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核電項目專家優證會上的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領導:
衷心感謝你們聽取*核電規劃簡要匯報。
為了今天的匯報,*人民等了幾十年甚至幾代人。因此,我的心情格外激動,因為我們是受*省委、省政府的囑托,帶著四千三百萬*兒女夢寐以求的期盼來的。建設核電是*這塊紅土地上幾代人的夢想,*人民盼核電,可謂是望核欲穿。
*是一次能源最匱乏的省份之一,缺煤少水無油氣。極度的能源匱乏迫使我們一直謀劃發展核電。早在七十年代*便著手在省內尋找建設核電站廠址。*年組織了核電廠址普選,*年省政府兩次向國務院報送“要求建設核電站”的請示。“八五”期間*核電站被列為國家核電前期工作計劃項目,*年編制完成《*核電廠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年原電力部會同核工業總公司對初可報告進行審查。結論認為在*建設核電是必要的、可行的,是解決*一次能源貧乏的根本途徑。
為此,*加快了核電項目前期工作。*年完成了核電廠址復核工作,并順利通過了電規總院組織的廠址復核審查,審查意見認為帽子山廠址和煙家山廠址自初可研審查以來,廠址保護良好,基本沒有變化,仍具備建設核電廠的條件。
國家關于“積極發展核電,研究開展內陸核電建設”的精神使*如沐春風,為正在推進的核電前期工作下了一場及時雨。*年4月,*向國家發改委上報了《*核電一期工程項目建議書》。
下面,我著重匯報*建設核電的必要性、可行性、緊迫性。
一、*核電建設的必要性
(一)核電建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現實選擇
“十五”以來,*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工業化為核心,以大開放為主戰略”和“對接長珠閩,融入全球化”的戰略構想,充分發揮位于沿海省份腹地、連接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優勢,抓住沿海產業梯度轉移的機遇,全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十五”期間GDP年均增長11.6%,高于全國及華中地區平均增長水平,經濟實力在全國、在中部地區的位次不斷前移。
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省用電需求持續快速增長。“十五”期間*電網統調用電負荷年均增長16.8%,高于華中電網3.7個百分點。預計到2015年*電網統調用電負荷將達到1871萬千瓦。即使考慮國家規劃送給*的區外電力,*電網2015年、2020年電力缺額分別達1148萬千瓦、2299萬千瓦。缺口如此巨大,矛盾日益尖銳,只有加快電源建設,才能解決*缺電之苦的難題。
(二)核電建設是解決*能源瓶頸的迫切需要
*在華中電網六省市中,一次能源資源儲量最少,僅占華中的3.3%,與經濟總量所占10.45%的比例極不相稱。
*雖處長江中下游,盡管境內河流眾多,水系發達,但水能理論蘊藏量只有682萬千瓦,僅占全國的0.98%。技術可開發的水電站976座,裝機容量577萬千瓦,現已開發一半左右,剩下的水能資源開發難度大,經濟性差。
*的煤炭保有儲量僅占全國的0.137%。資源零星分布,小塊段居多,煤質偏差,多為中灰至富灰煤,開采困難。2001~*年全省年均煤炭產量為1700萬噸左右,而煤炭消費量逐年上升。*年全省煤炭消費量約4500萬噸,煤炭自給率僅為45.6%,電煤嚴重不足。我省在建及規劃新建的火電廠燃煤將全部要從外省調入。
省外煤炭來源地主要為山西、陜西、河南、安徽等地,平均運距在1500公里左右,在華中電網屬運距最長,*年到廠標煤均價為599元/噸。買煤難、鐵路運力不足和煤價奇高是制約*燃煤電廠建設的瓶頸。
其它一次能源,比如油氣,*尚屬空白。*要解決能源問題,常規能源靠自己不行,從外省輸入又存在諸多制約因素,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國內的很多資源專家對*能源問題早已有了共識,原電力部和中核總在*核電初可審查意見中大聲疾呼應盡快考慮在*建設核電站。
(三)核電建設是建設生態*,保護*秀美山川,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明智之舉
*山川秀麗,名勝眾多,生態環境優良,森林覆蓋率達60.5%,居全國第二位。全省有廬山、*山、龍虎山、三清山等八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其中廬山作為“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境內還有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有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有國家級候鳥自然保護區,有2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全省各類風景名勝區(點)多達2400余處。
優異的自然環境一直令我們引以自豪,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但現實情況不容樂觀。*年,*火力發電廠廢氣排放量占全省工業廢氣排放量的33.7%;二氧化硫排放量占57.8%;煙塵排放量占27.9%。在全省酸雨控制區內,火電廠二氧化硫排放量所占比重高達60%。火力發電帶來的污染物排放已成為影響*環境的重要因素,對未來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
對照國家“十五”環保計劃,*年*二氧化硫實際排放量已超過*年計劃排放量。目前*電網火電裝機占總裝機的82.1%,按照規劃2010年還將提高到88.2%。從環境壓力看,從宏觀長遠計,*唯有發展替代能源,調整能源結構,特別是建設核電,才能有效改善電力工業對環境的影響,才能保護好*的秀美山川,才能為全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四)核電建設是降低上網電價水平的重要途徑
由于電煤運距長,我省的上網電價居華中電網之首,三峽送給*的水電落地價也是最高的。高揚的電價已經成為制約*與其他中部省份同步發展、共同崛起的重要因素。
根據《*核電一期工程項目建議書》,核電項目投產后上網電價為0.346元/千瓦時,這個電價不僅低于*省目前新投產燃煤機組標桿電價0.372元/千瓦時,也低于*統調電網的平均上網電價0.354元/千瓦時的水平。隨著電煤價格的不斷上漲、環境保護要求的日益嚴格、新的火電項目陸續投產,*上網電價水平還將逐步攀升。因此,*省核電上網電價水平將遠低于其投產時*平均的上網電價,不僅*電網能完全承受核電電價,而且核電更有利于降低*電網平均上網電價水平。
(五)*核電是優化資源配置的調控手段
華中地區能源資源的分布特點是北煤、西水氣。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四川和湖北,兩省合計占全區的84%;煤炭資源80%在河南,天然氣資源主要在川、渝。
目前,我國南部電力輸送的格局為“西電東送”,電煤運輸為“北煤南運”,*在華中電網是“西電”和“北煤”的接受省,地處華中最東端,無論是電煤還是接受三峽等外來水電,成本均高于華中諸省。如在*建設核電,不僅可以在華中形成北煤、西水、東核的合理格局,更重要的是可以充分發揮*鈾資源豐富的優勢,在更大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減少能源長距離輸送,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建設核電,其社會效益大于企業效益、全局效益大于地方效益。
同時*電網是華中電網的末端,是一個典型的受端系統,建設核電有利于加強受端系統的電源支撐。
二、*核電建設的可行性
*核電廠址比選工作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在最初十七個普選廠址的基礎上,經過反復論證,推選出現在的彭澤帽子山和萬安煙家山兩個廠址。這里我側重匯報項目建議書推薦的優先候選廠址彭澤帽子山廠址的情況。
彭澤廠址位于*東北部的*市彭澤縣馬當鄉境內,北臨長江,南靠太泊湖。廠址距彭澤縣城約22km,距*市約80km,距南昌市約170km。
彭澤廠址是一個具有諸多優勢的內陸核電廠址。
1、彭澤廠址被專家譽為“原生態”廠址。人口密度低,廠址保護好。80km半徑范圍內無百萬人口城市,5km范圍內人口密度僅為156人/km2,遠低于全省人口密度。彭澤廠址附近無省級以上生態保護區及風景旅游區。無大中型企業和工業生產基地,無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氣體源。無武器試驗場、軍事基地、彈藥庫等,也無飛機航線經過。
2、彭澤廠址是“國內一次循環條件最好的內陸廠址”。彭澤廠址既可采用二次循環,也可采用一次循環。廠址位于長江南岸,水量充足,河勢穩定,深泓靠岸,取水天然條件好,被專家譽為“國內一次循環條件最好的內陸廠址”。
3、大件運輸最為便利。大件設備通過長江運到廠址大件碼頭,再通過公路運至廠區,公路運距不超過2公里。
4、地震、地質條件可靠,不存在顛覆性因素。廠址地震活動性弱,無發震構造,附近范圍不存在能動斷層。*年11月26日,*發生了瑞昌5.7級地震,震中距離廠址約88km。為了評估瑞昌地震對彭澤廠址的影響,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開展了“*核電項目彭澤廠址初可研階段地震地質補充調查專題”,評審專家認為彭澤廠址與瑞昌震區相比存在顯著差異,不具備發生類似于瑞昌5.7級地震的構造條件,彭澤廠址地震動水平峰值加速度和烈度值與“初可研”的結論一致。
5、電網適應性強。到2010年,*全省將覆蓋500千伏電網,這為消納彭澤核電站電力奠定了基礎,便于就近接入中部主環網架,不僅能提高*電網的安全穩定水平,而且有利于提高華中電網安全穩定水平,更為重要的是能夠有力支撐華中、華東兩大主力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收到兼蓄并利之效。
6、經濟性好。彭澤廠址具有土石方量相對較少、出線方便、搬遷人口少、運輸成本低、場外應急條件較好等特點,與在建和擬建同規模核電廠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明顯優勢。
綜上所述,彭澤廠址在安全性、技術可行性、電網適應性、經濟性和環境保護等各方面均滿足建設核電廠的要求,是內陸建設核電不可多得的理想廠址。
三、*核電建設的緊迫性
(一)核電在我省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近年,在國家提出了“積極發展核電”的能源發展戰略后,各省建設核電的熱情高漲,但*與其它省的感受有所不同,因為我們的核電情結是源于本省能源困境的切膚之痛。
二十多年前,在當時我國大規模發展核電條件尚不成熟的情況下,我們就組織了廠址普選、初可研等工作。*歷屆省委、省政府對建設核電都高度重視,1988年成立了專門機構——*核電辦公室,并數次向國務院呈送“要求建設核電站”的請示,從“六五”到“十五”我們一直有專門機構、人員負責核電前期、廠址保護等工作。*年,為切實推進彭澤核電前期工作,*與中電投聯合組建了*核電一期工程領導小組,組長由*省省長黃智權擔任,副組長由中電投王炳華總經理和*省常務副省長吳新雄以及另外一位副省長和副總經理擔任,如此高規格的領導小組實屬罕見。
我們建設核電的熱情持續時間之所以這么長,主要是基于對核電建設在*經濟發展中戰略地位的認識。建設核電一是可以解決能源不足,保障電力供應,支撐國民經濟發展;二是可以通過核電建設提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創造附加經濟效益。誠然我們更多的是從第一個層次來認識的。*能源資源不足無論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制約發展的關鍵因素,核電可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的動力問題。
(二)核電建設對*實現小康至關重要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要全面實現小康。*的經濟發展目前與全國的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未來十年是*加快發展,追趕全國發展步伐的關鍵時期。按照*“十一五”到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預計到2010年全省GDP達到6000億元,基本實現工業化;2020年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
當前我省人均用電水平較低,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6%,遠低于人均GDP的比例。在全國經濟市場一體化,產業加快融合的背景下,*繼續以如此低的用電水平支撐加快追趕的發展步伐是不現實的。可以預見,*—2015年我省的人均用電水平仍將呈加速增長態勢,到2020年人均用電水平應與經濟發展同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因此,未來十年我省如不加快能源建設,提高能源供應水平,將無法保障國民經濟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
我省對外省煤炭的依存度越來越高,目前電煤已達到60%左右。在建的幾個火電廠,燃煤全部需從外省輸入,預計這批電廠建成后,我省的火電燃煤對外依存度將達到70%左右。屆時燃煤供應困難且不說,僅外煤入贛運力問題就異常緊張。如不及早改變*能源供應結構,這種困難將與日俱增。
未來十年,一方面國民經濟發展要求我省能源工業加速發展,另一方面外來能源入贛越來越困難,這一矛盾如不盡快解決,我們將要與即將到來的發展黃金期失之交臂。
*能源問題能否解決好,還關系到*人民能否與全國人民共同富裕。*是一個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的老區,犧牲了無數英雄兒女。由于種種原因,*經濟一直比較落后,現仍有為數不少的群眾處于貧困線以下,我們如不能在全國加快發展的機遇期中將*人民帶進富裕之門,不僅愧對為革命犧牲的英烈,而且無顏見*父老。
各位專家,我們盼核電已經盼了數十年,襁褓中的嬰兒都已長大成人,和*核電同時期的其他核電項目紛紛上馬了,而我們還在苦苦等待。現在國家把發展核電作為國家能源戰略之一,今天在此進行核電廠址比選,真切希望各位專家能夠給予支持!
(三)我們有信心有決心為國家核電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核電前期的加快推進,不但體現了政府、投資方對核電建設的重視,也凝聚了*人民對建設核電的期盼,尤其是廠址所在地的群眾,更是對開工建設核電廠翹首以盼。二十多年無私自覺地保護好廠址,積極支持前期每一項工作。*年廠址復核時,當地群眾自發地在沿途簞食壺漿,為專家送水、送飯、送草帽,并主動修建到廠址的便道以方便專家開展工作。普通老百姓的舉動,樸實而真誠地折射出他們對核電的渴望。
建設內陸核電是國家積極發展核電的重要步驟,首座內陸核電站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好與壞,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的實施。在*建設核電,*人民一定會象當年支援紅軍一樣全力支持核電建設,我們有信心,把*核電建設成內陸核電的示范工程。
各位專家,幾十年來,*核電工作凝聚了許多領導、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心血,老一輩專家過去為*核電所做的一切我們永志難忘,今天你們對*核電的關注和支持,同樣會銘記在*人民心中!
歷史有知、先烈有知、人民有知!
最后,再次衷心地感謝各位專家、各位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