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農村馬鈴薯經銷協會現狀調研報告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馬鈴薯經銷協會現狀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村馬鈴薯經銷協會現狀調研報告

          馬鈴薯作為鄉的主導產業,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產量穩中有增,質量不斷提高,為全面加快本地區馬鈴薯產業的大發展,提升馬鈴薯產業的檔次和效益,保護群眾的根本利益,增加農民收入,充分發揮中介組織在種植業發展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提高產、加、銷一體化的服務水平,切實解決馬鈴薯產品滯銷、流通不暢,效益低下的問題,近幾年,鄉把馬鈴薯經銷協會擺到重要議事日程,通過多年的實踐與總結于2003年11月成立了西吉縣鄉馬鈴薯經銷協會。

          一、鄉馬鈴薯產銷優勢

          (一)馬鈴薯生長的自然優勢。鄉位于月亮山麓,海拔2200米,年內平均氣溫2-6℃,晝夜溫差12.8℃,無霜期110天,年降雨量380-440mm.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這些自然條件為馬鈴薯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所產馬鈴薯具有病蟲害少、無藥物殘留、淀粉含量高、口感好、耐儲藏等特點。

          (二)馬鈴薯生長的地域優勢。鄉現有耕地86130畝,其中馬鈴薯種植面積占總耕地的66.6%,年產馬鈴薯5.7萬噸.同時,該鄉又是西吉縣的中心集鎮之一,涉及2省3縣的9個鄉鎮。這些地帶由于受月亮山山脈氣候的影響,為馬鈴薯的生長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三)馬鈴薯生長的市場優勢。據不完全統計,西吉縣年產馬鈴薯60多萬噸,有20萬噸銷往外地,其中市場年外銷量達到10萬噸左右。每年采貨的外商不下100人,主要來自陜西、內蒙、廣東、山西、山東、河南等地。本地常年從事馬鈴薯經紀工作的人員有70多。通過外銷年創收4230萬元,其中,種植收入4000萬元,中介收入100萬元,勞務收入130萬元。

          (四)馬鈴薯的品種優勢。從目前市場品種銷量看,主導品種為青薯168,占市場總銷量的62%,該品種芽眼淺、薯形規則、易貯藏,含淀粉量高。其次有寧薯8號、二代青海等高淀粉型品種,是當地淀粉企業發展所需的主要品種。

          二、鄉馬鈴薯經銷協會的運營現狀

          (一)鄉馬鈴薯經銷協會產生的背景。由于鄉及周邊縣、鄉是馬鈴薯生產的良好基地,加之上述諸多優勢條件,使鄉馬鈴薯市場發展迅速,為該鄉經濟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制約因素,主要表現在:

          一是分散經營、規模小、組貨能力差,難以滿足大客戶的要求。

          二是包裝不統一,沒有形成品牌,缺乏對外宣傳力度、缺乏吸引力。

          三是裝卸市場混亂,亂抬裝卸費、坑人宰客現象時有發生,嚴重挫傷了客商的投資信心。

          四是馬鈴薯包裝水平低,難以進入大超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鄉黨委、政府經過認真調查分析研究,由鄉政府牽頭,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組織成立了西吉縣鄉馬鈴薯經銷協會,為加快馬鈴薯市場的發展步伐,拓寬市場渠道,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鄉馬鈴薯經銷協會的運行情況。鄉馬鈴薯經銷協會成立以來,按照市場需求,嚴格履行協會職責,為鄉馬鈴薯市場健康運行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協會自成立以來向外商銷售馬鈴薯類計達19.5萬噸,創收8400多萬元。

          二是加快了品種更新速度。根據市場需求,選擇了適銷對路的馬鈴薯品種,如青薯168、寧薯8號等優良品種;

          三是加強了馬鈴薯裝卸市場的管理,協會下設由60人組成的裝卸公司,裝卸費實行統一核價,統一管理,協會跟蹤檢查。對有坑人宰客或破壞市場秩序的,協會會按照協會章程會同派出所進行嚴厲的打擊,保證了裝卸市場的健康發展;

          四是組織學習,使經紀人能夠守法經營,不朦騙客商、不欺行霸市,加強了經紀人之間的合作交流,增強了他們組貨和抗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五是積極參與了基地建設。為滿足當地馬鈴薯籽種的供應,協會與縣馬研所協作在鄉建立了2個優質馬鈴薯生產基地,1個脫毒薯原原種基地;六是為了使協會發揮更好的作用,根據市場需求,協會在原有裝卸公司的基礎上,新增設了信息部、包裝物加工部和精品馬鈴薯加工部。信息部負責馬鈴薯市場信息的搜集、運輸車隊的安排及宣傳等工作;包裝物加工部主要負責包裝袋、包裝箱的加工生產;精品馬鈴薯加工部主要負責進入廣東等地超市的馬鈴薯篩選、加工、包裝等工作。

          三、鄉馬鈴薯經銷協會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

          (一)制約因素

          鄉馬鈴薯協會成立以來,為本鄉農民種植和銷售馬鈴薯,增加收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由于種種原因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

          一是資金少、辦公場所緊缺,使協會各部無法順利開展工作,嚴重制約著協會的持續、穩定發展;

          二是部分群眾與客商對經銷協會的職能缺乏足夠的認識,致使馬鈴薯銷售形成的規模不大,銷售時有斷層現象,對外商在一定時限內集中收購馬鈴薯造成一定的影響。

          三是缺少有文化、有膽識、有作為的企業家人才。農業大中專畢業生,大多進了國家機關或事業單位或在外地工作,一些有文化、有頭腦的農民,大多進城務工或從事三產業,在家的農民文化素質不高,受小生產思想的影響,缺乏合作觀念,這些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介組織的統一經銷活動。

          (二)對策

          一是社會各界要關注馬鈴薯經銷協會的運營,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

          二是廣泛宣傳,擴大經銷協會的影響力。通過宣傳教育、典型引導等方式,對農民進行合作組織知識教育,使其真正認識協會組織在市場競爭條件下的重要作用,從而喚起農民的合作意識,擴大經銷協會的群眾基礎。

          三是普及義務教育,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按照《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加快九年義務教育進程,提高勞動者的整體素質,從根本上改變勞動力文化程度不高、人才資源缺乏的局面。

          四是倡導科技下鄉,提高農民的文化科技素質。通過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以及科技下鄉、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等多種形式,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培育高素質的技術及管理人才,進而加快農民組織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