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職業教育發展情況工作匯報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職業教育發展情況工作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職業教育發展情況工作匯報

          一、目前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與成因

          1、重視職業教育的氛圍不濃。由于當前人們普遍認為上大學,尤其是上名牌大學才是成才的最好出路,特別是高校擴招引發的“普高熱”,導致了社會人才觀和擇業觀的偏頗,從而造成了社會、家長、學生對職業教育的輕視。有關部門沒有切實把職業教育當作一項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工程,相關優惠政策和資金未得到落實;部分教育主管部門也存在著“重普輕職”的觀念,對職業教育的資源配置大大少于普通教育,缺乏整體規劃和政策引導、監管,指導也不夠到位。

          2、管理體制不健全。職業教育缺乏統籌、多頭管理。從主體看,存在著教育、勞動等多個行政部門管理。從層次看,主管職業教育的市級部門,縣(區)級部門,責任不清,相互掣肘,出現問題難以解決,職業教育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未能發揮最大的辦學效益;以地方政府為主,全面統籌、社會參與、齊抓共管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沒有確立;由政府、行業、企業及社會力量創辦的各類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缺乏統一監管,存在著無序競爭狀況,既損害了學生的利益,也阻礙了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

          3、職業教育發展不協調。一是資源配置不合理。從區屬的4所職業學校在校生的數量看,區高級職業中學有學生980名,秦嶺中等職業學校360名,振華學院2800名,春玲學校260名,這些學校布局相對分散,在專業設置上也存在互相重復的問題。二是公、民辦教育發展不平衡。從區的情況來看,目前轄區內共有社會力量辦學20多所,其中公辦職業學校僅有1所,只占到職業學校總數的5%左右。三是農村職業教育、農業技術的培訓發展仍很落后,遠遠滿足不了農業專業化生產和農村畢業學生、外出務工人員的需要。

          4、辦學方式和人才培養水平難以適應市場要求。一是部分學校專業設置沒有長遠規劃,沒有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而是為了迎合社會上一些片面的擇業觀念,一擁而上地設置了一些短線專業,導致專業教研與格次都難以提高,如計算機、財會專業等,造成市場需求飽和,畢業生就業十分困難。二是實訓設備缺乏,被形象地比喻為“黑板上開機器”,導致學生動手能力較差,許多用人單位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已招收的職校畢業生進行再培訓。三是師資隊伍建設亟待加強。我市現有職業學校教師多數來自普通中學,“雙師型”教師缺乏,加之受經濟條件制約,職業學校骨干教師流失現象嚴重,同時也難以引進高素質教育人才,影響了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當前職業教育發展形勢及分析

          1、職業教育面臨有利的發展環境。《教育法》、《勞動法》、《職業教育法》和《民辦教育促進法》的頒布實施,以及國家、省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和措施的出臺,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法律保障和良好的政策環境。在經過幾年的高校擴招以后,我國將穩步實現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5%的目標任務,必須依靠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來解決其余85%的高中階段畢業生的升學和就業問題。可以預見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發展職業教育將成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市教育工作的重點應該逐步轉移到職業教育上來。

          2、職業教育及技能培訓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從目前情況來看,全國不少地區,乃至我市很多企業技工出現“斷層”,尤其是高級技術人才偏少,使得企業職工整體素質偏低。特別是隨著我市招商引資力度的進一步加大,高新區內大型企業的入駐以及民營企業的蓬勃發展,我市的用工量在近幾年將會增長更大。而且,當前有相當一部分的城市下崗職工需要培訓轉崗就業,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隊伍也呈逐漸增長的趨勢,這部分人對職業教育的需求可以轉化為職業教育發展的巨大動力。在我市經濟發展水平難以滿足充分就業的情況下,只有努力提高勞動者的職業能力,著力擴大勞務輸出和人力資源開發,才能把人口負擔轉化為人力優勢,緩解就業壓力。

          3、職業教育對社會就業具有靈活直接的特點。職業教育在教學方式、專業設置等多方面具有普通教育不可比擬的優勢,是最能適應社會勞動力多層次需求的教育形式,容易與市場緊密結合,向產業化發展。在浙江寧波、山東平度等職業教育發達地區,職業教育已經成為當地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市可以借鑒成熟的經驗,積極推進職業教育產業化發展。

          三、對職業教育發展的措施和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緊迫感。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對于我市經濟發展、大城市建設、促進就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市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領導要充分認識到,抓職業教育,就是抓社會勞動力合理配置的人才戰略、抓產業素質、抓發展后勁。要利用大眾媒體,大張旗鼓的宣傳職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傳優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勞動價值和社會貢獻,宣傳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有路、致富有方、創業成才的典型事跡,掃除重學歷輕技能、鄙薄職業教育的陳腐落后觀念,使新的求學觀、擇業觀和成才觀在全社會蔚然成風,使全社會形成一個支持、鼓勵、參與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二)建立多元化辦學體制,推進職業教育產業化發展。充分利用我市地處西北交通要道的區位優勢,將發展職業教育作為我市招商引資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列入規劃,打破地域、行業限制,積極聯系和引介職業教育發達地區和境外的機構來我市投資辦學。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行業、企業和社會力量的作用,鼓勵公辦學校引入民辦機制,可試行“國有民辦”模式,調動社會力量辦學的積極性,同時不減少對學校的政府性投入。通過創新機制、優化政策,為民辦學校提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做到四個“一視同仁”,即:在學校規劃建設方面與公辦學校一視同仁;在學校評估、考核方面與公辦學校一視同仁;在教師人事管理方面與公辦學校一視同仁;在招生、學生待遇方面與公辦學校一視同仁。建立健全職業學校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與其它類型教育相互溝通、協調發展的職業教育體系。鼓勵和督促企業與職業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逐步形成政府統籌、行業指導、市場調節、企業自主開展職業教育和培訓的運行機制。

          (三)優化資源配置,努力提高職業院校的辦學水平和質量。根據數量、質量、結構、效益統一的原則,統籌規劃,積極整合現有的職業教育資源,建議籌建市職業技術學校產業圓區,組建職業教育集團,做大做強我市職業教育產業。一是整合弱勢資源,創辦一批股份制學校。對一些辦學資源分散、規模小、條件差、生源少的職業學校,建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這些學校進行整合,不改變其辦學主管部門的所屬關系,以各部門擁有辦學資源的多少確定相應的股份,組建股份制職業學校。二是利用閑置資源,創辦一批職業學校。對那些條件較差,生源匱乏而處于閑置狀態的學校,協調主管部門通過租賃、合作等形式交給有辦學積極性的公民個人或社團組織去辦職業學校。三是鼓勵民營企業,創辦職業學校。支持看好職業教育的發展前景,同時又有資金實力的民營企業家,創辦職業學校。四是利用財政經費,創辦一批民辦公助學校,對那些既有職業教育管理經驗,又有熱情,只是因為經費不足的辦學公民或社會組織,從每年職教專項經費中劃撥出創辦職業學校的啟動資金,扶持這些學校盡快地辦成投入使用。在資金,政策上重點扶持具有一定規模、專業設置適應市場需求、基礎設施較好的職業學校和“技工”“陳倉大嫂”這些知名品牌,支持其不斷提升,創建國家、省級示范職業學校,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

          (四)重視發展農村職業教育,不斷提高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和轉移就業能力。農村職業培訓是我市職業培訓的薄弱環節,要結合農村的農科教工作、“綠色證書”培訓和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盡可能的爭取國家、省扶助政策及資金建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扶貧項目基地”,重點建設好縣區的職業教育中心。特別要協調好縣(區)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農業科學研究機構與職業學校的聯合與協作關系,使農村培訓工作逐步走上正規化、專業化,在現有教育資源基礎上,辦好集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為一體的綜合中學,實現農業綜合服務資源共享,建立一批農科教結合示范基地。以縣鄉農科教結合示范基地為幅射點,以村和農戶為幅射面,以信息網絡服務站為紐帶,在縣、鄉、村、戶之間構建信息傳播、科技培訓、生產示范、項目推廣的立體交叉網絡體系。開展以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勞動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和社會文化生活教育為主要內容的農村職業培訓。要制定優惠政策,支持和倡導城鄉聯合辦學,鼓勵市區職業中學和培訓機構面向農村招生,為農村培養技術人才。要結合扶貧工作,設立農村助學基金和助學貸款,扶助農村貧困人口接受職業教育。政府要從支農資金中,列出專項培訓經費用,增加智力支農投入。注重培訓效益和培訓后服務,建立招生、培訓、就業一體化的培訓服務模式,認真做好就業指導、職業中介、法律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五)切實加強領導,支持和促進職業教育快速協調發展。總理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教育結構調整總的方向是:普及和鞏固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全國縣級職業教育中心改革與發展座談會也已在我市眉縣召開,我們搶抓機遇,進一步明確我市“十二五”期間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加強對職業教育發展規劃、資源配置、條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統籌管理,為職業教育提供強有力的公共服務和良好的發展環境。建立職業教育工作定期巡視檢查制度,把職業教育督導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加強對職業教育的評估檢查,加強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工作,充分發揮社會團體和中介服務機構的作用,為職業教育宏觀管理和職業院校改革與發展服務。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