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生局光明行動項目實施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加大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的救助力度,促進白內障無障礙市、縣(區)創建工作全面開展,根據省殘聯、省衛生廳、省財政廳《關于印發2009年為民辦實事“光明行動”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展2009年為民辦實事活動的通知》精神,今年我市繼續為*00例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施行復明手術。為了把“光明行動”項目辦好、做實,成為實實在在的“惠民、利民”工程,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任務指標及實施時間
任務指標:免費為*00例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各縣(區、管委會)的任務指標見附件1。
實施時間: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
二、受助對象及申報步驟
㈠受助對象
符合以下六條標準之一的患者可享受免費手術:
1、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無生活來源的“三無”患者;
2、革命“五老”人員中的患者;
3、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患者(含“五保”對象);
4、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患者;
5、多種疾病患者;
6、家庭成員中有兩個以上殘疾人的患者。
㈡申報步驟
1、縣(區、管委會)殘聯與衛生等部門根據任務數,按照貧困患者六條標準,組織眼科醫技人員和鄉鎮、街道殘聯工作人員,對貧困手術患者進行摸底篩查。
2、鄉鎮(街道)殘聯在摸底篩查的基礎上,按照受助標準,認真核實貧困患者的相關證件和戶口本,初步確定受助患者。組織人員按照《*省委、省政府2009年為民辦實事“光明行動”受助白內障患者手術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附件2)的要求,幫助受助患者填寫《申請表》并經再次審核后,在《申請表》上簽署初審意見。
3、鄉鎮(街道)殘聯將初審好的貧困患者《申請表》及與貧困患者享受免費標準相符的證件(復印件)和戶口本(復印件),報縣(區、管委會)殘聯。
4、縣(區、管委會)殘聯按照“公開、透明、公正”的原則,審查核準受助患者。組織貧困患者實施復明手術,并做好貧困患者的建檔、立卡工作。
三、手術費及經費保障
㈠手術費
免費為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患者手術費每例(單眼)約1500元。手術費含:患者篩查、術前檢查、手術、醫藥、住院床位、手術耗材(人工晶體、粘彈劑、手術縫線)及醫療隊專家補助(每例手術補助30元)等費用。實施項目的定點手術醫院,對患者應提供優惠、優質服務,保質保量完成手術任務。
㈡經費保障
1.經費渠道
“光明行動”所需手術經費通過以下渠道解決:(1)患者按照當地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鄉醫療救助的規定報銷一部分;(2)實施項目的定點手術醫院減免一部分;(3)省財政按每例(單眼)*00元標準給予補助;(4)不足部分由縣(區、管委會)自籌解決,患者個人不負擔手術費。
2.財政資金的撥付
省財政安排的每例(單眼)*00元補助資金,市財政按照分配給縣(區、管委會)的任務數,下撥給實施項目的縣(區、管委會)。
四、主要措施
㈠加強組織管理,明確工作職責。
1、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市殘聯會同衛生、財政等單位,做好項目的組織管理;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分配任務指標及經費;協調解決項目實施中的重要問題;對項目執行情況和資金落實與使用情況,組織督導、檢查,驗收;按季度匯總各縣(區)工作進展情況和具體實施計劃,書面報告市委、市政府。
2、實施項目的縣(區、管委會)殘聯,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組織衛生、財政等單位,做好項目的組織實施工作;制定《實施方案》;分解任務指標及經費;監督項目的執行進度和質量;協調解決項目實施中的問題;檢查項目資金的落實與使用情況。項目實施工作進展情況和具體實施計劃,按季度書面上報市殘聯康復科。
3、實施項目的縣(區)殘聯、財政、衛生等單位的職責分工:
——殘聯部門:負責項目的日常工作、經費管理、使用和宣傳工作;與衛生部門共同組織貧困白內障患者的摸底篩查工作;制定工作計劃、審定受助對象、組織輸送手術患者;組織有關部門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督導、驗收;建立項目檔案、按季度書面上報項目執行情況及工作計劃、做好工作總結及相關數據的登記、統計、匯總、上報工作。
——財政部門:負責籌集、落實、審核、撥付項目經費;監督項目經費的管理、使用。
——衛生部門:負責選定手術定點醫院;組織醫務人員與殘聯共同做好貧困白內障患者的摸底篩查工作;監控手術質量和收費標準;協調手術定點醫院,為貧困白內障手術患者提供優惠、優質服務。
㈡認真組織摸底篩查,確定受助對象。
實施項目的縣(區、管委會)殘聯、衛生部門,根據本《實施方案》第二條“受助對象標準”,共同組織人員入村到戶,做好受助對象的摸底篩查工作。殘聯應嚴格把握救助對象的標準,按照“公開、透明、公正”的原則,審定受助對象,并把數據分別報送市殘聯、市衛生局。
㈢選擇手術定點醫院。
實施項目的縣(區、管委會)衛生行政部門,可在全市范圍內選擇具備開展白內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能力的醫療機構作為手術的定點醫院。定點醫院要求有“扶殘助殘”的愛心和責任心,能為貧困白內障患者提供優惠優質服務,并配置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所需要的手術顯微鏡等有關設備、器械及醫務人員。手術醫生應具有眼科專業醫師資格,有熟練的白內障復明手術技術,能嚴格施行術前、術中、術后的規范化操作,并在當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注冊的執業醫師。各縣(區、管委會)的定點醫院于5月15日前報市衛生局、市殘聯備案。各縣(區、管委會)殘聯應與定點手術醫院簽訂相關工作協議,明確殘聯與醫院的職責和責任,保質保量完成項目任務。
㈣采購手術耗材。
手術定點醫院負責進行手術耗品的采購、驗收等工作。手術耗品含:人工晶體片、手術縫線、醫用透明質酸鈉,采購的人工晶體片價格原則上不得低于150元。各定點醫院采購情況(含:供應商及產品、價格),應及時報市殘聯、市衛生局備案。
㈤嚴格經費管理,落實、用好項目經費。
1、實施項目的縣(區、管委會)人民政府,應按照本《實施方案》第三條、第(二)款“經費保障”的有關規定,落實好本級項目的工作經費及手術患者的資助經費,并列入財政預算。
2、實施項目的縣(區、管委會)財政部門,應設立白內障手術補助資金專賬,對資金的收入和支出實行專賬核算、專項管理。殘聯部門也應設立白內障手術補助資金專賬,用于辦理資金的核撥、支付等業務。
3、白內障手術補助資金必須全部用于貧困患者的手術補助,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截留、擠占、挪用。對弄虛作假、擠占挪用、貪污白內障手術補助資金的單位或個人,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處理。對故意虛報有關數字和情況騙取上級補助的,除責令其立即糾正,并按規定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外,還將根據情況減撥或停撥上級補助資金,確保項目經費落到實處。
㈥加強督導檢查。
各地應建立定期與經常性相結合的檢查制度,加強對項目實施進度及經費落實、管理、使用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市殘聯組織財政、審計、衛生等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衛生部門要組織力量對定點手術醫院的手術質量和收費標準進行監控,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㈦廣泛宣傳發動。
各地在宣傳白內障復明工作,要重點宣傳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光明行動”,突出這一品牌,制定系列宣傳方案,進行跟蹤報道。宣傳項目的重要意義、資助標準、申請辦法和防盲治盲知識,以及康復效果。讓全社會更多地了解、關注、支持這一“光明行動”,共同構建“扶殘助殘”和諧的社會環境。
㈧建立項目檔案,做好手術錄入、統計、上報工作。
實施項目的縣(區、管委會)殘聯和定點手術醫院,要組織人員,認真做好項目資料(文件、文字、圖片、聲像等資料)的收集、存檔工作。“光明行動”的資助患者及補助資金使用情況,應按照“公開、透明、公正”的原則,定期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的監督。及時做好有關數據、表格的填寫、錄入、統計、匯總、上報、存檔工作。各縣(區、管委會)于2009年12月25日前完成本轄區《*省委、省政府2009年為民辦實事“光明行動”受助白內障患者統計表》(附件3)的匯總工作,并將《匯總表》和項目《工作總結》報市殘聯。20*年1月31日前完成手術后對象錄入進網工作。
組織實施好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2009年為民辦實事“光明行動”項目,責任重、技術性強、涉及面廣、影響大。希望各級衛生、財政、殘聯等部門,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緊密配合,各負其責,認真組織,扎實工作,確保工作到位、經費到位、人員到位、責任到位,切實做到手術一例,成功一例。同時,希望各地以實施“光明行動”為契機,積極探索貧困殘疾人康復救助的長效工作機制,把實施“光明行動”與實施“中國流動眼科手術車——*復明15號”有機結合,抓住時機,廣泛發動社會力量,積極推動白內障無障礙區創建工作,讓更多的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為實現我市20*年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