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如何正確把握宗教特點服務構建和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宗教作為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著。在加快小康社會建設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宗教不同程度地影響著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現出許多新的情況和特點,具有復雜的特殊性。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的要求,在實現“全面奔小康,重振連云港”的偉大實踐中,深刻認識并善于把握宗教工作的特點,積極引導宗教為構建和諧*服務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正確理解把握宗教工作特點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服務構建和諧*的自覺性
在許多發達國家宗教在整個社會生活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市五大宗教齊全信教群眾20余萬人,其中絕大多數信教群眾工作和生活在基層,各類宗教活動場所多數在基層,宗教方面發生的各種問題也大多在基層。因此,正確把握宗教工作特點,做好宗教工作是服務構建和諧*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的工作,對實現我市經濟好中求快,快速發展,崛起騰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正確把握宗教工作特點做好宗教工作,是加強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宗教問題也是群眾問題,具有群眾性。宗教在我市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也有眾多的信教群眾,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正確對待宗教問題就是正確對待群眾問題。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宗教政策,正確處理黨同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的關系,有利于鞏固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增強黨在廣大信教群眾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進構建和諧*事業的發展。
2、正確把握宗教工作特點做好宗教工作,是推進服務構建和諧*的重要力量。目前,在我市無論是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區,還是欠發達的農村,信教群眾比重都比較大,基層信教群眾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具有各方面的建設人才,是推進構建和諧*的一支不可低估的重要力量。最大限度地激活宗教界和廣大信教群眾參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活力,是宗教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
3、正確把握宗教工作特點做好宗教工作,是加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宗教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與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問題交織在一起,對社會的發展和穩定產生重大影響。宗教的社會作用具有雙重性,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特別是會受到國際上一些復雜因素的影響。國內外的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宗教問題處理不當,就很容易把思想信仰問題轉化為政治問題,為境內外敵對勢力所利用,嚴重影響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在城鄉和基層單位,宗教內部、信仰不同宗教群眾之間、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之間,經常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矛盾和糾紛,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會引發矛盾激化造成事端,嚴重影響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妨礙構建社會在主義和諧社會進程。
4、正確把握宗教工作特點做好宗教工作,是維護良好內外的關系的重要力量。世界上80%以上的人口信仰各種宗教,各種政治和社會力量都把信群眾作為爭取和利用的對象,宗教常常與現實的國際斗爭和沖突相交織,是國際關系和世界政治中的一個重要因素。近年來,世界上的局部動蕩、武裝沖突等,往往有著復雜的宗教背景。長期以來,西方敵對勢力為實現其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圖謀,始終把利用宗教作為重要手段和目標。在我市大開放大發展大建設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國際國內各類團體和各界人士來我市觀光旅游、洽談生意、謀求發展的越來越多。做好宗教工作,有利于增進了解,消除誤解;有利于展示我市宗教信仰自由的真實情況;有利于掌握和控制利用宗教對我國的策反和滲透,維護我市良好的形象和聲譽。
二、正確認識新形勢下宗教方面出現的新情況和新特點,進一步增強服務構建和諧*的針對性
正確認識把握事務內在規律是有針對性做好工作的重要基礎,宗教作為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同樣有著內在的規律性,在我市的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宗教工作也呈現出許多新的情況和特點。
1、我市信教群眾量多面廣。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各縣區和企事業單位的信教群眾呈現了增加的趨勢,特別是農村群眾信仰宗教的人數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五大宗教中基督教尤為突出。過去,農村信教群眾的構成主要表現出了“四多”的特點,即女性占多數,老弱病殘占多數,文化程度較低的占多數,貧困和偏僻農村的占多數。現在,一些文化程度較高的人,一些年輕人,一些離退休干部,甚至少數黨員干部也信仰宗教。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我市信教群眾約20多萬人,這個數字與我市現有的共產黨員數量相當。信教群眾增多的原因比較復雜,有些是受宗教自身的發展和傳播所致;有些是由于社會轉型期出現了大量新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增加了一部分人生活上、精神上的壓力而信教;有些是由于科技的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多,空閑時間增加,農村的思想文化建設又不能滿足農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而信仰宗教,等等。
2、宗教問題越來越復雜。冷戰結束后,民族宗教問題逐漸成為全球性的熱點、難點問題。宗教與政治的聯系,使得一些國家和地區間民族、宗教沖突不斷,開始有愈演愈烈之勢。我市加快發展的起步階段,由于經濟利益、就業方式、分配形式、價值取向的多樣化,對人們的觀念、信仰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西方敵對勢力把宗教作為“西化”、“分化”的突破口,千方百計地進行滲透,妄圖使中國“福音化”。有的建立地下宗教組織進行非法活動;有的扶植地下勢力與政府對抗。近年來,宗教滲透已經逐步擴展到農村、城區、學校和企業等。我市的基督教私設點雖然經過多次治理,但私設點的非法傳教活動還時有發生。這些因素集合在一起,使得宗教問題呈現復雜多變的特點。
3、宗教工作任務越來越重。信教群眾的增加,西方敵對勢力滲透,宗教與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關系,使宗教工作出現了較之過去更為復雜的特殊性,使宗教工作的任務更加繁重。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又給宗教的傳播提供了方便,使宗教的影響范圍不斷擴大,速度越來越快。這些都對宗教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4、提高干部群眾對做好宗教工作的認識任務艱巨。宗教的存在是以大量信教群眾為前提的,有的還會與民族矛盾糾合在一起,并構成了一種社會力量,一旦出現問題,極易引起連鎖反應。而目前在一些基層單位,宗教工作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黨政干部不懂宗教,不了解黨的宗教政策,不愿管、不敢管、不會管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因此,提高干部群眾對做好宗教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也是宗教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三、正確把握宗教工作的特點,進一步增強服務構建和諧*的有效性
當前我市正處在新一輪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正確把握宗教工作的特點,保持宗教領域的和諧與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民族宗教工作干部,要進一步強化正確把握宗教工作的特點,自覺增強服務構建和諧*的責任意識,扎實做好宗教工作積極為加快發展和構建和諧*服務。
1、注重學習積累,提高開展工作能力。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國際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宗教問題日益突出。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面對我國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宗教領域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妥善應對和有效解決這些新情況、新問題,就必須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好學習教育,不斷提高宗教干部的業務素質,提高貫徹執行民族宗教政策的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抓好調查研究,經常深入到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群眾中間,有針對性地開展調查研究,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發現苗頭和傾向性問題,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抓好作風建設,不斷增強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和依法行政意識。全面提高工作能力,為構建和諧*服務。
2、提高應對能力,維護宗教領域穩定
如何提高應對能力,維護宗教領域穩定,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是做好新形勢下的宗教工作的重要任務,首先要懂得馬克思主義的宗教理論,樹立正確的宗教觀;其次要熟知黨和國家關于宗教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提高執行政策法規的水平;再次要掌握宗教方面的基礎知識,充分尊重宗教界人士的風俗習慣和信仰。只有這樣,才能應對各種紛繁復雜、敏感的民族宗教問題,不斷提高處理各類突發事件、維護政治安定和社會穩定的能力和本領。沒有宗教領域的穩定,就沒有社會的穩定,沒有宗教領域的和諧,就沒有社會的和諧。
3、做好宗教工作,保持宗教領域的和諧穩定
我市正處于新一輪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能否做好宗教工作,保持宗教領域的和諧與穩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市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因此,民族宗教干部要進一步為加快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服務,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首先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始終把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融入到日常的宗教事務管理之中,要緊密結合宗教工作實際,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把握宗教工作的正確方向,掌握新形勢下宗教工作的規律,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發揮宗教在構建和諧社會方面的積極作用、限制其消極作用,提高抵御境外利用宗教對我進行滲透的能力和正確處理宗教方面的矛盾,提高維護政治安定和社會穩定的能力。其次要通過依法行政,使宗教事務管理有序,宗教活動有序。通過“和風細雨”的引導工作,鼓勵和支持宗教界繼承和發揚愛國愛教、團結進步、服務社會的優良傳統,為服務構建和諧*做出積極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