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統計局發展企業黨建調研報告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統計局發展企業黨建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統計局發展企業黨建調研報告

          縣計經局黨委不斷應對形勢的新變化,研究新問題,采取新對策,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全面推進完善企業黨的建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創新黨建工作的新機制,全面推進改制企業的黨的建設。

          縣計經局是20*年由計經委、工業局、鄉鎮企業局三家合并而成,局機關人員由40多人增至150多人,其中黨員有99人。局系統原有各類企業23家,共有黨員900多名。經過近幾年的改制,有的企業已經破產,有的已經改制成民營企業,職工身份置換,除破產企業的黨員被分流外,大多數黨員仍留在改制后的企業中。企業改制過程中,黨組織建設未能及時跟進,黨員思想波動較大。有的民營企業沒有及時建立黨組織,形成“真空”狀態。

          近幾年來,我局黨委堅持“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縣委的統一部署,相繼在改制企業里建立了黨組織。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改制企業的黨建工作存在以下問題。

          一、合并和改制過程中,黨建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

          (一)黨員思想波動大。企業改制后,職工身份由“主人”置換為“雇員”,黨員有失落感。

          (二)企業變化大,黨員分散。有的企業整體破產,有的被轉讓收購成為民營企業,有的平穩過渡成法人控股。黨員有的被分流,有的被安排到新的工作單位,形成了黨員分散的局面,給建立黨組織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三)部分民營企業黨建工作難以排上日程。有的民營企業主不是黨員,對建立黨的組織認識不夠,對建立黨組織持消極態度。。

          (四)黨群組織不健全,支部工作難度大。部分企業里黨群組織不健全,工作不協調,造成支部難以開展工作。

          二、因地制宜確保黨建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發揮黨組織在企業改制中的核心作用

          改制首先是產權關系的調整,也是各種利益的調整、各種觀念的碰撞,企業各級黨組織在改制中都發揮了戰斗核心作用。

          一是針對企業不同的情況,采取了不同形式。無論那種改制形式,都成立了以黨組織負責人為首的改制領導班子,尤其是破產、解散的企業,企業的書記都站在改革的一線。他們都是在做完所有的工作后,最后一個離開即將消失的單位。如:縣服裝廠的周繼峰、縣酒廠的唐躍生、縣鋼鐵廠的方行仁、縣化肥廠的陶光友、縣銅礦的陳榮等等。

          二是保持穩定。穩定是黨建工作的保證。在改制方案制定、宣傳發動、方案實施的過程中,緊緊依靠企業的廣大黨員,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黨組織承擔了確保改制穩定實施的重任。金石公司在實施改制過程中,很多職工不理解,都由黨員同志分頭承包去做職工思想工作。縣金士迪公司共產黨員韓桂珍,在改制過程,不厭煩地一次次地去職工家中做工作。由于企業廣大黨員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使職工理解了改革,支持了改革。

          三是充分發揮監督作用,確保改制公正。在實施改制過程中,一方面黨組織在改制過程中發揮了監督作用,尤其是在資產處理和職工補償金的發放等涉及到職工切身利益方面,確保了公平、公正、公開。另一方面在改制過程中黨員發揮了帶頭作用,企業在辦理解除合同時,往往第一個辦理都是黨員,如金士迪的王可雙、縣服裝廠的張來度等。正因為這些共產黨員理解并支持企業改制,充分發揮帶頭作用,確保了我縣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二)強化改制企業的黨員管理

          計經局系統改制的企業,存在著三種情況。一是企業解散破產;二是被他人收購,成為民營企業;三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平穩改制為由原法人代表控股的民營企業。針對三種不同的情況,我們在黨員管理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一是工作落到實處,確保黨員權利。對解散破產的企業,在改制即將結束時,召開最后一次黨員大會,上最后一次黨課,就黨組織關系轉接征求黨員意見,明確轉接地方,要求大家及時報到。對轉接到局老職工托管中心的,由黨委集體辦理;對轉接到所在居住地,及時開好介紹信,由黨員同志自己去報到。幾年來,通過大量的工作,解散破產企業共轉接黨員組織關系410人,絕大多數黨員都到所在地黨委進行了報到,沒有去報到的,由局黨委通知本人,由黨委負責辦理。使下崗的黨員及時接上了組織關系。

          二是強化民營企業黨建工作。對改制收購后的民辦企業。法人代表是黨員的,由法人代表兼任黨支部書記,并選配一名副書記或指定一名支委負責黨務工作;法人代表不是黨員的,由局黨委推薦一名有黨務工作經驗的同志去企業工作,負責所在企業黨的建設工作,并擔任黨支部書記。如和平公司、旭達公司、博愛斯服飾公司等,企業開業后不久,都相繼成立黨支部。

          三是強化民營企業黨的建設。日升集團、和寶集團、力源公司等企業改制后,及時對黨總支進行了改選,將公司高級管理層的黨員充實到黨總支,并配備一名副書記專職黨務工作,對在所屬的黨支部的設置進行了調整和完善,確保黨員有支部,支部活動創特色。

          (三)民營企業黨組織活動的探索

          局系統目前有480名黨員,其中有380名分布在改制后的7家民營企業,民營企業黨建工作,是局黨委工作的重點。對民營企業黨組織活動內容和方式我們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是重點對民營企業黨組織負責人進行了經常性的培訓,提高民營企業黨組織負責人的黨建意識和業務水平。每季度邀請南京大專院校專家、縣委黨校的老師及從事黨建工作的老領導,給黨總支書記、支部書記授課,主要內容是黨建工作理論、創新工作方法、國際國內形勢、科學的發展觀、重大政治理論學習輔導、黨建工作如何為經濟服務等。通過培訓,提高黨組織基層干部的素質,使他們樹立起抓好企業黨建工作的信心,增強工作的針對性,使民營企業黨建工作保持一定的活力和生機。

          二是以主題教育為著力點,發揮黨員在民營企業的作用。企業改制后,不少黨員存在著以前我是企業的主人,為國家和集體工作,我奉獻,我帶頭,作為黨員我是應該的,現在是為私人企業做,是打工,給錢就干,給多少就干多少等各種想法和困惑。針對黨員存在著這些想法,局黨委開展了“一個黨員一面旗”的主題教育活動,使黨員深刻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識到以前做是為人民,現在做的也為人民,只是方式變了,目標和內容沒有變。局黨委經常邀請非黨法人代表,召開座談會,加強與非黨法人代表的溝通,讓他們為黨組織活動提供支持和保證。

          三是以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難點為黨組織工作的切入點,增強黨組織在職工中凝聚力和向心力。日升集團有限公司黨總支領導工會,每年在生產旺季組織一次職工技術競賽活動,比技術、比產量、比質量,對優勝者給予表彰,提高了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力源公司黨總支組織技術人員,對生產中的技術難題,進行攻關活動,對成績突出的給予重獎,調動了全廠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寶集團有限公司黨總支領導團總支開展創青年文明崗活動,調動了廣大青年職工學習技術、文明生產的積極性。旭達公司黨支部在黨員中號召爭創企業生產經營骨干活動,03年在崗的黨員,全部被董事會評為先進工作者。企業黨組織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得到企業法人代表和企業職工的贊賞和肯定。

          四是領導好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在各自的章程和法律范圍內開展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在股東大會和職工代表大會中作用,選好企業法人治理機構。力源公司黨總支在召開股東大會改選法人治理機構前,積極聽取企業各方面意見和職工的意愿,及時向股東大會和董事會通報了情況,確保了法人治理機構領導改選符合股東的意愿。

          五是在民營企業生產經營骨干中培養吸收發展黨員,擴大黨的群眾基礎。近來年在民營企業,共培養入黨積極分子64人,發展黨員21人,其中企業中層以上干部有18人,他們增強了黨組織在民營企業中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