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加強對匯率風險防范措施的研究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對匯率風險防范措施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加強對匯率風險防范措施的研究

          匯率問題與對外貿易緊密相關,尤其是對外貿易企業,由于主要經營進出口業務,貿易量又比較大。因此,預防和化解匯率風險尤顯重要。

          在我國,由于受外匯管理體制的約束,我們所應用的匯率均為官方匯率。匯率形成的基本條件是國際間貿易的發展。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實行貿易匯率與非貿易匯率,實施出口外匯留成制度,外貿行業習慣稱之為“雙軌制”。*年,我國進行了外匯匯率的并軌,實行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目前,匯率形成與運行的機制是:1.匯率的形成以銀行間市場供求為基礎,其主要運行方式是規范、統一的外匯市場;2.統一匯率,其特點是所有貿易和資本項下的外匯交易均按照人民銀行外匯掛牌匯率進行結算;3.有管理的浮動匯率,人民幣匯率由銀行間市場供求決定,因而是浮動的,但又是有管理的,主要是根據國家宏觀經濟目標調節外匯供求,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定。

          近幾年來,我國經濟增長迅速,貿易一直在超高速發展,這必然會使匯率問題的矛盾上升,各種矛盾交織,情況變得更加復雜,也使匯率問題成為焦點問題。

          外匯風險可能帶來兩種結果,或是得利益,或是遭受風險。對于企業來說,只要經營或融資中涉及到外幣業務,這種風險就會存在。匯率風險在理論上一般分為交易風險、會計風險和經濟風險。外匯風險的構成因素有三個—本幣、外幣和時間,這構成了時間風險和價值風險。在確定的時間內,本幣和外幣存在折算比率,就會有風險。一般意義上說,一筆應收外匯或應付外匯賬款的時間對匯率風險的大小具有直接影響。時間越長,匯率波動的可能性就越大,匯率風險也就相對較大。

          為了防范匯率風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金融機構無論從經營能力,還是從提供金融品種上均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隨著我國外匯管理制度的不斷改革,在為企業防范匯率風險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如果進出口企業能夠結合自身的財務條件和經營策略,認真地加以利用,就可以有效地化解匯率方面的影響。

          一、優化貨幣組合的方法

          通常情況下,在出口貿易中,應當選擇“硬幣”或具有上浮趨勢的貨幣作為計價貨幣;在進口貿易中,應當選擇“軟幣”或具有下浮趨勢的貨幣作為計價貨幣。在金額較大的進出口合同中,為了緩沖匯率的急升急降,應當采用多種貨幣組合來計價,通常我們稱之為“一攬子計價法”。在選擇的貨幣組合中,可以采用“硬幣”和“軟幣”組合的方法,使升值的貨幣所帶來的收益用以抵消貶值的貨幣所帶來的損失。如果在交易中對方堅持選擇貨幣,可以通過協商,使買賣雙方互不吃虧。

          二、提前收付或延期收付

          進出口合同生效后,企業應當密切跟蹤預期應收、應付貨幣對本幣的匯率變化,一旦發現匯率出現較為劇烈的升降變化時,可以通過對應收、應付賬款更改收付時間來加以規避。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方不同意,可以通過一定金額的折扣來作出讓步,這樣就可以減輕因匯率劇烈變化而將要受到的相應損失。

          三、平衡法

          是指在同一時期內,企業通過運籌創造出一個與存在風險的貨幣相同幣種、相同金額、相同期限的資金相反方向流動的情況,借以消除外匯風險的方法。例如:ABC公司在三個月后有10萬美元的進口應付賬款,該公司根據匯率的變化情況,應當設法出口等額美元的貨物,使三個月后有一筆同等金額的美元收賬,以其抵消三個月后應付的貨款,從而消除外匯風險。當然,在通常情況下進出口企業的應收和應付的貨幣“完全平衡”是難以實現的。因此,要實現該項操作,還需要依賴于企業各部門間的密切配合。

          四、調整合同價格

          在出口業務中,如果出口商堅持以其本國貨幣作為計價貨幣,在匯率出現趨勢性下浮時,企業出口的匯率風險就會加大。為此,在賣方市場的情況下,出口商應當適當調高出口貨價,盡可能彌補預期收匯時可能出現的損失。

          五、增加外匯保值條款

          企業在進行交易談判時,可以根據匯率市場的情況,增加外幣保值條款。在實際業務中有三種類型:一是計價用“硬幣”,支付用“軟幣”,支付時按照計價貨幣與支付貨幣的現行牌價進行支付,以保證收入;二是計價和支付都使用“軟幣”,但簽訂合同時明確該貨幣與另一種“硬幣”的比價,如果實際支付時這一比價發生變化,則原貨價按照這一比價的變動幅度進行調整;三是確定匯率的“商定匯率”,如果實際支付時兩種貨幣的比價超過“商定匯率”的一定幅度時,則對原貨價進行調整。

          六、簽定遠期外匯買賣合同

          具有外匯債權或債務的企業,可以通過與銀行簽訂出賣或購買遠期外匯的合同,來抵消外匯風險。企業也可以通過向銀行借入一筆與其外匯收入相同金額、相同期限和相同幣種的貸款,以達到融通資金、防止外匯風險和改變風險時間的目的。

          此外,在現行的外匯制度下,相當一部分進出口企業可以保留外匯存款賬戶,對此,企業應當十分關注匯率市場的變化,防止會計風險的發生。與此同時,企業也應當通過合法的運作使企業存有的外幣保持“硬幣”狀態,實現保值效益。

          進出口企業可以通過合理運用以上介紹的方法,來減少和消除外匯風險及其潛在影響。有時還要幾種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是,風險控制是相對的,這與企業的各種基本條件、現實環境、業務能力等各種不同因素緊密相關。因此,企業應當靈活掌握與運用各種匯率風險防范措施,并且在反復的實際運用中,形成各自的特點,以期才能夠達到防范或減少匯率風險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