞實現全市小麥單產突破千斤大關的目標,優化種植結構,著力改善品質;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單位產量;落實配套技術,實現節本增效;發展“訂單種植”,拉長產業鏈條,全面提升我市優質小麥的市場競爭力,發展壯大小麥產業經濟,促進農民收入,鞏固我市小麥生產核心區地位,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新的貢獻。
二、目標任務
今年省捆綁下達我市小麥、玉米良種補貼面積944.445萬畝,每畝良種補貼10元。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全部用于小麥良種補貼。要做到“三個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落實補貼面積、百分之百完成供種數量、百分之百兌現專項資金。通過項目實施,一要加快優質小麥生產,優質小麥品種的良種覆蓋率、統一供種率均達到100%;二要大力推廣保優節本高產標準化技術,關鍵技術推廣到位率達到100%,小麥單產比上年提高2%以上,畝均增收30元以上;三要積極推進產業化經營,抓好訂單生產,促進產銷銜接,小麥商品率達到50%以上。總之,要全面實現提升質量、降低成本、增產增收、提高競爭力的總體目標。
三、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組織,切實強化領導
由于今年小麥良種補貼面積大,基本上實現了普惠制,加上這項工作啟動較晚,小麥良種推廣補貼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難度大。為了切實加強對此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業務指導,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市政府調整了優質小麥良種推廣補貼項目領導小組(名單附后),加強對項目實施的領導、協調、監督工作;同時抽調農技、種子、植保、土肥等方面的專家組成專家組,具體負責項目規劃、實施方案、技術意見或規程的制定,以及技術培訓、技術指導等工作。各縣(市、區)要建立相應組織,切實加強對項目實施工作的領導,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各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是實施優質小麥良種補貼項目的第一責任人,分管副職為直接責任人。各級各有關部門都要建立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書,實行目標管理。同時,市、縣有關部門要成立督導組,分片包干,實行全程全責巡回督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二)科學確定品種,保證種子質量
選好選準品種是實現小麥高產優質的關鍵所在。項目區小麥品種的選用一定要堅持“高產、穩產、優質、安全、高效”的原則,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充分發揮所選品種的增產潛力和品質優勢,達到小麥增產、農民增收的目的。今年的補貼品種確定工作,由于供種數量大,由各項目縣(市、區)結合近年來生產實際和品種考察結果,在尊重專家意見和農民意愿的基礎上,按照省、市推薦補貼小麥品種范圍,選定上報3~4個主導品種,3~4個搭配品種,3~4個示范品種,并確定所需的補貼品種和每一個補貼品種的補貼面積。各項目縣(市、區)在選定申報品種時,要嚴禁行政干預,要主導品種明確,搭配品種合理,要堅持超高產品種與中高產品種相搭配、早茬品種與中晚茬品種相搭配、強筋品種與中筋品種相搭配的原則,重點把握好五個關鍵環節:一是選擇最適合我市生態條件的高產、超高產優質品種;二是充分尊重大多數農民的種植意愿;三是所確定的補貼品種必須通過國家或省審定,適生區包括我市;四是凡在我市沒有試種過或生產應用上有嚴重缺陷的品種,堅持不予推薦種植;五是加強優質小麥新審定品種的示范推廣工作,特別是對抗逆性強、安全性高、豐產性好的優質品種,要積極引導群眾擴大種植面積。為了防止單一品種面積過大可能出現的不利影響,每一個主導品種的面積要掌握在當地補貼總面積的20%左右;為確保補貼品種的安全性,沒有經過多年或大面積種植的新審定品種,每一品種示范面積要控制在當地補貼面積的5%以內。
(三)層層分解任務,確保落實到戶
省里已將項目任務分解到各縣(市、區)。各項目縣(市、區)要及時做好項目區規劃,分品種落實種植面積,分解落實到鄉、到村、到戶,并認真組織填寫供種清冊。實行項目公示制,即縣公示到鄉、鄉公示到村、村公示到戶。鄉(鎮)政府要將受補貼農戶名單、補貼面積、補貼標準和金額、補貼品種、供種價格等以村民組為單位及時張榜公示,接受群眾監督。供種清冊的編制工作要在縣農業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由鄉(鎮)政府組織實施,要做到按農戶實際種麥面積登記,以行政村為單位統一造冊。為減輕基層的工作量和確保面積落實,各項目縣可采取邊登記邊造冊,邊購種邊造冊,邊落實品種和面積、邊補繳種子差價等辦法,做到“一遍清”,嚴防補貼良種出現倒買倒賣現象。按照縣有示范圖、鄉(鎮)有分解表、村有登記冊、戶有明白卡的要求,逐級建立示范檔案,實現良種推廣補貼項目管理規范化。
(四)堅持公開透明,選好供種企業
按照《河南省優質小麥良種補貼項目供種企業招標和供種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要求,本著公開、公正、公平,保證種子質量和配套服務,保證成本較低和質量效益的原則,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凡注冊資本500萬元以上的供種企業均可報名參與。市農業局作為招標人,在全省范圍內招標公告,對各項目縣(市、區)所需補貼種子進行招標(項城市單獨自主招標)。要嚴格招標條件,從企業資質、生產經營規模、小麥種子經營情況、種子加工和檢測設備、技術力量、知識產權及技術服務能力、企業信譽,尤其是種子基地規模、種子數量、質量、價格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市農業局要組織各項目縣(市、區)與中標供種企業分別簽訂供種合同,明確雙方職責。合同要明確補貼品種、數量、質量、中標價格、供種時間、供種方式、供種地點、技術服務及違約責任等內容,要求中標人提交履約保證。各級種子管理機構要認真做好項目區種子質量的抽查檢驗工作,嚴禁不合格種子下地,確保農民用上放心種子。
(五)搞好技術培訓,良種良法配套
為了確保良種良法配套,各縣(市、區)要組織農技人員制定優質小麥保優節本規范化栽培技術規程,通過抓好品種展示和核心示范區,有針對性地搞好生產技術培訓,繼續采取印發技術資料、開辦廣播電視講座、現場咨詢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要組織大批農技人員深入基層,包鄉包村,專職專責。各中標供種企業,要按照技術跟著種子走的要求,負責對所供品種小麥生長全過程的技術服務工作,要采取多種形式送技術到村到戶,真正把優質小麥保優節本規范化生產技術落實到千家萬戶,落實到小麥生長的全過程,對種子基地和病害發生嚴重地區要實行種子包衣,可以由項目縣農業部門與供種企業商定,由供種企業包衣后供應包衣種子;也可以由項目縣政府和農業部門教育、動員和組織農民自行包衣。同時,要認真抓好小麥高產創建活動,圍繞我市小麥單產超千斤的目標要求,細化方案,明確責任,強化措施,抓好指揮田,辦好示范方,引導廣大種糧農民用良種、配良法,科學管理,優質高產,真正提高廣大農民科技種糧水平。
(六)科學合理調度,按時供種到戶
供種企業要依照與項目縣(市、區)簽訂的供種合同和供種清冊及時供種到村到戶。項目區縣、鄉、村要負主責,積極配合供種企業的供種工作,要科學安排,合理調度,確保不誤農時。各地要立足當地實際,結合前兩年供種工作的經驗,可選擇適合當地實際、切實可行的多種供種方式。不管采取哪種供種方式,都要確保完成供種任務,確保按時供種到戶,確保不誤農時。
(七)發展訂單農業,提高種植效益
各項目縣(市、區)要抓住實行優質小麥良種推廣補貼項目的機遇,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努力擴大專用強筋小麥的種植面積。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引導支持當地企業搞好技術改造,積極開展精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增強優質專用小麥生產消化能力,實現優質專用小麥的產業化運作。要及時指導生產基地農戶與企業簽訂“訂單”,訂單小麥收購價格要確保做到優質優價。
(八)嚴格資金管理,做到專款專用
各縣(市、區)要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有關良種推廣補貼項目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在開標后對供種企業按招標確定的供種量,預撥70%的資金,其余30%的資金在播種結束后,由供種企業憑供種清冊、銷售發票原件,以及農業部門開具的證明等材料到財政部門結算撥款。項目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并建立相應的財務監督小組,確保項目的健康運行。項目示范縣要認真總結項目實施中的經驗教訓,進一步完善項目實施操作管理辦法,提高項目實施的整體水平,切實做到項目操作程序化、管理規范化。各級都要建立項目資金管理責任制,明確責任人,形成責任網絡。各級財政、農業部門要及時檢查監督,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因故造成補貼資金沉淀的,要及時報告,并認真分析原因,研究措施,千方百計確保中央資金以良種形式補貼到種糧農民手中。對套取、貪污、滯留、挪用項目資金等行為,要依照有關法規嚴肅處理。對項目實施要及時進行分階段驗收,對補貼資金的使用年終進行一次審計,分析評價項目資金的使用和效果,圓滿完成項目實施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