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政協三化建設取得實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年來,*縣政協高度重視“三化”建設工作,認真探索和實踐,以“五強化”為抓手,“三化”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強化認識,提高“三化建設”能力。縣政協堅持把學習擺在首要位置,不斷創新學習方式,增加學習內容,充分利用全委會、常委會、座談會、調研、考察、業務培訓和政協機關每周1天集中學習等形式,認真組織政協干部職工和政協委員學習中共十七大精神、《政協章程》、《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以及省、地黨委有關文件及指示精神,認真學習人民政協理論及“三化建設”知識等,并結合各自工作實際,撰寫心得百余篇。2007年,組織力量撰寫了9篇理論文章參加全區政協理論研討活動,有5篇論文被選為大會交流材料(其中3篇獲評優秀論文在會上發言并獲獎);積極參加上級安排的學習培訓,政協有關領導分別參加了省、地、縣舉辦的各種“培訓班”10余期次;認真開展機關作風教育整頓活動和建設“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領導班子及干部隊伍活動,轉變機關作風。通過多種方式的學習,進一步提高了領導班子的領導水平和干部職工的業務能力,增強了“五種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團結意識、責任意識、自律意識)”和“三個服務(為基層服務、為人民服務、為履職服務)”,為抓好“三化建設”鋪平了道路。
——強化措施,營造“三化建設”環境。縣委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縣政府在人、財、物諸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縣政協成立了“領導小組”及有關機構,制訂工作方案及具體實施細則,把任務加以分解、量化,明確崗位責任,確保了“三化建設”的順利推進。
在“三化建設”中,縣政協積極創設兩種環境、明確提出一項要求。一是把“三化建設”納入黨政工作范圍,創設黨政及各界重視、支持政協工作的外部環境;以“三化建設”為契機,創設規范參政、有序建言的內部環境。二是要求政協工作者、政協委員始終保持同廣大群眾、界別的密切聯系,真正把社會榮譽和社會責任統一起來,做到安心、盡心、誠心,努力搞好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為“三化建設”注入生機與活力。
——強化方向,遵循“三化建設”原則。總書記指出:“要推動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進一步發揮人民政協的特點和優勢”。政協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建設,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胡總書記的指示,以《憲法》為準繩,以《政協章程》為依據,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促進發展”及有關原則,才能明確主攻方向。
縣政協在推進“三化”建設中,嚴格遵循了合法性、科學性、系統性、針對性、可操作性五大原則。縣政協嚴格按照五大原則,開展“三化建設”,使該項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推進,在“三化建設”工作中,始終堅持從本縣實際出發,科學設計,循序漸進,逐步完善,積極協調各方,加強合作,在黨委、政府、政協系統之間以及政協內部,建成一個內外聯系、上下呼應、相互配合、協調一致的履職體系,疏通渠道,嚴防“瓶頸”,進一步增強了“三化建設”的全面性、協調性、配套性和整合性。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分出輕重緩急,抓住當前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集中攻關,加以突破,建設速度明顯超前,把定性要求通過定量來加以界定,把工作的有關環節、時限和范圍加以明確,使整個工作可操作性強,抓起來得心應手。
——強化運作,增強“三化建設”實效。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各有側重、各有特點,又緊密聯系、相互統一。縣政協在推進“三化建設”中,以制度建設為核心,以規范運作為基礎,以程序建設為抓手,努力形成長效機制,確保了政協各項工作有制可依、有范可守、有序可循。
在工作中,縣政協本著“議大事、抓重點、辦實事、講實效”的要求,下大力抓好制度建設,先后出臺了《*縣政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有關規定》、《黨政領導參加政協會議和政協領導列席黨政會議制度》等10項有關制度和規定,各專委(辦)又分別制定了各項專項工作制度,確保了履職環節和協商渠道的暢通,基本實現了“三在先(重要問題先協商后決策、重要人事先協商后決定、重大規定先協商后通過)”,從而搞好制度化建設,使政協工作有制可依,實現履行職能制度化。通過一抓會議規范、二抓行為規范、三抓形象規范、四抓視察調研規范、五抓委(辦)工作規范、六抓民主監督規范、七抓參政議政規范、八抓交友聯誼規范、九抓建言獻策規范、十抓其它工作規范,使政協工作有范可守,實現履行職能規范化。縣政協制定和實施完善的、具體的有關程序,對政治協商的議題、運行、結果反饋等各個程序作出明確規定,按章辦事,井井有條,為貫徹落實黨政重大決策協調各方意見、形成統一意志提供保證,做到了“三在前”(重大問題協商在縣委決策之前、人大審議之前、政府實施之前)。縣政協還堅持從會前準備到會中議程和會后總結等都按嚴格的程序進行,做到開會預先通知、議題預先告知、資料預先送達,大大提高了會議效率,從而完善程序化建設,使政協工作有序可循,實現履行職能程序化。
——強化創新,促進“三化建設”拓展。政協“三化建設”是一個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的過程。為此,縣政協做到“五個堅持”:一是堅持科學發展觀,把促進發展作為人民政協履行職能、加強“三化建設”的第一要務。只有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各界,竭力履行政協職能,才能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重大作用,為加快本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二是堅持把構筑政治協商平臺作為“三化建設”的重點。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是中國共產黨創造的一種政治文明形式,也是黨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重要體現。這一政治運作機制實際上把人民政協的政治協商納入了國家和地方決策程序之中,這是政協規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建設運作中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的問題;三是堅持團結、民主兩大主題,把維護好穩定、和諧的政治局面貫穿于“三化建設”的全過程。團結就是力量,民主可收眾益。維護團結,發揚民主,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偉大力量的源泉。人民政協要切實做好維護團結、發揚民主的工作,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四是要堅持建好人才隊伍。人民政協素有“人才庫”的美譽,縣政協善于利用這種優勢,更充分地發掘人才、更合理地利用人才,為政協履職及“三化建設”,為地方經濟、社會及和諧社會建設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五是堅持求真務實,不斷開創政協“三化建設”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