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于丹論語心得 第二部分2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現在有一種說法,說21世紀評估各個國家人民生活得好與不好,已經不是過去簡簡單單GNP(國民生產總值)一個標準,還要看GNH,就是GrossNationalHappiness,國民幸福指數。
也就是說,評估一個國家是不是真正富強,不能單純看國民生產總值的絕對量和增長速度,更要看每一個老百姓內心的感受——他覺得安全嗎?他快樂嗎?他對他的生活真正有認同
嗎?
我們國家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曾經參加過一次國際調查,數據顯示,當時我們國民的幸福指數只有64%左右。
1991年再次參加調查,這個幸福指數提升了,到了73%左右。這得益于物質生活條件的提升和很多改革措施的實施。
但等到1996年再參加調查時,發現這個指數下跌到了68%。
這是一件很令人困惑的事情。它說明,即使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繁榮,享受著這種文明成果的現代人仍然有可能存在極為復雜的心靈困惑。
讓我們回到兩千五百多年以前,看看就在那樣一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那些圣賢是什么樣子。
孔夫子最喜歡的一個學生叫顏回,他曾經夸獎這個學生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就是說,顏回家里很窮,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爛的小巷子里。這么艱苦的生活對別人來說簡直難以忍受,而顏回卻能夠自得其樂。
也許很多人會說,生活就是這樣,窮日子富日子都得過,那有什么辦法?
顏回真正令人敬佩的,并不是他能夠忍受這么艱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態度。在所有人都以這種生活為苦,哀嘆抱怨的時候,顏回卻不改變他樂觀的態度。
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