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農業局加強農場管理匯報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加強農場管理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業局加強農場管理匯報

          在新一屆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農場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黨的“三農”工作方針,嚴格落實各項惠農富民政策,不斷減輕農工家庭負擔,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科技興農工作力度,合理調整種植業結構,穩步發展農業生產,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構建職工增收農場增效的長效工作機制。20*年全場糧豆播種面積71*公頃,其中水稻25*公頃,大豆2402公頃,玉米2029公頃,經濟作物168公頃。一年來,在全場承包農工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克服了前期低溫、后期干旱、風災、蟲害等自然災害影響,農業生產取得了較好收成,全年實現糧豆總產4.27萬噸,農業生產效益達到*多萬元,人均收入達到5500元,農場社會穩定,職工群眾安居樂業,呈現了良好的農業工作發展態勢。現將有關農業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爭取政策支持,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地位

          我們緊緊依靠監獄企業集團的大力支持,積極與地方政府及各有關部門溝通協商,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加大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夯實農業基礎。

          1、爭取農業補貼政策。20*年以來,我場累計代領轉付糧食直補資金715萬元,水稻良種補貼資金289萬元,農業綜合補貼資金680萬元。2009年根據*財經[2009]5號文件的要求,認真開展了耕地面積和農業補貼情況的調查核實工作,向省局和當地財政部門如實申報耕面積情況,積極爭取國家各項農業補貼政策全面落實到位,進一步減輕農工家庭負擔,增強農業發展后勁。

          2、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完成農業開發項目2個,爭取國家農發資金410萬元,農場配套244萬元,完成水田中低產田改造1.2萬畝,整修排灌溝渠93公里,新打機電井5眼,架設輸電線路3公里,維修提水泵站1座,修建水庫溢洪道消力池1座、橋梁2座、分水節制閘2座、渡槽2座、涵洞30座,完成引排水支渠防滲加固襯砌5公里,新修農道13公里,購置配套農機具35臺套,科技培訓農戶0.3萬人次。同時,我們又自籌資金234萬元,對部分農業基礎設施進行了維修與改造,其中增打抗旱補水井17眼,引排水清淤2.87萬立方米,鋪墊農田道路67.7公里,維修倉儲設施3000余立方米、提水泵站2座,修建農道橋梁3座,安裝田間引排水涵管600余節,引水渠防滲加固襯砌0.75公里,這些措施的落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場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的狀況。2009年要繼續以改善水田,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為中心,積極開展農業開發立項申報工作,立項投資規模330萬元,其中中省投資240萬元,農場自籌資金90萬元,對地處湯旺河灌區末端的三、四大隊水田小區進行中低產田改造,緩解水田用水緊張的局面,提高耕地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3、加快農機具更新步伐。積極與縣農機管理部門溝通,已在當地爭取到部分農機具購置補貼,更新農機具5臺套,使農戶享受到農機補貼資金16萬余元。20*年按照省局的統一部署,在二大隊以職工群眾為主體組建了股份制農機作業合作社,合作社總投資規模200.5萬元,其中省投資40萬元,集團投資40萬元,農場投資20萬元,個人入股資金100.5萬元。合作社組建后獨立承擔民事法律責任,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擔風險,自負盈虧。制定出臺了合作社章程,明確了社員權利和義務,建立和完善了社員大會制度、理事會制度、監事會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成立了社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經營管理組織機構,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社長負責制。合作社現有農機具11臺套,配置農機管理和駕駛操作人員10名。20*年共完成玉米收獲作業面積189.63公頃,深松整地作業面積416公頃,總收入341956元,實現利潤195000元。2009年根據黑農委聯發[2009]15號文件的精神,繼續鼓勵扶持農場職工積極購置大馬力整地農機具,加快農機具更新,提高全場農機裝備水平,加強農機作業標準化建設,為實現農作物區域化連片種植和土地規模經營奠定堅實的基礎。

          4、加強水稻育苗基地建設。按照集團公司的統一部署,20*年規劃落實水稻集中大棚育苗基地4個,占地面積12公頃,已購進鋼筋骨架大棚154棟,部分育苗基地已完成秋整地、秋做床作業,育苗基地水源、噴灌、引排水渠系和運輸道路等配套設施建設正在緊張籌備之中,預計可在3月中旬全面完成建設任務。

          5、合理調整種植業結構。堅持“一壓二穩一擴”種植業結構調整方針,即壓縮大豆,穩定水稻、玉米,擴大向日葵、烤煙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搞好市場考察調研工作,積極引進投資少、效益好、見效快、風險低的經濟作物,力爭用較短的時間使我場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播種總面積的20%左右,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6、抓好測土配方施肥工作。2009年投入資金3萬余元與*農業技術職業學院合作,落實測土配方施肥面積3萬畝,土壤取樣工作已經結束,預計4月初可向農戶及時提供測土施肥配方。

          7、建立畜牧服務體系。強化畜牧防疫站建設,進一步完善動物防病治病、防疫檢疫、飼養繁育等畜牧服務體系,積極引導扶持職工發展畜牧養殖業。同時,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爭取到了母豬繁育補貼、奶牛凍精配種補貼、奶牛母豬養殖保險和動物疫苗免費接種等畜牧優惠政策,養殖戶共享受畜牧補貼資金13.7萬元,促進了我場畜牧業平穩安全發展。

          8、認真做好備春耕工作。一是堅持“兩田制”土地承包政策,堅持以農工家庭為主體的土地承包形式,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一步減輕農工家庭負擔,完善職工增收農場增效工作機制,穩步開展土地承包工作;二是普及科學種田知識,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已培訓農工1100余人次,免費發放農作物種植技術手冊1200余冊;三是協助農戶抓好糧食銷售工作,已籌集春耕生產資金*余萬元,并與農行等金融部門主動聯系,為農戶落實春耕生產資金貸款400萬元;四是積極籌備春耕生產資料,已籌備種子210噸、化肥830噸、柴油130噸、農膜13.5噸、農藥5噸,基本滿足了春耕生產的需要;五是組織有機戶認真進行農機具檢修保養,保證農機具技術狀態完好率,掌握有利時機適時開展春耕整地作業,已完成整地面積984公頃,其中深松整地416公頃、秋翻秋起壟568公頃、為春耕生產順利進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推進民生工程建設,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農場職工群眾

          新一屆*監獄黨委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千方百計地解決與職工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進改善民生工程建設,努力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職工群眾。

          1、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20*年以來,我們認真堅持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方針,以新農村示范分場建設為重點,以促進農場經濟發展,提高農工家庭收入,加強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為目標,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投資116.5萬元,對首批新農村示范分場一分場進行了重點建設,提高了試點單位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水平,改善了職工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我場新農村建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并順利通過省、局新農村工作考核組的驗收。2009年我們將繼續抓好新農村示范分場的建設工作,已經確定二大隊為我場新農村建設第二批試點單位,將以發展農機作業合作社,推進土地規模經營,提高農工家庭收入為重點,全面做好試點分場的各項工作。二是投資330余萬元,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整體工作上水平,共建設休閑娛樂廣場6000余平方米,改擴建職工福民浴池420平方米,新建維修公廁21座,建設職工活動室1500余平方米,改造有線電視網絡26.5公里,“四旁”綠化植樹5萬余株。通過三來來的不懈努力,我場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有所加強,民生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人居環境明顯改觀,場容場貌煥然一新。人均收入由20*年的3300元提高到20*年的5500元,自來水入戶率達到100%,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100%,職工住房磚瓦化率達到95%,居民區“四旁”綠化率達到40%。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更加深入地理解新農村建設的深刻含義,科學規劃,精心組織,扎實工作,致力于農場經濟發展,真正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的目標。

          2、推進民生重點工程建設。幾年來,在全場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監獄黨委審時度勢,抓住機遇,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切實解決職工群眾最關心的實際問題,不搞政績形象工程,真正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職工群眾。一是投入資金380萬元,全面開展飲水質量改造工程,建成水處理車間700余平方米,增打飲用深水井6眼,安裝水處理設備7套,清洗管線1萬余延長米,更換管線3000延長米,安裝IC卡水表1500余塊,使全場九個居民點都喝上安全放心水。二是計劃在2-3年內投資500萬元,實施場直地區地下排污工程,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資230萬元,并已發揮功能,二期工程建設被列為2009年重點民生工程建設項目,工程完工后,將徹底改變場直地區環境衛生狀況,加快場直地區城鎮化建設進程。三是20*年以來投資727萬元,高標準完成20公里通村公路建設任務,極大地改善道路交通狀況,促進了農場經濟發展。2009年通村公路建設任務依然繁重,建設里程為13.3公里,預計總投資400萬元,其中農場自籌資金80萬元。勘察設計和備料工作將于近期陸續展開,施工中我們要統籌安排,精心組織,科學施工,確保高質量按期實現場內道路全部硬化的目標。

          3、搭建勞務輸出平臺。充分發揮勞動力資源優勢,做強勞務輸出經濟,拓寬職工增收致富渠道一直是農場工作重點。一方面積極與地方政府溝通,爭取資金10萬元,在我場建成職工再就業培訓中心,把我場職工群眾納入到地方政府再就業技能培訓范圍,以提高職工群眾的勞動技能,為勞務輸出好準備。另一方面加強與勞務中介組織合作,采集勞務用工信息,及時向職工群眾進行反饋。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勞務輸出遭遇挫折,部分打工人員返鄉。為此,農場3次派專人就近前去清河林業局相關用工企業協商恰談,組織職工群眾到用工企業現場考察,努力為職工群眾搭建勞務輸出平臺,現已有部分人員前去務工就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職工群眾務工無門的狀況。

          三、創新管理機制,推進土地規模經營

          2009年要進一步加強農業生產管理工作,堅決克服“以包代管”和“種地由民”的錯誤思想,緊跟形勢,抓住機遇,創新農業管理機制,積極引導農場土地向場內種田能手和種田大戶集中、向具有一定規模生產經營能力的合作組織集中,逐步改變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生產模式,發展土地規模經營。

          1、實行農作物區域化連片種植。要把土地承包工作與農業管理體制創新和種植業結構調整有機結合起來,科學編制農作物年度種植規劃,機動田承包者必須按照種植規劃的要求參與土地承包、從事農生產經營、實行區域化連片種植。2009年我單位農作物種植規劃已編制完成,有3000余公頃土地納入到了區域化劃連片種植規劃之中,為盡快恢復和完善科學的輪作制度、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制度,實現“四統兩分”農業管理體制創造有利條件。

          2、抓好土地規模經營試點工作。在我場二大隊以農機作業合作社為龍頭,開展土地規模經營試點。基本思路是:以堅持“四統二分”的農業管理模式為基礎,以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增加農工家庭收入、保持社會穩定為目標,在二大隊組建農業生產經營合作組織。對二大隊已進行區域化連片種植的500公頃土地實行規模經營。農業生產經營合作組織,通過民主程序,自主成立領導組織機構,自主規范建立各項管理規章制度,自主選擇生產管理模式,自主籌集各項生產費用,統一交納土地承包費,獨立承擔民事法律責任,自主經營,自擔風險,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在實施過程中要正確理解和處理好農機作業合作社、農業生產合作組織和行政領導班子之間的關系,三者獨立運行,分開管理,單獨核算,有機結合,相互促進。要廣泛聽取職工群眾意見,加強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統籌兼顧,科學決策,規范運行,創造良好的土地規模經營效益,逐步實現統一整地、統一輪作、統一播種、統一技術措施、統一管理、統一收獲的“六統一”農業管理模式,努力實現富民強場目標。

          面對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嚴峻考驗,做好2009年農業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將在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開拓進取,扎實工作,迎難而上,在危機中尋機遇、求生存、謀發展、創效益,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爭取政策支持,創新管理機制,求真務實,多方舉措,奮力開創*農業工作新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