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體育局經驗交流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體育局經驗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全國首家縣級體科所明年有望在玉環縣誕生,這是該縣體育局局長陳維釗和省體育局體科所商量后的消息。另據消息,玉環的體教結合也已經列入教育部十大課題之一,此項課題由浙師大來完成。

          玉環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探索“體教結合”的業訓模式,經過十多年的實踐摸索,這一業訓模式不斷創新和完善,如今已成為一項完整的系統工程。在這項系統工程中,首先是充分利用優質教育資源,在城關一中、玉城中學、楚門一中等重點中學中設田徑、女籃等項目,體育特長生優先進入這些重點中學學習,與普通學生混班上課,解除了家長對孩子升學的擔憂,訓練、住宿則相對集中,并派專人負責。游泳項目主要設在縣里的重點小學——環山小學。原本外學區的學生想要進入環山小學,家長必須支付高額的費用,但是游泳隊的隊員可以減免相應費用進入學校學習,學校每年給8個名額。由于布點都在重點學校,少體校招生,家長趨之若鶩,業訓呈現勃勃生機。

          “教練是業余訓練的一筆財富。”這是陳維釗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幾年來,玉環不斷引進優秀教練。原國家游泳隊、河北隊教練穆祥勝兄弟、馬俊仁弟子王焱磊等先后在玉環執教。在玉環縣體育中心田徑場上,常能見到一位略顯清瘦的老教練,帶著田徑隊的隊員訓練,他就是遼寧籍的教練邢文強,今年已經65歲,是沈陽市體工隊的退休教練。2004年來到玉環后,玉環的田徑項目很快有了起色,如今,他已經在玉環安下家來。陳維釗常說,引進運動員,一個頂一個,引進教練員,一個帶一大片。他介紹,少體校早就實施以老帶新的“青藍工程”,給外聘教練配備本地年輕教練,做好教練員隊伍梯隊建設。

          玉環畢竟地處海島,離中心城市較遠,如何使引進的優秀教練安心、放心?玉環體育人用一片真情留住人才。女籃教練周鈺君是省隊教練,因為兒子做生意虧損,萌生退意,想回杭州。陳維釗知道后,和班子成員商量,一次性發給兩年的工資,以解決她的后顧之憂。另外還每月發給她1000元補貼。

          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制度建設必須同步跟進。少體校先后出臺了《教練員崗位責任制》、《教練員崗位培訓制》等相關制度,按照教練員的考核成績發給相應的工資,并實行“兩會一制”,即教練與少體校的每月交流會、與各布點學校的校務會和項目俱樂部制,健全體訓制度,從而激活了整個訓練機制,促進了運動員和教練的訓練積極性,為玉環的競技體育發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十幾年的辛勤耕耘,玉環的競技體育發展駛入快車道,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省運會上金牌為零前進到十三屆省運會的15.92塊金牌,列全省第14位,還獲得2塊全運會金牌、一塊世錦賽金牌。在上月底剛剛結束的臺州市第三屆運動會上,玉環健兒勇奪80金56銀40銅,金牌數比上屆市運會多了21塊,并破2項省青少年紀錄、2項臺州最高紀錄,獲得2004—2008年度臺州市培養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突出貢獻單位等榮譽。

          “接下去,我們還將籌建一個全民健身體育科研所,成為縣里體育后備人才選材的科研基地。”陳維釗介紹,這個體科所將專門配備2名專業的科研人員,除了日常為群眾進行體質檢測外,另一項重要工作是為訓練進行科學選材,建立人才數據庫,對于那些身體素質特別好的苗子,重點跟蹤。科研所目前已經開始前期籌建。玉環的體教結合已經引起教育部關注,列入十大研究課題,這個課題將由浙師大完成。除了縣級體科所、教育部研究課題外,陳維釗透露,玉環田徑隊今年還去了云南高原訓練,這在全國也是極為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