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黨團共建發展經驗交流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黨團共建發展經驗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民政局黨團共建發展經驗交流

          團建工作是黨建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鎮黨委始終把團建納入黨建的整體格局加強領導,鎮團委按照黨的建設要求,緊密結合黨建工作自覺地以團的建設服務于黨的建設,各黨組織主動做到黨團建設規劃同步定,任務同步下,活動同步搞,考核同步做,評優同步議。通過扎實工作和不懈的努力,我鎮黨團共建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一、基本做法。

          *鎮黨委始終將團建工作列入黨建的重要內容,各級黨組織切實履行好自己的政治責任,加強對團組織的領導,通過帶思想作風建設,帶組織建,帶作用發揮,指導和幫助團組織搞好團的建設,發揮團組織的應有作用。

          (一)從思想建設入手,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

          *鎮黨委把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團干部和團員青年作為帶動團組織思想政治建的中心任務。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指導和幫助基層團組織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各村黨支部、團支部采取多種形式,積極開展思想教育活動,提高團干部和團員青年的政治覺悟。

          部分村團支部成立了政治理論學習中心組,定期邀請黨委負責人進行政治理論講座。鄉鎮黨委還要求行政村黨支部主要成員切實負責起團干部的思想教育職責,規定一年中組織青年團干部的政治學習不得少于2次,并規定,凡是黨支部的政治學習會,必須有主要團干部參加,由參加學習的團干部再組織團支部成員學習。黨團組織共同學習政治,共同提高覺悟,這一制度一直得到堅持,據不完全統計,三年下來,全鎮22個團支部,共召開學習會180余次,參加學習的團干部及團員計有1000余人次。20*年,鎮黨委組織全鎮在職團干部進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知識競賽活動,22個團支部各組成一個代表隊,每位團干部積極勇躍,通過競賽,確定了名次和獎項。三年中,在鎮黨委的組織和領導下,鎮團委共組織了各種政治理論知識競賽6次,使全體團干部形成了自覺學習、學用結合的意識。

          (二)從組織建設入手,發揮黨的組織優勢。

          組織建設是搞好共青團工作的先決條件,鎮黨委領導高度重視團組織的完整性與戰斗力,鎮黨委記劉義平一再強調:“團組織建設必須與黨組織建設同步設計、同步實施、同步考核,團組織不但要建齊,而且要建強”,按照鎮黨委領導正確的決策思路,我鎮的團織組建設形成明確的建設思想:

          首先是根據新形勢下團員青年“四個多樣化”的實際,積極探索實際有效的建團思路,膽嘗試在青年量集中的非公企業建團,建立改制企業流動團支部,不拘于傳統方式的束縛,實施多樣化的建團模式,真正抓住了市場經濟條件下青年流動性的特點。目前,我鎮已建流動團支部1個,共有來自各個改制企業的團員32名,建立非公企業團支部1個。

          其次,以活動健全和完善團組織管理上的不足。針對目前團員流動性,不易管理的特點,鎮黨委明確要求各團支部強化青年活動,只要團支部有好的活動方案,黨組織總是全力支持,通過開展形式各異的活動,使各團組織延伸了管理的手臂,一批主題活動好、支部建設好的團支部涌現出來。

          最后,強的組織必配備強的團干部。鎮黨委對團干部隊伍的選撥和培養傾注了量的心血,在99年的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中,黨委就對團干部的選拔規定了具體的標準,并由黨委領導親自深入到村進行調查摸底,將有活力、有激情、公益心強的年青人列為團干部人選,在具體的選拔工作中,又在條件成熟的余村、菊水、八一、八二等村以競職演說、群眾提問的形式公開選拔團支部記,在一定的意義上實現了村民自選團的干部,建成了一支高素質的團干部隊伍。

          (三)從青年團員的作用發揮入手,發揮黨組織的激勵作用。

          經濟建設始終是鎮黨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在全面建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在鎮黨委的激勵和帶領下,*鎮全體青年團員發揮了生力軍作用。

          基層黨委主動給團員青年交任務、壓擔子。在當地的農業綜合開發工作中,黨委就提出了“青年爭當創業能手”的號召,鼓勵廣農村青年開創青年創業基地,在苗木基地、筍竹兩用林基地、煙葉生產基地等建設中,對青年團員的創業提供優惠條件,通過各種媒體宣傳,激發全鎮青年的創業熱情,并帶動了周邊鄉鎮青年投身農村創業。

          在急、難、險、重面前,黨委對廣青年團員給予了充分的信任和鼓勵。20*年冬的抗寒工作,在鎮黨委的號召下,200多名團員青年組成了抗寒保林志愿者隊伍,自愿到成片的桔、茶等林木基地進行清雪,連續奮戰2天,清雪面積200余畝,最限度地減少了農民的損失。在今年的抗擊非典工作中,600余名青年充當了宣傳員、檢查員、監督員的角色,不辭辛勞地活躍在抗擊非典的各條戰線。在今夏的抗旱工作中,由青年團員組成的抗旱突擊隊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取得的基本成效。

          (一)農村基層團的組織建設得到鞏固和加強。

          在鎮黨委的關心下,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團組織的自身建設得到加強,優化了團工作的外部環境,解決了村級組織建設中后繼乏人的狀況,順利完成了團支部的換屆工作,使各行政村團組織的換屆與村兩委換屆配套進行。22個團支部中沒有一個長年外出的團支部記,普遍提高女團干的比例,團干部隊伍實現了年青化、高學歷,中專以上的團干部占60%以上,專以上學歷有10人,基本形成了一支有朝氣、有活力的基層團干部隊伍,保證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流動青年的管理上,根據鎮黨委提出的“以靈活的組織設置擴有效管理”的團組織建設思路,鎮團委膽嘗試了在非公企業建立團支部及建立流動團支部兩種團建新模式,目前已在紅樹實業公司建立了非公企業團支部,并建立了改制企業流動團支部,使200余名流動青年得到有效管理,并通過組織活動,使青年工人在勞動技能、就業、自主創業上形成了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圍。

          (二)團干部隊伍的建設取得新的成效。

          形成了團支部記列席村兩委會議的機制,使團干部在參政、議政中提高了能力了水平。鎮黨委把農村基層團的崗位作為培養鍛煉農村基層黨的后備干部的重要崗位,積極培養選拔農村基層團干部。比如余村,在召開村兩委會議及其它小會議時,都讓團支部記范子信參加,范子信在參政、議政過程中,憑借團員青年特有的熱情、創新思想,在村兩委議事中起到了積極作用,極的鼓舞了全村青年參與余村建設的熱情,進一步鞏固了青年群眾基礎。在鎮黨委、村黨支部重視下,余村村團支部連續三年被團縣委授予“先進團支部”的榮譽稱號。目前,團委記列席村兩委議事已作為一項日常機制向所有行政村推廣,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在團干部的推干薦才方面,我鎮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激勵機制。團干部作為村兩委的后備人選是鎮黨委始終堅持的原則,在日常培養、出口管理上,鎮黨委總是從黨的事業后繼有人的高度進行統一規劃,并建章立制,注重在團干部內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工作考核、群眾評議、兩委評價等方式加強對團干部的管理,并對各項考核指標進行量化,以分值的形式明確工作成績。對后進村的團干部,規定由鎮黨委領導親自進行誡免談話,同時做好跟蹤管理,一年過問思想、工作狀況不下3次,三年來,該鎮黨委主要領導直接找團支部記談話共計63次,共10余人。通過黨委的督促和指導,99年換屆選舉中共有11個行政村的團支部記走上了村兩委領導的崗位。

          (三)農村團員隊伍建設得到加強

          1、加強了對非公有制企業團員青年的管理。在黨支部的帶領下,紅樹實業公司團支部圍繞企業中心工作及經營管理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帶領青年團員開展“我為企業發展出力獻策”活動,還舉行“技能比拼”活動,引導團員青年在企業的發展中創功立業,與企業發展同呼吸共命運,在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中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元旦,由我鎮團委牽頭組織了企業職工與鎮干部開展聯誼活動,進行《安全生產法》和鎮情、廠情知識搶答競賽。20*年9月,紅樹實業公司組織舉辦了“紅樹金秋聯歡晚會”,企業黨團員自編自演節目,并適時穿插了技能比武和知識搶答,極的鼓舞了企業青年們的工作熱情。通過紅樹團支部的帶動和輻射,全鎮青工線的團員形成了極高的創業熱情,一批青年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經培養突穎而出,非公團支部的吸引力增強。

          2、充分發揮團組織的人才資源庫優勢,加強對外出務工青年的管理服務。鎮團委積極開展農村青年“闖海工程”,組織廣團員青年進行就業和再就業技術指導、培訓,提高青年的就業競爭力。利用人才交流中心及職業中介機構的信息優勢,并積極與用工企業溝通聯系,挖掘用工崗位,向各地企業輸送青年500余名。做好勞務輸出的后繼管理工作,對外出務工青年進行跟蹤管理服務,通過與當地勞動部門的聯系,保護青年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

          3、進一步做好推優入黨工作。鎮黨委和村支部都非常重視從優秀團員中培養和發展青年黨員,努力落實28周歲以下青年入黨一般應從團員中發展和發展團員入黨一般要經過“推優”的規定。村級團支部也積極向村支部推薦優秀團員,為黨組織源源不斷的輸送新鮮血液,近三年,經各黨組織的教育和培養,有65名思想進步、表現優秀的團員被推薦到入黨積極份子的隊伍中,使青年入黨積極分子隊伍日益壯,團的基層組織也不斷得到優化。

          (四)共青團在農村三個文明建設中的生力軍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是一個農業鎮,長期以來鎮黨委、政府堅持“農業強鎮”發展戰略,力發展效益農業,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圍繞這一主題,鎮團委在服務農村青年成才成長、增效增收上取得了累累碩果。

          1、通過積極創辦項目示范基地,做做強效益農業文章。鎮團委依托烤煙基地、食用菌生產基地開展各項生產技術培訓,受訓青年已達5000多人次。*年5月,開展向農民推廣、贈送“名、特、優”蔬菜種子活動,并在農民與科技人員之間互通聯系地址和電話,使他們之間建立起了一條效益農業與科技的傳送“熱線”。此外,鎮團委積極引導和扶持農村青年發展食用菌訂單農業,充分利有我鎮食用菌基地密集的優越條件,建成了占地12畝的珍稀食用菌示范基地溫室棚26個,進行了姬松茸、雞腿菇、杏鮑菇等多種食用菌示范種植,為我縣由香菇縣轉向為食用菌縣起到了帶頭模范作用。我們定期組織縣級有關專業技術人員進村入戶開展技術信息服務,引進新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加強產品包裝創名牌。鎮團委還依托“百山茶場”的生產加工優勢,引導團青年注重投入、加強管理,積極發展高效無公害茶葉生產,提高了經濟效益。

          2、力培養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隊伍,發揮他們的帶頭示范作用。在鎮黨團組織的正確引導下,涌現出了一批優秀農村青年創業典型:烤煙生產示范戶——范子信,現任余村團支部記,他自1998年開始嘗試種植烤煙,現已形成一定規模,且效益逐年遞增,成為烤煙生產軍的領頭雁。食用菌開發示范戶——姚子津、馮梅夫婦勇于創新、膽創業,承包了26個棚膽進行食用菌新品種種植試驗,向農民推廣新型菌種和技術,并組織農戶進行訂單農業生產,取得了較好的經濟、社會效益。苗木培育專業戶——范根林,*鎮坪洋村村委會主任。十余年來,他潛心從事種苗生產產業,不斷研究和探索,今年,他培育了樂東擬單性木蘭、黃心夜合、乳源木蓮等苗木100多畝,預計總產值可達300多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苗木王子,有力調動了當地農民發展種苗生產的積極性。

          三、基本經驗

          回顧以往的工作,我們也得到一些體會:

          (一)各級黨委政府和上級團委的關心、支持,是鄉鎮團工作取得成績的堅強后盾。共青團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必須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工作局規劃和開展工作,不能就團論團,要在為局服務中找準位置、發揮作用,真正做到“黨有號召、團有行動”。多年來*黨委政府始終把團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強對共青團的領導,關心共青團的成長。在他們的關心、支持下,團工作的環境進一步得到優化,團的工作納入了黨政工作中,增強了團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呈現了勃勃生機,“雙推”工作富有成效,青年入黨積極分子隊伍日益壯,團的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優化。有了各級黨委政府和上級團委的力支持,團的事業進一步發展壯,團干部的積極性、創造性增強。

          (二)黨建帶團建,關鍵在“帶”,根本在“建”。團組織和廣團干部要進一步增強主動性,積極爭取黨組織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為團組織更好的履行職能,為青少年的成長成才創造良好的條件,努力優化團的工作環境。牢固樹立團建為黨建服務的思想,主動與黨建接軌,把黨建工作的要求變為團建工作的任務,根據黨建工作重點確定團建工作重點,使團建與黨建在內容上相銜接,在措施上相配套,立足團工作實際,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努力推動黨建帶團建工作實現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