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探索路輝煌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三十春秋揮手間!歷史的年輪進入了**8,改革開放三十載,國資委成立也有五年了!
每一個時代都有一個主題,改革開放無疑是我們這30年的大主題,而國有企業改革就是30年改革開放的核心主題之一。如果說30年來,我國近10%的GDP年均增長率是世界的一個奇跡,那么我們能夠把國有企業搞好就更是一個奇跡!因為國有企業改革本身就是世界性難題,而我們的國有企業改革又充滿了自身的特點,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照搬,必須不斷尋找,不斷總結。
30年來,關于國有企業改革,我們進行了許多探索。若要做一個時間上的界定,國有企業的改革經歷了十五年、十年、五年三個發展階段。1978年至1992年這十五年,國有企業改革主要是實行擴權讓利、利潤包干,擴大企業自主權,實行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企業生產經營的積極性有了一定的提高。1993年到**2年這十年,隨著我國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國有企業改革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兩個層面上同時推進,尤其是圍繞黨的十五大提出的國有企業改革與脫困三年目標,國有企業在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抓大放小、關閉破產、分流富余人員、債轉股等方面進展迅速。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二中全會提出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重大任務,明確了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的“三分開、三統一、三結合”等一系列重大原則,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迎來新的曙光。
五年來,我們不斷實踐和探索,滿懷謹慎,走向前方。我們深知,沒有規矩,哪有方圓?我們抓住組建機構、健全規章這個切入點,建立和完善了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做到國有資產監管有人負責、有規可依。我們也知道,沒有落實到崗位的責任都是不落實的,沒有有效的激勵機制也難以調動積極性,因此我們以經營業績考核為抓手,層層落實保值增值責任,規范薪酬管理,責任得到了落實,壓力得到了傳遞,激勵約束機制得到了完善?;A不牢,地動山搖。面對日益變化的市場環境,我們以財務監督和風險控制為重點,強化出資人監管,中央企業增強了集團財務控制力,建立了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為中央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始終堅信,國有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主動,贏得優勢,必須廣泛吸引和發現優秀人才。我們以公開招聘中央企業高級經營管理者為突破口,探索了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選人用人新機制,形成了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完善的治理結構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核心問題,是企業發展的長久保證,也是更好地實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的關鍵。我們以股份制改革和董事會建設為著力點,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中央企業及下屬子企業的公司制股份制改制面大大提高,許多中央企業所屬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董事會試點企業達到了19家。面對長期以來國有企業存在的行業分布過寬、主業方向不明、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我們以核定主業和推進聯合重組為主線,推進中央企業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布局結構不斷優化。我們以建立現代產權制度為核心,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和國有產權轉讓,國有資產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國有企業改制和國有產權轉讓逐步走上規范運作的軌道。我們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央企業的黨建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經過努力,我們看到一幕幕讓人欣喜的數字。**7年,中央企業資產總額14.8萬億元,實現銷售收入9.8萬億元,實現利潤9968.5億元,上繳稅金8303.2億元。**3-**7年,中央企業資產總額平均每年增加1.6萬億元,銷售收入平均每年增加1.3萬億元,實現利潤平均每年增加1700億元,上繳稅金平均每年增加1**億元。**7年,中央企業有16家進入世界500強,比**3年增加11家。而在這些數字的背后,更是蘊涵了中央企業許許多多質的變化,中央企業的活力進一步增強,具備了在行業內和全國范圍內,甚至是世界范圍內較強的競爭力。不僅如此,中央企業自身快速發展,在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保證市場供應,實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從3G到核電,從青藏鐵路到載人航天,從三峽工程到奧運場館,從西氣東輸到南水北調,從遠洋油氣到海外工程,這些關系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的重大項目中,哪一個沒有中央企業的心血和汗水?值得一提的是,中央企業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依法經營誠實守信、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管理創新、安全生產、維護職工權益、公益事業等方面都作出了表率。在抗擊冰雪災害和抗震救災中,中央企業立即行動起來,第一時間投入救災,表現出了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面對這些成績,我們自豪。曾幾何時,社會輿論對國有企業的本質和定位存在爭論!曾幾何時,有多少所謂專家學者對國有企業的發展心存悲觀!曾經也有一些輿論,在國有企業經濟效益低下的時候,認為國有企業既然利潤低下,就應該退出一切競爭性領域;在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增長迅速的時候,認為國有企業不應與民爭利,應該以社會效益為主,還是要退出一切競爭性領域。還有許許多多懷疑的目光,不足而舉。事實勝于雄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成果表明,國有企業實現的不僅是經濟指標的增長,也模范履行了社會公共職能。五年的探索實踐證明,只要我們遵循企業發展規律,無論是在競爭性領域,還是在公共領域,國有企業一樣具備競爭力,國有企業一樣可以搞好。
五年前,當我們開啟歷史性探索時代的時候,肩上是億萬人民的重托,深感責任重大,但我們沒有退縮。在這充滿挑戰的五年中,我們在不斷探索中成長,在迎接挑戰中前進,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今天,面對新的形勢,新的時代,我們還有新的追求,新的探索,我們堅信,懷著對國資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飽含激情的思索,懷著對明天的憧憬和寄托,我們就一定能有新的輝煌、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