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糧食局加強糧食高產活動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的通知》湖政辦發〔*〕58號精神,為切實提高我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有效供給,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經區政府同意,決定在全區范圍內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為確保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的順利實施,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的意義
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級政府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重要舉措。我區是全省糧食主產區,單季晚稻是我區面積最大的一季糧食作物,其生產水平高低直接關系到全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的完成。要保持糧食生產的穩定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依靠科技、提高單產的路子。糧食高產創建是依靠科技提高單產的有效途徑,它是集高產優質良種、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及優質高效投入品于一體的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活動。通過高產創建,能夠實現統一品種、統一技術、實現良種良法配套,最大限度發揮品種和技術在產量、品質、抗性等方面的生產潛力,實現高產、優質、高效。
二、指導思想
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要堅持以科學發展為指導,繼續深入貫徹落實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業科技普及推廣著力提高水稻單產的若干意見》(浙政辦發〔*〕86號)精神,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基本農田,提高耕地質量,穩定糧食種植面積;依靠科技進步,主攻單產,提高品質,節本增效;通過高產創建,樹立典型,示范展示,輻射帶動,推進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全面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三、目標任務
糧食高產創建活動主要圍繞單季晚稻來實施,在全區范圍內全面開展。以*、*、*三個糧食生產大鎮為重點,建立三個省級晚稻高產創建示范鎮,各鎮都建立面積100畝以上的高產示范方1-2個,各水稻種植行政村都設立2戶以上高產示范戶。全區共創建水稻高產示范方10個,其中區級三個;創建水稻高產示范戶400戶。通過三年(*-2010年)的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力爭全區晚稻平均單產達到560公斤,比前三年平均增產5%左右。其中省級示范鎮晚稻平均單產570公斤,比前三年平均增產8%;晚稻高產示范方平均單產600公斤,比面上單產增8%以上;高產創建示范戶水稻單產比非示范戶增產5%以上。
四、實施內容
(一)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強土壤肥力培育
*年全區規劃糧食播種面積43.4萬畝,糧食總產21.2萬噸,其中單季晚稻播種面積33.4萬畝(各鎮、開發區任務分解見附表)。通過實施糧食生產目標責任制考核,層層落實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各鎮(開發區)要及早規劃落實糧食播種面積到田到畈,正確處理好種糧和產業結構調整之間的矛盾,杜絕耕地拋荒現象的出現。全面實施標準農田的地力調查和分等定級工作,摸清農田質量分布狀況,通過擴種綠肥牧草、秸稈還田等措施,加強對標準農田的培肥改良,切實提高耕地質量和地力。
(二)大力推廣超高產水稻新品種
全區單季晚稻重點推廣品種為秀水09、秀水128、嘉991、祥湖914和雜交粳稻秀優5號。區、鎮(開發區)各級示范方實行統一供種,做到同品種連片種植。通過實施主導品種良種補貼政策,全區水稻良種復蓋率達到98%以上。
(三)集成應用各項節本增效技術
1.大力推廣直播(免耕直播)輕型栽培技術。全區單季晚稻以直播輕型栽培為主,做到適期播種,統一播種時間為6月5-10日,晚稻直播面積占總面積的90%以上。積極實施單季晚稻“五改”高產栽培技術,綠色食品稻米生產基地推廣稻鴨共育等省工節本技術。
2.全面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各鎮(開發區)結合高產示范方建設,建立測土配方施肥示范區,通過示范帶動,全區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面積34萬畝。充分利用全區耕地地力調查成果和當前開展的標準農田地力調查與分等定級,摸清農田土壤養份狀況,制定施肥參數,大力推廣水稻BB肥和水稻專用肥等配方肥料,印制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發放到戶,引導農民科學施肥。積極發展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以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組織為載體,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服務工作。
3.實施水稻重大病蟲害標準化防治和無公害稻米生產技術。堅決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及時水稻重大病蟲發生與防治信息,努力擴大病蟲情報的覆蓋面。水稻生育期間重點抓好前期條紋葉枯病和中后期“二遷”害蟲的防治,要重視水稻穗期綜合癥和后期青枯現象,大力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新農藥,指導農民科學用藥,做到達標防治。大力發展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組建專業防治隊伍,總結去年實施的經驗和做法,進一步完善服務內容,努力擴大服務面積,通過統防統治、代防代治等形式來開展社會化服務,今年計劃開展統防統治面積1.8萬畝。無公害稻米基地要嚴格按照無公害稻米的生產操作規程組織實施。
(四)大力開展水稻優質高產示范競賽和萬村示范,擴大示范帶動作用
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核心,以科技興農為支撐,堅持產量與品質并重,組織開展水稻優質高產示范方建設。各鎮(開發區)都要建立面積100畝以上的水稻高產示范方,并樹立田間標牌。區級分別在和孚鎮雙福橋村、*鎮新安村、*鎮仕林村建立三個超級稻示范方,加強對示范方農戶的技術培訓,每個示范方選派技術人員蹲點辦方。示范方內全面實行統一播種、統一配方施肥、統一水漿管理、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機械收割等重要農藝措施的統一,努力提高示范方的產量,開展高產示范競賽活動,帶動面上生產。此外,全面開展水稻優質高產萬村示范活動,在水稻100畝以上的村,選擇2個種田水平高、科技接受能力強的農戶作為水稻高產示范戶,并采用省推薦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示范戶向周邊農戶傳授技術,擴大示范輻射作用。
(五)開展水稻機械化育插秧試驗示范,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生產
積極發展以水稻機耕、機播(插)、機收、秸稈還田、烘干等機械作業為主的農機大戶和服務組織,鼓勵購置大中型農業機械,廣泛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按照“一鎮一機一點”的工作要求,加快推進以水稻機械化育插秧為重點的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以舊館禹豐糧食機械化專業合作社為載體,建立水稻機插秧示范方,今年計劃在舊館、和孚、*、*等鎮開展機械化插秧試驗示范,實施面積0.35萬畝。
(六)組織建立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組織,推進糧田適度規模經營,提高種糧效益
圍繞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各鎮都要建立綜合性的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組織,來開展社會化服務。原來已成立糧食專業合作社的鎮要進一步完善合作社的功能,充分發揮合作社在穩定糧食生產中的作用。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繼續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使糧田向種糧能手集中,發展規模種糧。鼓勵種糧大戶向周邊農戶有償提供代育、代耕、代種、代收等服務。支持和鼓勵各類糧食加工企業與種糧大戶建立穩固的糧食產銷關系,發展訂單生產,擴大訂單數量。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建立組織
全區建立糧食高產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領導小組由分管區長任組長,農業、財政、科技、水利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負責方案制訂、組織協調及資金落實等工作。技術指導小組由區農技推廣中心負責組建,邀請省、市技術專家作技術指導,主要負責方案落實、蹲點辦方、技術培訓及指導等具體創建工作。各實施鎮(開發區)相應建立糧食高產創建實施小組,由分管領導具體抓,責任農技員全面負責,重點實施村村干部全面參與,確保高產創建工作順利實施。
(二)制訂方案,精心組織
圍繞今年糧食生產的各項目標任務,結合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各鎮(開發區)要根據實際情況,落實任務,制定詳細的技術方案,精心組織實施。重點突出高產示范方示范面積和地點、目標產量、主導品種、主推技術、責任人等,并報區級農業部門備案。
(三)廣泛宣傳,擴大影響
通過各種形式加大對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的宣傳,為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營造良好的氛圍,充分調動廣大科技人員和農民的積極性。同時要加大對高產示范方建設的宣傳力度,在示范方田頭樹立標牌,標明應用的水稻新品種、新技術、目標產量、實施單位和責任人等。利用召開現場會等形式組織農技人員、種糧大戶、科技示范戶參觀考察,同時積極邀請新聞單位進行宣傳報道,對糧食高產創建過程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進行大力宣傳,充分發揮示范方的輻射帶動作用。
(四)加強培訓,強化指導
制定培訓計劃,由區對鎮(開發區)技術人員和重點種糧大戶進行培訓,鎮(開發區)對村及示范方農戶進行培訓。主要圍繞水稻免耕直播栽培、強化栽培、測土配方施肥、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等方面開展技術培訓。全年區、鎮(開發區)兩級計劃開辦培訓班18期,培訓2200左右人次。同時印發分品種高產栽培模式圖到各重點示范方和重點實施村,入戶率達100%。生產期間,組織農技人員深入到村、到方、到戶,指導開展工作,提高技術到位率和輻射面。
(五)政策扶持,促進創建
統籌各項糧食扶持資金,充分發揮支農資金的政策效應。對糧食高產示范方、高產示范戶在良種補貼、農機補貼、作業環節補貼等方面優先考慮。各鎮(開發區)要安排一定的經費用于糧食高產創建工作,確保創建工作順利實施。區政府將安排一定資金對高產創建成效突出的示范方和示范戶進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