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世界水日水周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天是第*屆“世界水日”和第*屆“中國水周”的第一天。聯合國確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是“涉水衛生”;我國今年紀念“世界水日”和開展“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是“發展水利,改善民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的決定》也于今天正式實施。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性資源,加強飲用水源保護,保障城鄉居民的飲水衛生,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是最基本也是最為重要的民生問題。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飲水衛生工作。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切實保護好飲用水源,讓群眾喝上放心水作為首要任務。
我省是一個河湖眾多、水網密集、水資源相對豐沛的省份。但是,在工業化、城市化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由于一些地方忽視對河湖資源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導致水域面積銳減、水系受阻不暢,嚴重影響防洪排澇和水資源調蓄能力;污染超標排放、水質嚴重下降、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時有發生;甚至出現有河皆污、有水難用、越來越依賴水利工程從長江調水的尷尬局面。去年夏天暴發的太湖藍藻生態危害直接導致的供水危機,再次警示我們,加強河湖保護,保障飲用水源安全,保證城鄉居民飲水衛生,是當前水利工作的一項突出任務。
一、切實維護江河湖泊的健康生命。江河湖泊是地表水資源的主要載體。保障飲用水源安全,關鍵是要加強江河湖泊資源管理和生態保護。實踐證明,江河湖泊有其自身的運動特征和生命規律,必須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因地制宜,綜合治理,提高科學管理和保護水平。一要建立嚴格的水域管理保護制度,堅決禁止非法侵占水域行為,對重要的江河湖泊實行嚴格的確界管理;二要實行排污總量限額管理,依據江河湖泊的環境容量,嚴格控制污染排放,并逐步建立河湖環境資源占用補償制度;三要科學治理內源污染,對污染和淤積嚴重的河湖,因地制宜地組織生態清淤和污染治理,修復河湖的生態能力;四要規劃實施江河湖泊的引排系統,合理布置江河湖泊之間的調水引流工程,促進水體流動,增加環境容量;五要加強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建立江河湖庫突發性水污染應急管理機制。
二、認真實施飲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規劃。我省現有城鄉飲用水源地不僅布置不夠合理,而且存在不少安全隱患。去年,在全面普查和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省發展改革委和省水利廳編制下發了《全省飲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規劃》。最近省人大常委會又作出《關于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的決定》。我們必須按照《決定》和《規劃》的要求,堅持因地制宜,實行綜合治理,認真落實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的各項措施。一是加大飲用水源地安全整治力度,堅決清除飲用水源地安全保護區的違章建設,整治污染排放源,削減過度的水面養殖規模,消除安全隱患;二是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又一時難以清除的飲用水源地,要下決心進行調整,絕不能心存僥幸;三是抓緊應急和備用水源建設,對一些水量穩定、水質較好的地下水源、水庫、河流都要作為備用和應急水源加以保護,并通過工程措施,確保一旦發生突發性水污染事件,能夠緊急啟用,發揮替代水源的作用;四是建立水源地監測預警機制,加強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和分析預警,制定應急處置方案,做到一旦發生突發性水污染事件,能夠及時應對,有效處置,確保城鄉供水安全和居民飲水衛生。
三、繼續加強水資源優化配置和科學調度能力建設。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加快推進,在今后一個較長時期內,對水資源的需求還在繼續增長。我們必須圍繞經濟社會的發展規劃,堅持流域與區域治理相結合,加強水資源環境工程建設,為全省經濟社會與水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提供保障。一要加快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建設。不僅實現送水出省的供水目標,而且擴大向我省淮北地區的供水能力,進一步保障該地區的供水安全和城鄉居民飲水質量。二要延伸江水東引工程。開工建設通榆河北延工程,擴大江水東引能力,不僅將大大提高對連云港市的供水保障率,而且對改善整個沿海地區的水資源保障水平和水生態環境都將起到重大作用。三要擴大“引江濟太”工程。通過實施更加科學合理的江湖引排工程體系,加快太湖水體交換,促進湖流有序循環,提高湖體環境承載能力,達到改善太湖水質,保障供水安全的目標。四要推進城鄉水環境工程。全面整治城鄉河網水系,疏浚河道,暢通水系,提高引排能力,治理污染,改善環境,提高水體水質;理順水系,引排分開,實行清污分流,促進河湖生態健康和飲用水源地安全。
水是生命之源。加強水源保護,維護生命健康,是人類社會的共同任務。讓我們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為動力,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努力把握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積極實踐新時期治水新思路,加快提升科學治水、科學護水能力,讓*的江河湖泊水更清、流更暢、景更美,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