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優化貸款結構提高信貸質量情況報告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優化貸款結構提高信貸質量情況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優化貸款結構提高信貸質量情況報告

          近年來,我支行認真執行信貸政策,不斷優化貸款結構,努力提高信貸質量。截至2月底,貸款余額42326萬元,貸款額度已滿,其中不良貸款460萬元,個人貸款11327萬元,公司類貸款30538萬元。按期限中長期貸款7682萬元,一年期貸款34644萬元;按利率分高于基準利率35797萬元。個人類貸款463戶,公司類貸款44戶。房地產貸款5戶,金額8130萬元;化工類貸款10200萬元。分析我支行的信貸結構,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仍然存在貸款不暢、貸款結構性矛盾突出等問題,給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需要我們進一步查找不足,不斷提高信貸質量。

          充足的信貸投放有力地促進經濟起暖回升。在外需萎縮、消費需求不足的情況下,信貸資金拉動投資迅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大幅上升,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各地政府投資項目主體。在新一輪大項目建設的帶動下,企業的投資信心正在恢復,民間投資熱情逐步激發。然而在信貸總量激增的背后,信貸資金結構尤其值得關注。在信貸投放中,有大部分資金用于支持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項目的建設,而這些項目多為鐵路、公路、機場等大型項目。大量信貸資金涌入政府融資平臺,在保證各地經濟恢復增長的同時,卻也積累了一定的信貸風險。大企業、大項目資金多,但大量中小企業正是面臨技術改造,生產線升級換代的關鍵期或是尋找新項目的建設期,卻苦于沒有資金。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基層銀行的授信權限上收。前幾年,由于轄區銀行金融資產質量較差,不良貸款居高不下,上級銀行為加強信貸風險管理,建立了嚴格的授權、授信管理體制,貸款的審批權限逐步上收,大批基層行尤其是縣級支行不再享有實質性的貸款審批權限,相對制約了銀行的信貸投入。二是信貸準入標準不斷提高,信貸投向定位趨向集中。近些年,銀行對貸款客戶的要求不斷提高,貸款投向的客戶評級大都在A級以上,對標準以下的客戶逐步實行信貸退出機制,同時信貸投向由分散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信貸投向朝“大”傾斜,普遍實行“雙大”(大行業、大企業)和“四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地區、重點產品),信貸投放集中在為數不多的大企業。三是社會信用環境不盡理想,銀行債權落實不到位。前些年,一些企業在改制過程中不能有效落實銀行的債權,極大地挫傷了銀行貸款的積極性,改制后的企業自然難以得到信貸再支持,而且部分企業信用意識淡薄,惡意逃廢、懸空銀信機構債務的現象時有發生,信用環境的欠缺,使得銀企之間失去了相互信任的基礎,促使銀行信貸投放更趨于謹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銀行業務范圍的拓展及業務品種的創新,加之訴訟執行難、受償率低等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

          3月5日,國務院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重申,2010年在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充裕的同時,要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落實有保有控的信貸政策,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有效緩解農戶和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嚴格控制對“兩高”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強化貸后管理,確保信貸資金支持實體經濟。

          一、進一步優化貸款結構

          首先,要改變存款立行的觀念,樹立貸款與存款同等重要的觀念。目前,存款業務仍然是銀行的主要業務,存款立行在業內已經成為根深蒂固的觀念,吸引存款不僅成了員工的工作重點,也耗費了員工主要精力。銀行要充分認識只有貸款才能獲利,才能使銀行充滿活力的重要性。如果沒有開拓精神,因為懼怕風險,不敢放貸,將會使銀行失去了大量的獲利機會,不利于自身的發展,同時也會壓制一些優秀企業的發展。其次,針對實際情況,繼續加大對園區經濟、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和農村經濟的支持力度。抓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契機,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訂單農業和科技農業的發展,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投入。開展“金融服務進園區”活動,對園區內科技含量高的企業給予重點支持。研究制定扶持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具體措施,對有市場、有信譽、技術含量高的中小企業重點支持。再次,要優化信貸結構,實現信貸結構調整與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結合。對國家和省市級立項的高新技術項目、對自主創新產品出口所需的流動資金貸款要根據信貸原則優先安排,重點支持;對資信好的自主創新產品出口企業可核定一定的授信額度,及時提供多種金融服務;改善對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金融服務,與科技型企業建設穩定的銀企關系。此外,要加強金融創新,建立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貸款審查、信用評級、抵押擔保、貸后管理等操作管理制度,靈活運用貸款利率政策,提高資金定價水平,滿足不同層次貸款需求。

          二、進一步優化利率結構

          貸款利率是重要的政策工具,相對而言,存款利率處于從屬的地位,它主要是根據貸款利率而調整,并不是貨幣政策向經濟整體傳導的必經之路。經過六次加息以及公開市場操作、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央行比較成功地降低了信貸的增長速度,資金從銀行流向企業和投資的速度放緩。信貸對于投資、通脹等的影響已經減弱,并不是控制了信貸就能完全控制投資和通脹。以往流動性主要是通過銀行系統和信貸產生,但現在企業和居民擁有大量存款,而且金融市場初步發展起來,流動性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式產生,即使信貸增長放緩,流動性也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快速增長。即使得不到寬松的銀行貸款,固定資產投資也能在自籌資金的推動下快速增長;居民存款則通過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流入股市,推動股指上揚。

          要使加息起到對癥下藥的作用,需要改變貨幣政策的傳導路徑,不能只是控制住銀行信貸,而要全面控制流動性的形勢,對產生流動性的各個途徑和各種方式都產生影響。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在于建立合理的利率結構,使得各項利率能夠反映各自領域的流動性稀缺程度,而且相互之間具有良好的相關性和聯動性,央行只需要抓住其中的基準利率,就能對所有的市場利率都產生影響,從而全面控制流動性形勢。為此,央行采取了不對稱加息的方式,存款利率的調整幅度要大于貸款利率。央行的不對稱加息,將使利率結構更為合理。當然,合理利率結構的形成,最終還是要靠市場的力量,需要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在此基礎上,央行放寬對利率的管制,給予金融機構更大的自主權,金融機構在市場競爭中形成合理定價的能力。

          三、進一步優化貸款期限結構

          在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的同時,要進一步優化利率期限結構,發揮利率杠桿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的作用,鞏固宏觀調控成果。要充分運用利率浮動政策,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風險定價制度,根據貨幣政策取向和貸款風險等因素,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提高信貸資金的配置效率。要加強主動負債管理,發行長期負債工具增加長期資金來源,推動中長期貸款證券化試點,以改善資產負債期限錯配的狀況,優化利率期限結構,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要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引導銀行著力優化信貸結構,加快推進金融企業改革,增強競爭力,進一步推進金融市場發展,優化資源配置,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2009年貨幣信貸支持經濟發展力度很大,且隨著形勢變化信貸投放的波動性也比較大。面對2010年更加復雜的形勢,要更加注重根據實體經濟的信貸需求均衡把握信貸投放節奏,改善信貸服務,著力優化信貸結構。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就要求金融機構結合2010年經濟增長實際需求、物價變動并綜合考慮國內和國際市場流動性狀況等因素,切實把握好信貸投放節奏,使貸款保持均衡,防止季度、月度間過大波動。新增中長期貸款占各項貸款的比重應較2009年有所回落,掌握在正常年份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