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旅游局生態文明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旅游業俗稱“黃金產業”。它滲透于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可以拉動許多相關產業的發展和壯大。*縣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及人文資源,從*年開始,該縣就對發展、壯大旅游產業做出了努力,到如今該縣發展狀大旅游產業工作已經走過了十幾個年頭。經過十幾年的不斷探索和不懈努力,該縣的旅游產業呈現出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趨勢,并成為全縣新的經濟增長點。但縱觀全局,無論是在旅游資源的有效利用、旅游項目的綜合開發等諸多方面,*旅游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正是由于這些問題和不足的存在,才制約了該縣旅游產業發展的速度和發展質量,導致旅游資源的巨大浪費。如何充分挖掘*縣的旅游資源,做大、做強*縣的生態旅游經濟,是筆者進行本次調查的初衷之一。
一、*縣旅游業發展現狀
*縣與*市、*縣、*縣毗鄰,境內旅游資源及其豐富。主要景觀資源有:阿爾泰山區自然風光、原始森林、金塔斯草原自然保護區、阿拉善溫泉群、*等。人文資源有:在縣境內的*東南面,有庫依熱克巴依登闊臘期古遺址,據此不遠,有數座古墓。這些古墓大多為土封堆,也有石封堆。據專家初步考證,它們屬于戰國、漢、唐時期的墓葬,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另外,在山區夏牧場的輝騰阿夏和小烏土布拉克,還發現了石棺墓和草原石人,這些石人大多立于石墓前,圓頭、尖額、大圓目,有的手中還執有石質酒杯等物。除上述古跡,縣境內還出土有古代的黑陶罐、五銖幣、秦半兩等錢幣、銅鏡、鐵犁等文物。這些文物大多工藝精美,既有實用性,也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有人說陽光、海水、沙灘、空氣是當今旅游最不可缺的要素,而*境內的*碧綠的湖水跟海水別無二致,因此,這4大要素*縣全部具備,*縣的旅游資源是高檔和時尚的,但該縣旅游業的起步卻是“寒磣”的。
*縣從*年開始發展旅游業,在這之前,該縣幾乎沒有把旅游作為一種產業來發展,隨著地區經濟的發展,旅游慢慢地走進*人的生活,*年,*縣舉辦第一屆布倫托海旅游節,當時的旅游節只有一個簡單的開幕式,之后便是游湖活動,游客僅有300余人。而就是那次小規模的游湖,標志著*旅游的開始。從硬件設施來看,當時,*縣所有的賓館接待能力只有300人,接待能力十分有限,而且景區內幾乎沒有什么像樣的基礎設施,就連去*的路都沒有開通。游客去湖邊必須順著戈壁灘上牧民以及牛羊走過的小道走,汽車開過的地方,塵土飛揚,而且道路十分不平,游客到湖邊,可謂一路顛簸。
*年,*縣接待游客2.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25萬元。這組數字在現在看來,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卻讓*人看到了旅游帶來的巨大財富。*年,該縣開始對*景區進行全面建設,水電、通信、道路全部開通。到2000年,*縣海濱旅游達到第一個頂峰,*景區在地區各景點里僅次于喀納斯景區,當年,該縣共接待游客10.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500萬元。
為了更好地將*宣傳出去,*縣積極拓展冬季旅游市場,努力促使*優勢資源得以充分利用和開發。該縣精心打造*冬季旅游品牌,給冰雪旅游增添色彩,有效地延長產業鏈條,同時,*縣繼承和發揚魚文化。漁民們在冰上建立“冰上漁家”,以地道的野魚小吃服務游客,還有馬拉爬犁等運動,讓游客得以盡情地體驗獨具北國風情的冬季旅游樂趣,吸引外來的游客,據不完全統計,20*年,*縣冬季旅游接待游客2.5萬人次,同比增長178%,旅游收入339萬元,同比增長420%。這些收入絕大部分來自參與冬季旅游接待服務的賓館、酒店和餐廳,而旅游直接收入不足5萬元,旅游業彰顯關聯帶動作用。
20*年*縣旅游邁出新步伐。投資1044萬元完成了海濱景區二期升級改造,4a級創建工作進展順利。以商業化運作模式成功舉辦了以“破冰納福、燃情烏倫古”為主題的*第五屆冬捕節和第十屆夏季旅游節,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2.8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000余人次,旅游總收入2911萬元,同比增長15.38%。該縣還加大了城鎮化建設力度,積極籌措城市建設資金,持續開展綠化、美化、亮化工作,新增綠地1萬平方米,全縣綠地面積達到15.7萬平方米,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小到大。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縣旅游產業已具備大開發、大發展的前提條件。
二、*縣旅游業發展優勢
(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縣位于*維吾爾自治區北部,隸屬*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地區,位于*地區中部,南跨*盆地與*回族自治州毗鄰,北依*山脈,西接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最北端和蒙古國接壤。縣城南距首府烏魯木齊637公里,距石油城克拉瑪依市300公里,距*機場80公里,國道216、217線依縣境而過,318省道貫穿全境,奎北鐵路正在修建中,預計2009年通車,交通十分便利。北有對蒙古國開放的國家三級口岸——*口岸。
(二)氛圍濃厚的人文環境
*人杰地靈,各族人民有著愛國精神和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推動歷史前進中曾出現不少英雄模范人物,清代布倫托海農民起義領袖,民國時期三區革命斗爭中屢立戰功的牧民英雄阿不都熱蘇里·迭格布爾等廣為后人傳頌。少數民族刺繡、骨雕等特色旅游產品也深受廣大旅游愛好者的喜愛。還有*縣捕魚文化,豐富的奇石文化,加上每年八月在海濱舉行的“*旅游節”、冬季的“冬捕節”吸引了諸多新聞媒體及旅行社前來觀看,在國內外的知名度與日俱增。
(三)獨具特色的自然資源
*縣擁有*、*、海上魔鬼城、*溫泉等獨有的自然景觀。其中*以其神秘奇特的景觀被收入中國風景名勝目錄。被牧民視為“神泉”的阿拉善溫泉,24口山泉日夜涌流,血泉、奶泉、蛇泉等泉獨具特色,溫泉常年水溫在30-60攝氏度之間,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皮膚病等有著奇特的療效。阿拉善溝怪石號稱“百里畫廊”,更有長達8公里的阿拉善*。盡現江南水鄉風韻的*,被譽為“大漠翰海”,在這有“*第一海濱浴場”,綿延長達10余公里,細沙綿綿,海浪拍岸。距縣城約14公里處的“海上魔鬼城”將海濱風光和峽谷的神韻加上鳥島和天鵝湖融為一體。國家三級口岸--“雪山孤島”*口岸位于海拔2418米的高山帶,屬季節性開放的陸路口岸。除此之外,還有招子洞、怪石溝、草原石人和古代烏孫墓遺址等神秘的自然人文景觀等等。
(四)最具潛力的北冰洋漁文化
境內*有1035平方公里的水域,生活著27種名貴魚種,周邊的漁民世代打漁,形成了悠久的捕漁文化。晨捕觀光攝影、湖中垂釣、野魚宴待客等莊旅游項目,進一步提升捕漁文化的內涵和底蘊。近幾年,*縣立足*所具有的漁業、旅游綜合資源優勢,積極打響*野魚品牌,致力做足“水”文章,使漁業發展成為該縣最具潛力的特色產業。截止目前,*野魚已先后獲得綠色食品認證標志及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稱號,原產地證明商標也通過了國家有機食品認證,其中*白斑狗魚被列入國家標準示范項目,*野魚不僅在疆內市場暢銷,經過加工的*野魚、凍魚、干魚還打入了內地市場,遠銷東北、華北、華中等地。
三、*縣旅游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表現形式
(一)、公眾對旅游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淡漠。一是旅游開發只注重資源開發,不注重以效益為中心;二是認為旅游業是“無本生意”、“做地收錢”,不重視旅游資源的保護,把旅游資源當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人為的破壞旅游資源。如旺季超負荷造成的破壞;游客人為的毀壞;建筑性破壞等。
(二)、草場退化和生物遭受破壞。*縣是農牧結合以牧為主的牧業縣,但由于載畜量過大、草場利用不合理和在天然地上濫挖野生藥材、野菜人為的破壞等因素,草原出現大面積退化,如不及時采取有力措施,數年后舉世聞名的巴音布魯克大草原將失去往日的綠色。
(三)、旅游資源的所屬權不明,管理體制不順。一是政出多門、多頭管理、各自為政、難以統一;二是旅游管理體制不完善。
(四)、資源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旅游領域開發不夠。目前我縣真正形成旅游景區的僅*內陸湖泊、海上魔鬼城、*南岸硅化木灘等,而其它眾多的人文、自然資源都還沒有實際性的開發,因而使得旅游結構比較單一,規模較小。淡旺季制約十分明顯。我縣的旅游基本上是傳統意義上的旅游業,受季節氣候的左右,每年只有6、7、8月為旺季。
(五)、交通條件和基礎設施比較薄弱。除黃金海岸度假區外通往其它景區線路長而且大部分路況不好,許多景點尚難以到達。景區標志、景區介紹不夠,接待能力十分有限?;A設施的薄弱,嚴重妨礙了旅游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六)、旅游產品市場的開發和生產幾乎處于空白。據有關部門統計,游客在旅游地購物要占旅游總費用的19%。而我縣旅游產品收入甚微。
四、對今后*旅游業發展的思考及建議
發展旅游業應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堅持服務大局、堅持科學發展,抓住新機遇、研究新特點,著力推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加強旅游公共服務,著力規范旅游市場秩序,著力加強旅游宣傳交流合作,著力加強從業人員隊伍建設,積極發揮旅游綜合功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縣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一)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以“*旅游強縣”創建活動為抓手,努力打造以生態為主題的特色旅游產業。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促進*縣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關鍵是要實現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加大對“原生態自然景區”的保護和包裝力度,建設挖掘出來的潛力景區,并要在“好”字上下功夫,實現“好”與“快”的有機統一。
(二)充分發揮產業優勢,推動*縣旅游業發展
要推動*縣旅游品牌建設,推進特色旅游景區和民族文化發展、推進4a級景區*海濱景區建設,推進旅游精品品牌建設。應重點打響“阿肯彈唱會”、具有民族特色的賽馬節暨民族運動會、*縣旅游節、冬捕節等品牌。全方位開展*旅游資源、旅游產品和旅游城市形象的策劃包裝,加大宣傳促銷力度,努力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快旅游產品開發,進一步深化北冰洋魚文化主題,借助*野魚的品牌效應和特有的哈薩克族民俗文化,著手規劃魚文化館和哈薩克民俗風情園建設,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底蘊,加快推出一批以地方民族風俗、民族歌舞、牧家樂等地方文化為特色的旅游表演項目,培育少數民族刺繡、骨雕等特色旅游產品,拉長旅游產業鏈;抓緊打造生態游、民俗游、邊境游等旅游精品路線,力爭開通*口岸邊境一日游。堅持走重點景區“高品位規劃、高檔次建設、高水平管理”的精品之路。要站在全區、全國和世界的高度認識我縣資源優勢,努力打造1—2個精品景區。
(三)、抓住機遇、招商引資
我國加入wto和西部大開發為旅游業的長足發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歷史機遇。我縣必須把旅游業真正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的同時,抓住西部大開發、解決“三農”問題和改善農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援疆等有利時機,積極向國家和自治區申報旅游設施建設項目。除此之外,在有計劃、有秩序、嚴管理的條件下,以讓利的精神和發展的觀點,制定優惠政策,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旅游開發,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提高旅游設施整體水平,將我縣旅游產業做大做強。
近年來,*縣委、政府把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旅游產業持續穩定發展確立為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強調促進經濟增長要更多地依靠消費拉動、依靠第三產業帶動。圍繞這一目標,也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對旅游基礎設施的投入、對旅游開發企業的諸多優惠政策等等。
(四)完善旅游公共服務,推進服務型機關建設
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務。要堅持公益性,突出服務性。要認真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旅游行政管理部門要抓住關鍵,負起責任,積極建立和推行旅游服務行業誠信體系,全面加強對賓館、飯店、景區(點)等經營單位的分等定級管理,督促和指導旅游行業規范服務,守法經營,誠信經營。同時,強化旅游市場監督,不斷規范旅游市場秩序。堅持不懈地開展“文明行業”創建工作,突出“優質服務、文明管理、安全運營、質量效益”的主題,開展旅游服務行業爭先創優活動,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打造文明旅游行業新形象。另外,要牢固樹立旅游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要常抓不懈的思想,把旅游安全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來抓,嚴防各類旅游安全事故特別是重特大惡性事故的發生。
(五)、搞好旅游與文化聯姻工程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文化是旅游發展取之不盡的資源。如何將文化資源轉化為現實的旅游資源優勢和經濟優勢,一是以文化部門為主,旅游部門配合,對全縣文化進行一次全面普查,在此基礎上,分門別類,擇優做強,對文化內涵的進一步深化來搞文化品牌。二是要充分發揮地域文化和特色民俗的作用,打出特色品牌,以民俗文化為內涵,以旅游為形式,讓游客在旅游中領略到深層次的文化內涵,感受到當地獨有的文化氣息,滿足游客“求知、求新、求奇、求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