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局秋季開學發展匯報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秋季開學發展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育局秋季開學發展匯報

          *縣有17個鄉鎮,281個行政村,79萬人。全縣有各級各類學校357所,公辦學校342所,其它性質15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職業高中2所,初中33所,小學268所,中等專業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各一所,幼兒園45所(含其它性質15所)。在校生143803人,其中普通高中9556人,職高783人,初中33384人,小學81473人,特殊教育學校59人,幼兒班18548人。在職教職工7826人,其中高中5*人,初中1918人,小學4676人,特殊教育教師30人,幼教教師694人。

          一、開學常規工作及重點工作落實情況

          (一)全省中小學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貫徹落實情況。

          省中小學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之后,縣教體局召開了中小學校長會議,會上傳達了中小學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并要求各學校認真貫徹落實:一是認真貫徹執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基本條件,對縣城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初中、聾啞學校提出了布局調整方案,已上報縣委、縣政府。二是積極穩妥地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工作,從組織領導、經費等各方面給予保障。三是做好城市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工作,把黨和政府的決策落實好、執行好。四是規范中小學收費行為。五是居安思危,常抓不懈,切實做好中小學安全工作。

          (二)體音美課程及“三理”教育課程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和方案執行,開課率100%,各年級教材按時發放到位,確保了學校的正常開學。

          (三)農民工子女入學情況:我縣城區總人口12萬人(其中流動人口4萬人),農民工子女(6—14周歲)有1299人,城區初中5所,小學6所,基本能滿足城區所有適齡兒童(包括農民工子女)入學。同時,為了確保農民工子女入學,縣教體局下發了《*縣教育體育局關于做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通知》和《關于城區各小學學區劃分及指定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入學學校的通知》,要求城區各中小學校依據上級有關法律、法規和學區范圍規定,組織好招生工作。對進城務工農民子女與城區學生一視同仁,免收各種費用,切實保障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全部入學,并根據城區各中小學校生源的合理分配,指定*鎮一中、*鎮二中為初中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入學學校,*鎮回小、四小、六小為小學階段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入學學校。據統計,今年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為100%。

          留守兒童:全縣農村外出務工人數近8萬人,6—17歲以下兒童共16.5萬人,其中留守兒童503*人,占兒童總數的30.5%,留守兒童中父母雙方外出近15495人,父母一方外出的34812人。據統計,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留守兒童入學率為100%。

          初中控輟保學情況:縣教體局出臺了《關于加強初中學籍管理做好控輟保學工作的意見》,制訂了《*縣20*—2009學年度控輟保學工作評估方案》,學年初制訂了控輟保學工作計劃、實施方案及工作目標,始終把“控輟”作為鞏固義務教育成果的重點工作。建立流動生檔案,嚴格控制學生隨意流動,堅持實行流動生輟學月報制度,確定每月10日為流動輟學報告日。縣教體局隨時掌握全縣初中學生的流動流失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嚴防學生輟學。縣教體局對控輟保學工作前6名的學校校長、班主任給予表彰;對控輟保學工作后3名的學校正副校長給予黃牌警告,對連續兩年黃牌警告的學校正副校長給予免職;對年鞏固率達不到60%的學校正副校長進行誡免談話,對連續三年誡免談話的學校正副校長給予免職。

          (四)20*年秋季*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部免收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目前課本已按在校學生人數發放完畢。免費教科書資金由縣財政與供書方結算。補助貧困寄宿生生活費指標已下達到各學校。學校正在按《*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確定受助學生。

          縣教體局及各個職業學校成立了中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發放工作領導小組,實行學校法人代表負責制,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學校切實加強了對助學金發放工作的領導,各有關單位均建立了國家助學金發放管理機構,配備了專職管理人員,負責助學基金發放工作,在國家助學金發放工作中,按照資助對象不能改變、資助范圍不能縮小、資助金額不能減少、資金按月足額及時發放的要求,已編制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公用經費預算,20*年秋季學期公用經費總額1921萬元。預算指標將按要求下達到各學校,公用經費資金已進入帳戶,將于近期撥付到學校。

          (五)校園文化建設:根據《*市教育局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通知》(駐教基[20*]34號)和《*市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實施方案》(駐教基[20*]11號)精神,縣教體局下發了《*縣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實施方案》,加大了校園內部文化環境育人力度,進一步搞好青少年思想文化活動陣地建設。一是樹立環境育人理念。各學校注意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與建設,創設各種平臺,促進師生個性的發展,力求讓每個人的強勢和智慧得到充分展示。大力發揮標語專欄的宣傳效益,全縣中小學已實施校園思想文化宣傳工程,拓展“走廊文化”、“教室個性化裝飾文化”、“道路文化”、“學校景觀文化”,將名人字畫等內容的宣傳掛幅布置在教室、走廊、道路兩旁,供師生學習。二是營造文化氛圍。各學校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以文藝演出、書畫展覽、演講比賽、科技小制作等形式,展示全校師生的精神面貌。三是各學校對校園進行了全面綠化和硬化,喬木、灌木、花草科學搭配,力求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協調配置,突出庭園特色,為教書育人、讀書學習、生活和鍛煉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六)*縣農村中小學布局結構調整工作按照《*縣農村中小學布局結構調整實施方案》(汝政[20*]17號)進行。截止目前中學撤銷1所,小學撤并4所。校舍維修改造項目20個,投入資金736萬元,建設面積1.27萬平方米,項目已按上級批復的內容全部開工建設。項目工程進度均一層在建。

          二、規范辦學行為情況

          (一)規模較大的民辦學校,如*雙語學校、*藝術幼兒園等財務制度比較健全。但一部分規模較小的民辦學校,特別是鄉村民辦幼兒園,小的不足百人,大的一百多人,純屬家族式辦學,有的建個片賬,有的片賬也沒有。絕大部分民辦學校的招生簡章、招生廣告經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并備案。

          (二)為防止中小學招生管理混亂、大班額現象發生,各中、小學校嚴格按照《*縣教育體育局關于20*年中等學校及初中、小學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組織招生,沒有違規組織考試或變相組織考試選拔學生。確保了轄區內的適齡兒童全部入學,無跨區域招生現象。縣一中、縣三中每班班額不超過60人;鄉鎮初中參照執行,不突破66人;縣城區各小學每班班額不超過54人。開學初縣局組織人員對全縣中、小學招生情況進行了檢查,基本上杜絕了學校大班額現象。

          (三)全縣初中、小學招生工作嚴格遵守招生紀律,認真執行招生政策,堅持實行“免試、劃片、就近入學”的原則,實行入學通知書制度,根據學校的辦學規模確定招生人數,制定招生計劃,不舉辦實驗班、重點班、特長班,不收擇校生和擇校費,不提前招生。初中一年級招生以鄉(鎮)為單位劃片招生,就近入學,學生持入學通知書到指定的學校報到、注冊。

          (四)招生及“三限”政策執行情況:全縣高中招生根據市教育局的統一部署,嚴格執行招生工作的“三限政策”,實行陽光招生,做到分數不降,人數不增,收費不超。克服了亂招生、亂收費、亂挖學生、招生混亂等一些違反招生秩序的現象。*高中招生1990人,26班,平均每班76人;*二高招生1736人,23班,平均每班75人;雙語學校740人,12班,平均每班61人。高中收費嚴格按照“三限”政策的要求,收費標準在政策之內。

          (五)20*年中等職業學校學歷教育招生181人,其中城鎮職高39人,馬鄉職高142人,全縣職業學校在校生人數384人,其中馬鄉職高345人,城鎮職高39人,分別占高中階段總人數的招生比為:181:4460=1:25,在校生比為384:11026=1:29。

          為完成今年的招生任務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下發了專題文件《關于做好20*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汝教字)[20*])75號)。二是明確任務,責任到校、到班。根據*縣職業學校的實際,按各初中體育理化加試人數的8%下達任務。三是加大調控力度。嚴格控制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嚴格控制普通高中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四是加大宣傳力度。強化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宣傳,各職業學校組織干部、教師、優秀畢業生走進初中進行宣傳,為廣大初中畢業生和家長提供零距離咨詢服務。五是加大考核獎懲力度。各初中每到馬鄉職高、城鎮職高報到一名學生,該初中中招積分4分,職業學校招生完成任務情況分別設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三名,三等獎五名,分別獎3000元、2000元、1000元。六是加強領導。縣教體局成立了以局長林華為組長的職業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協調全縣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

          (六)20*年初中畢業生人數7126人,實際參加中招人數7126人。普通高中招生4466人,中職招生481人,復讀生50人,流置社會人數為2129人。

          三、學校安全工作

          (一)關于校方責任保險工作推進情況:省、市召開校方責任保險工作會議后,縣教體局于9月16日召開了*縣校方責任保險工作會議,要求各學校在市教育局確定的保險公司中投保校方責任險,于9月30日前完成校方責任保險工作。中小學投保費用全部從公用經費中支出,不準向學生收費,堅決杜絕違反政策、各自為政、違規操作現象發生。

          (二)學校安全常規管理到位,安全管理工作責任制落實,制度健全。各中小學建立健全了安全領導機構,并配齊了學校安全管理專職人員。通過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一級抓一級,層層抓管理,人人抓落實,形成了“自查-—督查-—整改—強化—保持”的學校安全工作運行機制。各學校明確了校長、中層領導干部及教職工的安全責任,將學校每個崗位的安全責任進行了細化、分解、落實,并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學校安全工作意見》、《學校安全管理細則》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學校校內建筑已無d級危房,但部分學校還存在教室寢室漏雨現象嚴重、供電線路老化等安全隱患問題。教體局不定期對幼兒園接送學生車輛進行安全檢查。學校組織開展的學生集體活動,均報教體局審批。審批后,由教體局安排專門管理人員跟車,選擇安全路線,并從嚴審查承運車輛、駕駛員的資質,確保師生出行安全。教體局與公安局配合增設了學校門前交通警示牌、斑馬線等,各學校也經常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但個別學校周邊環境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二高、縣三中、縣一中門前,有很多小商販擺流動攤點和機動車輛亂停亂放,影響學生的出入,存在安全隱患。

          (三)20*年6月份,教體局重新下發了《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意見》,印發了《*農村學校食堂衛生安全工作條例》和《*中小學校體育、藝術、衛生工作督導細則》。開學初,對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進行了檢查,目前工作情況良好:學校食品衛生工作實行校長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衛生管理機構和各項衛生管理制度健全;專人負責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縣局定期對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建立了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和報告制度;按照有關規定,實行了學校食堂定點采購并登記制度。

          存在問題:學校食堂從業人員都是從社會上招聘的臨時工,素質差、衛生觀念差、流動性大,有待改善;由于專業人員缺乏,中小學校沒有醫療室。

          四、教材、教輔資料的選用和管理情況

          學生用書及輔導資料符合省、市規定的范圍,無濫訂濫發教輔用書現象。

          五、教育教學情況

          一是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根據學年度制定的教學計劃,在全縣中小學生中開展讀書活動、演講比賽、校園版報、校報、古詩文背誦等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

          二是狠抓常規教學。開學初組織有關人員對全縣中小學的開課情況進行了檢查,從教師備課、上課查起,重點是看體、音、美、信息等學科是否開齊,課時是否開足。縣教研室召開了各中心校、各初中業務負責人會,安排了本學期常規教學活動及要求。分學科召開了教學研討會,具體安排各學科教學進度、教學要求,使全縣做到進度統一、要求統一、活動統一。教研室各學科教研員下校聽課,聽后進行評課指導。

          三是全面落實教學工作計劃。學年初,縣教研室根據各學科課標要求,制定出各科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教學活動歷打印成冊,統一下發到各中小學參照執行。

          四是深化新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縣教研室舉辦了新課程教學經驗交流會、教法研討會,總結了前段經驗,針對存在問題提出了今后應采取的措施。縣各科教研員經常下校了解新課程實施情況,到所包學校蹲點教研,與教師座談,了解存在問題,并采取解決辦法。

          五是高中新課程實施中的困難和問題。新課程教材篇幅增大得多,內容增大得多,教學時間緊,任務重,在課標規定的教學時間內很難完成任務,特別是英語學科,這方面的問題更為突出。教師對教材的處理感到困惑,對教材的部分環節把握不夠準確,如創新與拓展部分,普遍感到難,學生學起來有些不適應。有些學科缺少專職教師,很難推行,如通用技術課,教材內容涉及面很廣,知識結構復雜多樣,時間性強,教師教起來感到不能勝任。對高考評價制度不明確,如:是按學分制度考核學生還是按高考試題考核學生,思想不明確,特別是必修本和選修本教材的處理上,感到有些迷芒,有些學科選修內容大于必修內容,如英語必修有5個模塊,選修有6個模塊,每個模塊要求用10個周完成,必修部分毫無疑問要全部學完,但選修部分該如何把握,是全部學還是有選擇地學,如果選擇學又該選哪些內容,這是大家普遍感到困惑的。再如通用信息課程,高考是考還是不考?如果考又如何考,占分值多少,題型是什么樣子?這些問題令老師感到困惑,特別是通用技術課,學校不具備應有的教學設備,無法進行正常教學。對于以上所談情況,暫時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只是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逐漸摸索經驗。

          六是絕大部分民辦中小學按師生比例配備教師,嚴格按教學大綱,教學計劃開全課程,開足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