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漁業安全監管發展報告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漁業安全監管發展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漁業安全監管發展報告

          一、20*年我市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主要工作

          1、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安全意識。抓住各種時機廣泛宣傳漁業法律、法規及安全生產相關要求,5月份,結合“安全生產月”活動工作,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咨詢活動,在主要漁村、碼頭張貼漁業安全生產標語,發放《致漁民的一封信》20份。6月份,結合“漁業安全生百日督查”和“安全生產隱患治理活動年”活動的開展,懸掛橫幅4條,張貼宣傳畫30張,向廣大漁民、養殖戶發放宣傳資料200份,7月份,結合漁船安全生產專項執法檢查,深入漁村、庫區對漁業安全生產具體法規進行宣講,旨在提高廣大漁民群眾的安全生產意識。

          2、加強組織領導,健全責任體系。一是成立了我局漁業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組織領導全市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下發了《*市20*年漁船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意見》,將漁船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列入局年度重點工作考核目標,并制訂考核辦法、落實獎罰措施。二是建立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網絡體系,確立了由市水利局—市漁政站—鄉鎮水利員—水庫管理單位—漁船船主的監督管理體系,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安全工作網。市水利局與三個水庫管理單位、市漁政站直接與從事漁業捕撈和養殖生產的漁民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65份),有關鄉鎮和水庫管理單位能結合實際與轄區的漁船船主簽訂漁船安全生產責任書。三是強化安全保障機制。建立漁船手機短信服務平臺,全市60名船主手機全部錄入短信服務平臺,在汛期和臺風迫近前,及時災害天氣的氣象信息、汛情通報等預警信息,提醒漁民注意防范作業安全,促進漁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落實。

          3、加強漁船檢驗,提高適航性能。今年3-4月份對全市捕撈漁船逐一進行檢驗,對漁船規格、型號等參數實地檢驗后,統一編號和登記造冊。對檢驗出不合格的漁船該修補的修補、該報廢的報廢,消除漁船不安全因素,確保捕撈漁船登記率、檢驗率達到100%,嚴把檢驗關,強化漁船安全生產的源頭管理,抓安全查隱患,從源頭抓起。

          4、開展專項行動,排除事故隱患。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活動,印發《*市水利局關于20*年水利(漁業)隱患排查治理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相關鄉鎮和水庫管理單位對本轄區內漁業安全生產情況進行自查摸底,對漁船基本情況進行匯總統計,完善(鄉鎮一級)漁船管理檔案,對排查出來的問題進行梳理。7月份,結合“全省內陸漁船安全專項執法檢查”和“水利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專項行動”,開展執法檢查活動30次,走訪10多個鄉鎮和水庫管理單位,重點對小(一)型以上的水庫進行實地檢驗。通過自查、督查,全市登記在冊的漁業船舶有65艘,簽訂漁船安全檢查生產責任書65份;年度檢驗漁船8艘;有1艘鋼質漁船側甲板滲水存有隱患責令整改;鄉鎮養殖漁船有10艘漁船救生衣不符合要求,被強制配備,一些安全隱患得到整改,取得了明顯成效;對違規載貨行為及時給予教育制止,解決了影響漁業安全生產的突出矛盾。

          二、存在問題

          1、個別養殖戶漁業船舶安全生產認識不到位,存在著重生產輕管理的思想,對安全設施設備投入不足。

          2、漁業船舶安全生產行為難規范。管理對象覺悟又低、紀律松散,又存在著僥幸心理,不穿救生衣冒險、違章作業現象時有發生。

          3、漁業安全生產監管難到位。小型漁船多且分散,管理面廣、工作量大,靠臨時突擊的檢查很難湊效,對小型漁船管理相對滯后,缺少行之有效的辦法。

          三、2009年漁業安全管理工作思路

          1、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漁業安全管理工作要求,繼續加強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宣傳,切實提高漁民安全生產意識。

          2、針對新情況,適時修改完善漁業安全生產管理各類工作預案,全面提高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水平。

          3、開展漁船安全生產大檢查,杜絕漁業船舶安全事故發生;

          4、組織舉辦漁業安全生產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訓,切實提高漁民技能水平,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