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鎮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經驗交流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三帶聯動互促進共創和諧新農村
——**鎮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主要做法
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村干部執政能力的強與弱,直接影響著黨的形象、黨的事業、黨的根基。因此,提出一個好思路,培育一個好載體,創造一個好機制,培育一批好典型是推動基層黨建工作的一個著力點和落腳點。為此,**鎮黨委重點圍繞平山結合帶支部、發展強村帶弱村、典型引路帶亂村的三帶聯動機制,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提高農村支部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創建和諧新農村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
一、村級支部班子在執政能力建設上存在的“四個不適應”
多年來,鎮黨委大力開展以推進素質工程、先鋒工程、民心工程、富民工程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基層組織創建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隨著民主制度建設的不斷深化和新時期對干部素質、能力的要求,特別是對執政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通過深入基層調研了解到,目前在執政能力建設上還存在“四個不適應”:即:
一是思想觀念上的不適應。**鎮多年來依托資源謀發展,煤炭、石灰、石材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但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退出煤炭和非煤礦山企業尋求新的發展已成為鎮黨委、政府及全鎮人民共同面對的嚴峻課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有些村支部班子和村干部定位不準,思想不解放,工作思路不寬,措施不到位,抓發展的意識不強;
二是工作方式上不適應。一些村干部由于知識水平偏低,綜合能力和素質相對較弱,一些村干部自以為了解民情,熟悉農村工作,習慣運用行政手段,強迫命令的辦法推動工作,部分村級黨組織不能及時轉變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往往缺乏有效的解決辦法和應對的措施;
三是工作能力不適應。有些村級班子開展工作抓不住關鍵,解決問題抓不住要害,尤其是在經濟發展思路,培育后勁企業上缺乏創勁和拼勁,打不開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
四是知識水平和年齡結構上的不適應。目前,村級班子成員年齡、文化結構尚不能完全適應發展要求,19個村級支部書記、村主任平均年齡達到48歲,其中45歲以上的支部書記12人,高中以上學歷占總人數的31.2%,從年齡結構上分析,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比重還很低,搞過經營、跑市場的干部不多,大多數村干部都是土生土長的本村人,利用科技謀發展的知識結構還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
二、“三帶聯動互促進”的主要措施
針對村級干部普遍存在的四個不適應,今年鎮黨委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提出了平山聯合帶支部、發展強村帶弱村、典型引路帶亂村的黨建工作思路,通過“三帶聯動”,進一步強化基層組織建設。主要做法是:
第一,平山結合帶支部。針對基層支部書記發展思路不寬,思想不解放,開拓進取精神不強以及提速爭先意識差,信息渠道不寬等問題,今年7月份,鎮黨委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強農村干部掛職鍛煉》的實施意見,選派了黃土坡村黨支部書記到周口店鎮婁子水村、半壁店村主任到周口店黃山店村、李各莊村主任到青龍湖鎮北車營村掛職的方式,走出山區,學習他們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治村方略,重點學習如何發揮地區優勢,加快發展的主要做法,從而拓寬信息發展渠道,實現橫向聯合,達到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增進友情,共謀發展的目的。
第二,發展強村帶弱村。面對產業結構調整給我鎮發展帶來的影響,鎮黨委提出“發展要提速,結構快調整,優勢要轉化,增效要明顯”的發展思路和“生態立鎮、旅游興鎮、經濟強鎮”的發展定位,為構建和諧新農村,實現整體推進的目標,鎮黨委研究制定了強村帶弱村,好村帶差村,支部帶合作組織的發展模式,即針對19個村的經濟、社會發展現狀,今年下半年挑選了3個在全鎮相對比較弱的村,采取到鎮內先進村掛職的方式,實現“互幫互帶,共同發展”。目前我鎮南道村、三福村、杏元村分別與我鎮的辛莊村、半壁店村和口兒村結成“互助村”,通過村與村的互助,進一步整合鎮內自然資源,打破村域資源界限,在發展上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目標。同時鎮黨委積極推廣他窖村的“支部+合作組織+農戶”的柴雞養殖模式,通過黨支部先鋒作用的發揮,帶動全鎮養殖產業化的快速發展,進一步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第三,跨村兼職帶亂村。今年年初,我鎮檀木港村黨支部由于班子整體能力和水平偏低,駕馭全局的能力不強,導致村內出現不穩定因素。針對這一現狀,鎮黨委及時選派能力強,作風硬的干部跨村兼職進行治理,通過跨村兼職實現兩個村聯動發展,在經濟發展上實現優勢互補,在干部管理上實現相互促進,在支部建設上搭建發展平臺,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實現取長補短,在共謀發展構建和諧新農村上實現相互促進,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1、村級支部班子發展意識實現了由“對外開放與對內搞活”有效對接。
鎮黨委通過采取對外實施干部交流和對內互幫互帶的聯動發展,有效的提升了村干部發展的理念。如:黃土坡村黨支部書記通過掛職鍛煉,體會最深的就是支部要形成發展的合力,而這種合力不僅僅是對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同時還需要健全的制度做保障。為此,該村黨支部從整頓作風建設抓起,完善了領導目標管理責任制、工作人員工作日制、考勤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各項制度,同時發揮黨支部帶動作用,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建起了“十字銹”和“文化硯”藝術品加工項目,目前已投資650萬元,生產文化硯和十字銹藝術品,安排勞動力就業達百余人,預計年可實現收入100多萬元,實現利稅20萬元,年內帶動30戶戶均增收5000元。
又如:他窖村黨支部堅持富裕本鎮農民、服務北溝養殖戶的發展目標,今年投資150萬元,改造房屋300多平米,引進孵化設備1套,新建保鮮庫,新上屠宰設備1套,形成了孵化、育雛、屠宰、加工一條龍生產規模,目前全鎮養殖戶達到1000戶,養殖規模達到6萬只,戶均增收5400元。同時,該村黨支部又引進北京油雞5000只,進一步增加養殖品種。
再如:東港村黨支部積極利用對外開放政策,積極與良鄉鎮蘇莊村合作發展荷斯坦奶牛,養殖工程,實現了平山結合共發展的目標。
2、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了由弱勢產業向旅游觀光產業方向的快速轉移。
通過干部交流,不僅打開了本鎮干部對外交流的窗口,同時也帶動了全鎮支部從發展意識到發展措施、從管理機制到交流機制的整體轉變,改變了各支部不跟市場走,而是跟著感覺走的現狀。如:半壁店村黨支部在抓好千畝觀光果園二期工程的基礎上,今年又重點提升了果園的科技含量,投資80萬元,新建一處800平方米的接待中心和水果儲存庫一座,并購置保鮮設備一套,在今年“十一”金秋采摘節期間,共接待游人5000人次,采摘果品10萬公斤,實現收入40萬元,戶均增收2500元。
再如:三十畝地黨支部以北京市注冊的“谷鑫”牌小雜糧合作社為依托,今年又投資5萬元,購置蜂箱5000箱,養殖戶發展到100戶,年內帶動蜂農戶均增收1.6萬元。
又如:南道村黨支部積極搭建致富平臺,今年引進北京優種黑豬拓寬農民就業渠道。還有檀木港黨支部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充分發揮本村地域優勢和鎮內廢棄礦渣豐富的資源優勢,抓生產加工墻體磚項目,還有其他村黨支部在提速爭先謀發展上積極想辦法、定措施、找出路,呈現出支部爭先謀發展、一村一品創品牌的發展氛圍。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3、三帶聯動機制,有效的實現了干部由縱向管理向橫向聯合的有機結合。
平山結合帶支部、發展強村帶弱村、跨村兼職帶亂村有效的實現了干部管理的縱身發展,實現了干部打破村界,有效整合資源謀發展的人和氛圍,從而也有效的帶動了村內的發展。如:磁家務村黨支部書記自年初跨村擔任檀木港村支部書記以來,從規范干部行為、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入手,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明確責任、落實到位,先后調整了6名不稱職的干部,健全了支部班子;從為民辦實事入手,自上任以來,對辦公環境整體改造,新建1400平方米辦公用房,商業街采取招標方式重新統一規格整體改造,同時對村域整體進行規劃,使該村實現了由亂到治的根本轉變。在干部管理上,磁家務村兩委班子成員積極與檀木港村兩委班子成員相互交流,遇到問題共同商量對策,實現了兩村的共同發展。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特別是在推進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新農村上,需要堅強有力的領導集體引領廣大村民共建和諧,進而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鄰里和諧的目標。為此,鎮黨委將繼續加大對村級干部的管理力度,不斷創新管理新模式,努力構建和諧新**。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