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科學發展觀學習整改措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縣“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啟動以來,緊緊圍繞解決發展、民生和作風三大核心問題,以“推動*縣科學跨越發展”為實踐載體,著力破解工業發展上如何上大項目、做大企業;項目建設上如何多上項目、上好項目;新農村建設上如何突出重點、放大特色;城市建設上如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統籌城鄉、突破瓶頸、打翻身仗;民生改善上如何多辦實事、多辦好事;和諧穩定上如何創新提高,抓好安全生產、完善防控體系、強化基層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等"六大難題"。
在推動跨越發展方面。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業經濟和工業園區建設、城市經濟和城市開發建設、農村經濟和新農村建設為著力點,強力實現縣域經濟跨越發展。在項目建設上,全力推進金絲猴集團豆制品深加工及巧克力生產線項目、振東紡織織布生產線一期工程、乾豐暖通鋼制柱型散熱器生產線續建項目、三閘紡織高精梳紡紗生產線項目等10個重點工業項目;全力推進縣自來水公司城市供水建設、后備人才訓練基地、沙南工業集聚區基礎設施、中央儲備糧*直屬庫倉儲工程和紙店物流港口建設等10個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新農村建設上,以飲安全水、走平坦路、建沼氣池、用衛生廁為重點,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環境衛生狀況和村容村貌。著力抓好以訂單優質小麥、訂單小麥良種繁育、糧食深加工和倉儲物流業為主的“小麥經濟”,著力抓好以奶牛、肉牛、生豬、槐山羊畜種養殖和畜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的“畜牧經濟”,著力抓好勞動力培訓和提高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切實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有效服務,做大做強“勞務經濟”。在城鎮化建設上,繼續實施“依河東進,南擴北伸”的發展戰略,集中建設新城區,逐步改造老城區,完善基礎設施,強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打造“個性*、水韻綠城”。
在改善民生方面。該縣提出,要始終把解決民生問題作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力抓好對農民的補貼力度、切實改善農村村容村貌、努力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等省市確定的10件實事,著力抓好新區縣級高標準綜合醫院、縣職業教育中心建設項目、縣特殊教育學校、縣中心敬老院、12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9個鄉鎮衛生院、縣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10個重點社會事業建設項目,奮力推進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確保年內城鎮新增就業5100人以上,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600人以上,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加強社會保障和對城鄉困難群眾救助,從今年起,連續三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提高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小學、初中由每名學生每天1元分別提高到2元和3元。從秋季學期開始,全面免除縣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繼續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城市低保人均月補差標準由70元提高到95元,農村低保由30元提高到不低于40元,逐步將農村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范圍。抓好新農合擴面工作,提高報補標準。同時,在城鎮開展醫療保險試點,逐步使*老百姓人人都能享受醫療保障。加強農村敬老院建設,提高五保供養標準,集中供養率達到40%。大力發展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為重點的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最大限度地讓全縣人民尤其是弱勢群體得到更多的實惠。
在改進作風方面。開展“五聯共創”(領導聯點、部門聯村、支部聯建、黨員聯幫,事務聯辦,創黨建示范典型、創示范新農村,創“五好”黨支部,創致富帶頭人,創群眾滿意單位)活動,將領導干部與基層、機關與基層、黨員干部與普通黨員、黨員與群眾緊緊聯在一起,實現黨員干部作風大轉變。一是領導聯點,創黨建示范典型。黨員領導干部與基層黨組織聯系結對,負責指導其建好一個班子、帶好一批隊伍、開展一系列活動、建成一個示范點,促進“五個好”黨組織創建工作全面提速。各級領導干部建立聯系點,通過典型示范帶動,打造一批民心工程,帶頭完成抓班子、興產業、保穩定、促發展等任務。縣級黨員領導干部實行“一聯四”,每名縣處級領導干部分別掛點聯系一個鄉鎮,一個貧困村或后進村、一個新農村示范重點村,3家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縣直或鄉鎮科級黨員干部實行“一聯三”,即聯系一個“五個好”村黨組織或示范村、一個企業、一個貧困戶。二是部門聯村,創示范新農村。按照“經濟部門聯系窮村、黨委部門聯系弱村、政法部門聯系亂村、涉農部門聯系產業村”的原則,每個縣直部門分別掛點聯系1個行政村,由單位“一把手”負總責,一名班子成員具體抓。縣直部門主要領導每月入村不少于兩次,班子成員每周入村不少于兩天。各部門主要領導根據單位職能和聯系村的實際作出服務承諾,協助聯系村扎實開展新農村建設,在發展新產業上出“力”,在建設新村貌上出“資”,在培育新農民上出“智”,在創造新生活上出“招”,在樹立新風尚上出“彩”,在創建好班子上出“謀”,探索出一條縣直機關服務農村、服務農業、服務農民的新途徑。三是支部聯建,創“五好”黨支部。縣直單位黨支部定點聯系農村黨支部,按照“十佳”、“百強”、“達標”村黨支部標準,協助村黨支部從班子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陣地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五個方面查漏補缺,促其標準提升。每季度開展“十個一”活動:贈訂一份黨報或黨刊,集中過一次組織生活,上一次黨課,建立健全一項制度,發展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培養一名以上的農村后備干部,慰問一次黨員群眾,幫扶一戶困難黨員,幫助一名返鄉農民工就業,辦一件實事好事。通過不同形式的聯建,使黨組織之間實現互補共建,推進基層組織建設的規范化和制度化。四是黨員聯幫,創致富帶頭人。按照供需對接的原則,精心選派縣直機關黨員骨干與農村黨員1+1結對幫扶,要求對有勞動能力的幫扶對象,幫助其選擇1個發展項目,掌握1門實用技術,提供一個就業機會,確保幫扶對象成為致富能手;對有發展潛能的對象,采取“雙向培養”的方式,把普通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雙強”帶頭人;對缺乏勞動能力的幫扶對象,幫助其解決實際生產、生活困難。五是事務聯辦,創群眾滿意單位。縣直單位充分整合部門、站所和鄉村的各種資源,協助鄉鎮(辦事處)成立黨員群眾綜合服務中心,負責政策宣傳、信息查詢、黨員培訓、就業指導、黨務公開、流動黨員管理、受理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方便群眾辦事。協助行政村加強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突出為民服務功能,充分利用遠程教育開展黨員群眾教育培訓;扎實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讓黨員作用充分發揮;發揮部門駐村作用,建立城鄉聯系會議制度,每周召開一次有村“兩委”班子成員和所駐村單位負責同志參加的聯系會議,共同解決村內事務,更好、更多、更快、更有效地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